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6集:沟通协调实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了两秒,才点开那条新评论。老陈问得实在:倒计时该不该算周末?他没回,而是把手机翻过来,屏幕朝下扣在桌角,起身时顺手拎起保温杯,水还是温的。

    nbsp走廊灯亮着,他脚步没停,直奔培训室。门没关严,缝里漏出小王的声音:“……我觉得‘文化提示灯可以先用颜色区分,红黄绿,简单直接。”老周在笑:“你这是要把办公室变路口?”

    nbsp刘好仃推门进去,两人抬头。他没寒暄,把杯子放在桌上,说:“圆桌会今天开。”

    nbsp小王愣了下:“现在?名单还没发。”

    nbsp“就现在。”刘好仃打开投影,“人少不怕,先试水。规则不是等所有人点头才生效的,是边走边调的。”

    nbsp老周拧开杯盖,吹了口气:“中东组那边说,48小时响应期是底线,不能动。”

    nbsp“东欧组刚发消息,”小王翻着平板,“他们觉得24小时都算拖沓,正常节奏是12小时内回应。”

    nbsp刘好仃点头,调出上周的客户日志,投影到墙上。一行行投诉记录往上滚,最后停在一条加粗的:“你们说‘尽快,我们等了三天,流程断裂。”

    nbsp他指着那行字:“这不是我们在定规矩,是客户在教我们活。”

    nbsp没人说话。

    nbsp他接着说:“请各位组长,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说说‘尽快等于几个工作小时。不用翻译,先录下来。”

    nbsp小王操作设备,五段录音依次播放。有的说“两小时”,有的说“不超过一个工作日”,还有的说“等领导批了再说”。翻译把内容同步打在白板上,差异一目了然。

    nbsp刘好仃关掉投影,说:“咱们不争对错。从今天起,谁发请求,谁标‘期望响应时段,对方确认,就算生效。责任共担。”

    nbsp小王在电子笔记上记下这句话,顺手把“期望响应时段”四个字标红。老周喝了口茶,嘀咕:“这下可好,连‘快点都得先算时辰。”

    nbsp“算时辰比背锅强。”刘好仃笑了笑,“谁也不想半夜被邮件炸醒,还被人说态度不行。”

    nbsp会议结束,小王留下整理文档,老周拎着保温壶回工位。刘好仃站在窗边,厂区那排玻璃幕墙映着天光,亮得晃眼。他正要走,手机震了一下。

    nbsp平台提醒:波兰团队在协作区留言——“又一次‘立即执行?我们不是机器人。”

    nbsp他点开,深圳执行组已经跟了三条回复,语气急:“我们通宵改图,怎么就成了命令狂魔?”“你们能不能别玻璃心?”“要不你们来干?”

    nbsp火药味浓得几乎要溢出屏幕。

    nbsp刘好仃没删帖,也没私聊调解。他在下面回了一条:“感谢指出。请深圳组补充:‘立即具体指几小时内响应?波兰组也请说明,你们希望收到怎样的表达?”

    nbsp发完,他私信小王:“把‘文化提示灯草图做成问卷,今晚发,匿名。”

    nbsp小王秒回:“要不要加个选项——‘最讨厌的词top3?”

    nbsp“加。”刘好仃回,“再加一条:你觉得哪种表达让你感觉被尊重?”

    nbsp他关掉手机,走向车间。路过茶水间时,听见老周在跟两个年轻员工说话:“你们填了‘别用感叹号那条没?我刚看到,挺多人选的。”

    nbsp“我也选了。”一个年轻人说,“上次他们发‘马上办!,我第一反应是——谁惹你了?”

    nbsp老周笑:“语气不是内容,但能决定内容怎么被听。”

    nbsp刘好仃没进去,转身去了办公室。他打开协作平台,新建公告,标题写着:“文化协调员轮值制度试行通知”。

    nbsp正文很短:每区域推一人,任期两周,职责包括预审跨区请求措辞、组织月度反馈会。末尾加了一句:“协调不是灭火,是通气——让不同节奏的呼吸,慢慢同频。”

    nbsp他点开报名名单,在第一栏填上自己名字,备注:“首任,下周移交。”

    nbsp关掉页面,他翻开硬皮本,写下这句话,又在下面画了条横线,像是给某个看不见的节点画上刻度。

    nbsp第二天晨会,人到得差不多了,小王才匆匆进门,手里还捏着打印纸。

    nbsp“不好意思,”他一边找座位一边说,“我在帮越南组改邮件标题,他们想发个技术确认,但开头写了‘请马上处理,我顺手改了,还点了协调员报名。”

    nbsp老周抬头:“你报了?”

    nbsp“报了。”小王坐下,“反正我每天都要看系统,顺手的事。”

    nbsp刘好仃没说话,但嘴角动了下。他打开投影,调出昨晚的问卷结果。屏幕上,一张饼图缓缓展开。

   &n

第976集:沟通协调实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