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3章 临安初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803nbsp章:临安初入(虎纹瓷器引发的风波)(至元四十二年秋)

    nbsp临安北关码头的青石板路还沾着晨露,阿古拉带着互市队将十二箱虎纹瓷器卸在栈桥上。栈房掌柜王二麻子打着哈欠出来,见箱子上的封条印着nbsp“虎首堡互市司”,眼皮猛地一跳nbsp——nbsp这地界往来的多是江南商船,北地货郎十年难遇。搬运工们撬开最上面的箱子,一只半尺高的虎纹瓷瓶露出来,釉色青中带灰,正是南宋官窑的nbsp“雨过天青”nbsp调,可瓶身上盘踞的猛虎却龇牙咧嘴,瞳孔用钴料点染,在晨光下泛着冷蓝,像极了蒙古兵甲上的铜钉。

    nbsp“这瓷……nbsp邪性得很。”nbsp一个扛活的汉子摩挲着瓶底,那里刻着极小的蒙文。阿古拉扮作nbsp“管事”,用生硬的临安话笑道:“北地新样,镇宅用的。”nbsp话音刚落,码头上的挑夫、商贩已围拢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惊飞了江面上的水鸟。

    nbsp人群里挤出个穿靛蓝短褂的老者,袖口沾着窑灰,正是前官窑匠人周明远。他去年因nbsp“烧瓷失色”nbsp被逐出内府,如今在码头摆个小摊修瓷。周明远接过那只虎纹瓶,指尖叩着瓶身,听声如击磬,又翻到瓶口细看nbsp“紫口铁足”——nbsp这是官窑绝技,北地匠人怎么学得会?

    nbsp“釉料里掺了玛瑙末。”nbsp周明远忽然道,“可这虎纹笔法,露了北地的糙气。”nbsp他指着虎爪的勾线:“南朝画虎讲‘藏锋,你们这爪子太锐,倒像……”nbsp话没说完,被身旁的账房(互市队成员李三)打断:“老先生好眼力!这是萧将军请汉匠监造的,特意学的官窑手艺,就为给大宋官家添个新鲜。”nbsp周明远眯起眼,他看清虎瞳的蓝釉里,竟藏着个极小的nbsp“虎”nbsp字印章,不是南朝款式。

    nbsp李三见周明远起疑,忙从箱里取出只瓷碗:“老先生看看这胎土,是不是取自临安凤凰山?”nbsp周明远捏着碗沿,果然触到熟悉的细砂感nbsp——nbsp这胎土只有官窑才有,北地怎么会有?他哪里知道,这是萧虎命人从淮河沉船里打捞的南宋旧瓷碎片,磨成粉后重制的胎土。

    nbsp“萧将军说,南北瓷土原是一家。”nbsp李三压低声音,“就像这互市,本就该开通。”nbsp他眼角扫过围观者里几个穿长衫的nbsp——nbsp看气度像是官府密探。周明远哼了声:“官家要不要,可不是你我说了算。”nbsp转身要走,却被李三塞了块碎银:“若老先生能引荐见官,还有重谢。”nbsp碎银上的船锚纹(南宋税银标记)晃了周明远的眼,他掂了掂银子,终究没说话。

    nbsp人群外,两名nbsp“书生”nbsp模样的人对视一眼,悄然退去。他们是临安府的缉事兵,专查北地来人。其中一人快步走到码头旁的nbsp“望江楼”,从袖中取出麻纸,用炭笔写道:“北人携虎纹瓷入都,釉似官窑,纹饰含威,似有示威意。有老匠称其胎土可疑,恐暗藏玄机。”nbsp折成小条塞进竹管,系在信鸽腿上。

    nbsp信鸽扑棱棱飞向皇城方向时,李三正指挥着将瓷器搬进租来的nbsp“福顺号”nbsp货栈。他瞥见望江楼的窗口闪过一角青衫,对阿古拉低声道:“鱼上钩了。”nbsp阿古拉点头,用蒙语回道:“按计划,让他们‘查出些无关紧要的东西。”nbsp货栈墙角,早已藏好一卷伪造的nbsp“北地商路图”,故意露出几处错误的关隘标记。

    nbsp信鸽落在皇城司值房的窗台上时,宋理宗正在紫宸殿与大臣议事。内侍将密报呈给丞相史弥远,史弥远展开一看,眉头微蹙。此时户部尚书正奏报:“淮河沿岸私盐泛滥,需增兵巡查。”nbsp史弥远忽然道:“臣闻北地有人携瓷器来献,或可借此时机探其来意。”

    nbsp宋理宗放下朱笔:“是萧虎的人?”nbsp史弥远答:“据报,为首者是蒙古百户,却通汉语,所带瓷器纹饰张扬,似有深意。”nbsp旁边的兵部侍郎厉声道:“必是来刺探虚实!当尽数扣押!”nbsp史弥远摇头:“扣了反而落人口实,不如先接过来,看他耍什么花样。”nbsp宋理宗指尖敲击着龙椅扶手,

第803章 临安初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