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渡江秘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802nbsp章:渡江秘行(淮河至临安的潜行路线)
nbsp至元四十二年秋的淮河月夜,水面浮着一层薄薄的银霜。互市队的三艘nbsp“鱼鹰船”nbsp泊在盱眙北岸的芦苇荡里,船体被桐油混炭黑反复涂刷,在月色下几乎与暗影融为一体。船工们正用麻布仔细包裹桨叶,每片桨叶接缝处都塞了羊毛nbsp——nbsp这是萧虎命工匠特制的nbsp“消声术”,据说连岸边的蛙鸣都能盖过船行声。
nbsp张诚蹲在船头检查nbsp“商路通行证”,那是块巴掌大的檀木牌,正面刻着nbsp“淮盐互市”nbsp四字,背面隐刻着赵葵的私印(一枚简化的葵花纹)。“记住,过哨卡时我说‘给官家上供,你们就低头搬瓷器。”nbsp他用江淮方言叮嘱阿古拉,指尖划过虎纹瓷瓶的瓶口,“这瓷瓶的虎眼是蓝釉,宋兵若问,就说是‘北地窑新创的青花。”nbsp阿古拉摸着腰间的蒙文布帛(用羊脂浸透,防水),低声道:“扬州的城楼,我定要看清楚。”
nbsp三更时分,船队驶近宋军巡逻哨卡。岸边的火把忽明忽暗,隐约可见哨卡的木栅栏后立着十余名宋兵,长矛上的红缨在夜风中轻晃。“停船!检查!”nbsp哨官的喝声带着浓重的楚地口音,他举着火把走上跳板,目光在黑黢黢的船身上扫来扫去。
nbsp张诚连忙递上檀木牌,火把的光恰好照亮背面的葵花印。哨官的眼神变了nbsp——nbsp这私印是赵葵亲授给几个nbsp“信得过”nbsp的边商的,寻常商贩绝不可能有。他的目光落在船头的虎纹瓷瓶上,眉头皱起:“这瓷上的老虎太凶,不似官用样式。”nbsp张诚赔笑:“北地人就好这口,说‘虎能镇邪,特意请匠人仿官窑烧的,给临安的大人们添个新鲜。”nbsp哨官掂了掂檀木牌,忽然用靴尖踢了踢船板:“下不为例,快过吧。”nbsp他没看见,阿古拉正借着弯腰搬瓷的动作,用指甲在船帮上刻下nbsp“哨卡兵十,长矛六”。
nbsp船队在高邮码头泊了半日,按计划nbsp“卸货补给”。张诚带着两个伙计去茶馆采买,阿古拉则借口nbsp“活动筋骨”,跟着货郎登上了高邮城的西瓮城。城楼的石阶被历代兵卒踩得发亮,他扶着城垛nbsp“赏景”,实则用眼角余光数着瓮城里的帐篷:“南北各五顶,每顶约十人,该是换防的禁军。”nbsp城根下有老兵在晒甲胄,甲片上的铜钉锈迹斑斑,阿古拉在袖口布帛上速记:“甲胄陈旧,似缺修缮。”
nbsp茶馆里,张诚正与掌柜闲聊:“听说高邮最近来了新通判?”nbsp掌柜往茶里续水,压低声音:“是史相的远房侄子,专管盐税。前几日还查抄了几个私盐贩子,手段硬得很。”nbsp张诚心头一动nbsp——nbsp史弥远的人插手淮盐,怕是对互市有影响。他不动声色地递过一小块碎银:“我们贩运的瓷器,还望通判大人多照看。”nbsp掌柜掂着银子笑:“好说,好说。”nbsp这些对话,都被邻桌乔装的nbsp“账房”nbsp记在心里。
nbsp抵扬州时正值清晨,城门口的早市刚开张,卖茶的、挑担的、赶车的挤作一团。阿古拉借口nbsp“找客栈放货”,跟着一个送菜的农夫混进了西门。他站在瓮城的月楼下,装作看墙上的nbsp“缉盗榜文”,实则数着城砖的层数:“月楼高三丈,砖缝用糯米灰浆,坚硬得很。”nbsp瓮城内侧有暗门,两个宋兵正扛着弓箭进出,他注意到暗门的门轴是新换的,铜轴上还没生绿锈:“应是最近加固过,可通内城。”
nbsp张诚在码头与nbsp“线人”nbsp接头nbsp——nbsp那是个瘸腿的船工,曾在萧虎的商队里做过事。“赵制置使昨晚调了五百兵去瓜洲渡,说是防‘北地异动。”nbsp船工往水里扔着碎饼喂鱼,“扬州城里的禁军换了新弩,射程比旧的远半丈。”nbsp张诚摸出个虎纹瓷哨(互市队的信
第802章 渡江秘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