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元璋的狗头军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四弟!”

    “老二!老三!”

    “那咱就听你们的,迁都大都,让之后的世代君王,那都亲自镇守北方国门!”

    “更要让那想趁机南下撒野的元胡,有来无回!”

    不过。

    为了以防那万一中的万一。

    李淳风还是说道:

    “对了。”

    “大哥。”

    “为以防万一。”

    “也请马上派朝中的其他将领,去各地带领那些卫所新军,开始对各地的贼匪进行剿灭。”

    “一方面,接下来要实行的土地改革。”

    “需要一个没有贼匪和恶霸干扰大明基层州县的环境。”

    “另一方面。”

    “通过实战,也稍微锻炼锻炼这些新兵蛋子。”

    “要是在正面战场上,真有一个万一。”

    “要死京城三大营和九边重镇的老兵真出了什么意外。”

    “需要他们上的时候,可真不能毫无准备。”

    果然。

    对于打仗的事。

    对于事关大明国运的事。

    朱元璋等人也觉得。

    当然也还是越稳妥,越滴水不漏越好。

    所以。

    三人一致同意的李淳风的这一个提议。

    就是。

    在一切紧要的事情都讨论结束后。

    对于迁都后,新首都的名字。

    朱元璋却还是有一点稍稍不满意。

    “四弟。”

    “这迁都的事情,是可以不大兴土木,不浪费一砖一瓦。”

    “但是。”

    “既然要迁都。”

    “这作为前朝首都的元大都。”

    “怎么说都有些晦气。”

    “不管怎样,那还是要改一改名字,不能继续叫大都了吧?”

    而这个。

    关于新首都的名字的问题。

    李淳风当然手到擒来。

    根本连想都没有想。

    直接说道:

    “既然我们这次迁都的目的是平定北方。”

    “那新都,就就叫北平吧。”

    北平?

    果然。

    汤和、徐达听到这一个新名字。

    当然也觉得妙啊!

    十分满意的朱元璋,更是一拍他自己的大腿。

    “北平,好!”

    “那咱大明的新都,就叫北平了!”

    就这样。

    备战和迁都北平的事情一传开。

    文武百官们。

    大部分人,当然还是有些担忧。

    “迁都北平?”

    “天子守国门?”

    “这想法虽然好。”

    “但是。”

    “比起南方,北方才平定不久,那北方的根基还不这么牢固啊!”

    听到大臣武将们的担忧。

    刘伯温的儿子刘琏。

    当然第一时间返回家中。

    将这事情,告诉了他常年告病在家的父亲刘伯温。

    可哪知道。

    刘伯温得知这个消息后。

    非但没有担忧。

    反而像突然迎来了第二春一样。

    长期因为摸鱼而有些躺平的眼神。

    一下子就活过来了!

    更是骂那些文官武将的担忧多余!

    “就是因为北方的根基尚未牢固。”

    “所以。”

    “在这种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候,直接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

    “让北方的百姓们都大明的皇帝和军队挡在他们前面。”

    “那北方的百姓,这才会知道这个新朝,他们的这个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爱护他们啊!”

    并且。

    “将大都的名字改成了北平?”

    “这个名字,妙呀。”

    “琏儿。”

    “这个北平的名字,那也是李相国取的吧?”

    果然。

    刘琏点了点头。

    不过。

    刘琏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向刘伯温问道:

    “父亲。”

    “为何之前没有战事的时候,您整天唉声叹气的,不愿管事。”

    “但现在,大明有战事了,你反而却又来精神了呢?”

    但其实。

    之前加入朱元璋麾下的时候。

    在面对作为穿越者的李淳风的时候。

    刘伯温就已经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了。

    知道以李淳风一人的才能,再加上同样不简单的朱元璋。

    那就已经足够平定天下。

    根本就没有他发挥才能的空间。

    但现在。

    一切都不同了!

    “琏儿啊!”

    “你知不知道。”

    “那李相国,好端端的,为什么要主动给倭国卖火器,又派出锦衣卫在倭国搞事?”

    对此。

    刘琏还能理解。

    “父亲,李相国是想彻底吞并倭国吧?”

    但只见刘伯温又问道:

    “那琏儿,你又知道不知道,为何皇上也要承认那元朝是中华正统。”

    “而不是否认了作为外族的元蒙,直接选择从作为上一个汉人王朝的宋朝来继承正统?”

第124章 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