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9集:改进成果再次验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晨两点十七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刘好仃把最后一口凉茶喝完,保温杯底黏着半片柠檬,他没甩干净,就这么搁在桌角。屏幕上的测试日志刚跑完第六轮,小李趴在键盘上打盹,小吴的椅子歪到一边,人却还盯着图表渲染进度条。

    nbsp“醒一下。”刘好仃敲了敲桌子,声音不大,但够稳。

    nbsp小李猛地抬头,眼睛有点发直。“导出完成了,五个产线,三十七份PDF,全部生成。”

    nbsp“查时间戳。”刘好仃说。

    nbsp小李点开文件夹,一个个点进去看。前四份正常,第五份打开时,图表下方的日志明细里,一条记录赫然写着“2038年1月19日

    nbsp“又来了。”小李声音低了下去。

    nbsp刘好仃没说话,把那行数据放大,投影到白板上。他拿起笔,在“2038”底下画了个圈,又在旁边写了个“10℃”。这是第三次出现同样问题,都是在模拟低温环境下触发。

    nbsp“咱们原计划只测常规温度,现在看,不够。”他说,“客户不会挑天气开会,咱们也不能挑条件交材料。”

    nbsp小吴揉了揉脸,“要不再加一轮?72小时连续跑,低温加高并发,看看是不是偶发。”

    nbsp“不是‘要不再。”刘好仃把测试方案拖出来,“是‘必须加。咱们改的不是功能,是人家嘴里的底气。谁在会上被人问一句‘这数据哪来的,答不上来,前面全白干。”

    nbsp他重新排了测试顺序,把“极限环境压力测试”提到第一项。服务器重启,导入宁波客户那条产线的完整三个月数据,模拟真实使用频率。小李负责监控日志导出,小吴盯着PDF生成和图表渲染,刘好仃守在中间,手里捏着一份打印出来的《验证清单》,每过一小时就划掉一项。

    nbsp第一轮,5℃,运行正常。

    nbsp第二轮,10℃,日志时间戳错乱一次,出现在凌晨三点十七分,持续三秒。

    nbsp第三轮,五条产线同时导出PDF,低温环境下,图表颜色偏灰,加载延迟四秒。

    nbsp“配色方案没问题。”刘好仃翻出之前定稿的蓝灰模板对比,“延迟是因为渲染队列卡住了,不是颜色本身拖性能。”

    nbsp小吴松了口气,“我还怕是设计太重。”

    nbsp“咱们的设计,是让人一眼就觉得能报上去。”刘好仃把模板关掉,“现在问题是,系统扛不住冷,也扛不住挤。”

    nbsp他调出后台资源占用图,CPU在高并发时冲到97%,内存波动剧烈。时间戳错乱的节点,正好卡在一次资源峰值之后。

    nbsp“第三方时间库没做64位兼容。”小李看着代码行,“一到负温计算,时间戳溢出,就跳到2038年。”

    nbsp刘好仃点点头,“老问题,新场景。以前没人这么用,现在人家拿去汇报,一分一秒都得对得上。”

    nbsp他把问题记进《验证异常报告》,标红“时间戳错乱”,备注:“优先级最高,影响客户决策可信度”。其余两项——PDF延迟、图表偏色——划为“可接受波动”,附注:“不影响核心数据呈现”。

    nbsp“接下来怎么办?”小李问。

   

第1259集:改进成果再次验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