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9集:改进成果再次验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测试不停。”刘好仃把服务器温度调到12℃,“再跑三轮,记录每次异常发生的时间、环境参数、资源状态。咱们不光要发现问题,还得知道它什么时候、怎么冒头。”

    nbsp小吴抬头,“可这轮结果,还能算‘改进成果吗?”

    nbsp刘好仃看了他一眼,“什么叫成果?不是功能上线就叫成果。是客户拿它去说话,没人能挑出毛病,这才叫成果。”

    nbsp他站起身,把打印的报告钉在墙上,旁边贴着任务看板的截图。八项任务,五项标绿,三项黄,一项红——正是“关键三日数据标记”。

    nbsp“咱们改的每一块,都是在帮人准备发言稿。”他说,“稿子写得再漂亮,念的时候卡壳,台下人一听就知道虚。”

    nbsp凌晨四点,第五轮测试开始。服务器风扇转得发烫,机箱外壁凝了一层薄水珠。刘好仃把温度探头塞进机柜缝隙,实时监控内部环境。小李守着日志导出界面,手指悬在刷新键上。小吴把图表渲染拆成独立进程,避免主流程阻塞。

    nbsp第一小时,正常。

    nbsp第二小时,12℃,日志导出成功,时间戳无误。

    nbsp第三小时,三条产线并发,PDF生成延迟两秒,图表颜色轻微发暗,但数据完整。

    nbsp“稳住了?”小李问。

    nbsp刘好仃盯着屏幕,没答话。他知道,还没完。

    nbsp第六小时,系统在一次批量导出后,突然弹出错误日志:“时间戳转换失败”。紧接着,三份PDF的生成时间被标记为“1970年1月1日”。

    nbsp“又回来了。”小李低声说。

    nbsp刘好仃把这次异常记下,连同前几次的数据并列排开。他发现,每次问题出现,都发生在资源释放的瞬间——不是运行中崩溃,而是“松口气”的那一刻。

    nbsp“不是扛不住压力。”他指着图表,“是压力撤了,系统自己乱了阵脚。”

    nbsp小吴愣住,“就像跑步完突然停下,岔气了?”

    nbsp“差不多。”刘好仃点头,“咱们得让它学会匀速收步,不能一下子松劲。”

    nbsp他重新调整测试策略,加入“压力渐退”环节:高负载运行两小时后,逐步减少并发任务,观察系统恢复过程。同时,把时间库替换方案提上议程,但不在这次测试中实施——这次要验证的是现有改进的稳定性,不是新改动。

    nbsp天光微亮时,第七轮测试完成。所有核心数据准确,PDF可打开,图表清晰。只有一次时间戳错乱,发生在压力释放阶段,持续不到一秒,未影响文件生成。

    nbsp刘好仃把最终报告保存,命名为“改进成果验证记录_V1”。他没关电脑,也没叫醒打盹的小李。窗外,清洁工推着桶车经过楼下,玻璃幕墙映出淡淡的晨光。

    nbsp他站起身,把墙上的测试记录拍了张照,发到工作群,只写了一行字:“第一轮验证,问题定位,方案待定。”

    nbsp小吴迷迷糊糊抬头,“接下来呢?”

    nbsp“接着测。”刘好仃把温度探头重新插好,“这次,咱们看看它到底能撑多久。”

    喜欢。

第1259集:改进成果再次验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