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9集:验证结果分析研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不推倒,要改进。”刘好仃把笔放下,“T8涂层、结构设计、装配效率,这些都过了关。唯一卡住的,是回弹在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我们不否定成果,但也不能装看不见那0.28秒。”

    nbsp他顿了顿:“下阶段,启动专项优化。目标明确——让护角在工人手抖的时候,也能一推到底。”

    nbsp会议室的气氛松了一寸。不是轻松,是踏实。问题被钉在了墙上,不再是飘在空气里的感觉。

    nbsp散会前,刘好仃把所有资料按“测试项目—时间点—异常编号”归档。每份文件命名统一,路径清晰。他把“异常数据池”共享链接发到班组群,又在下面补了一句:“以后所有测试,按这个模板走。发现问题,直接上传,老陈每天六点出简报。”

    nbsp老陈看了眼手机,笑了:“你还真把这池子建起来了。”

    nbsp“建池子不是为了存问题。”刘好仃关掉电脑,“是为了让问题有地方待着,别到处乱跑。”

    nbsp下午三点,所有数据归位。刘好仃坐在工位上,把回弹延迟的波形图又看了一遍。他用鼠标框选了那0.28秒的区间,放大,再放大。曲线像一座小山,顶峰被削去了一角,不明显,但确实少了点什么。

    nbsp他打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回弹延迟,非材料本身问题,而是结构在低温收缩后与卡槽形成微干涉,导致回弹力被部分抵消。”

    nbsp然后翻到下一页,标题空着,只画了个护角的简图。他在顶部导斜面的位置轻轻点了一下,又在回弹槽底部画了条虚线。

    nbsp“差两毫米没进去。”他自言自语,“不是力气不够,是路没铺平。”

    nbsp小吴敲门进来,手里拿着刚整理完的日志:“老刘,测试组问明天还测不测?”

    nbsp“测。”刘好仃合上本子,“但不是重复今天。明天开始,我们改方案。”

    nbsp“怎么改?”

    nbsp“不光测‘能不能进去,还得测‘为什么卡住。”他指着屏幕,“把高速摄像机调到微距模式,声波传感器换灵敏度更高的,力值采集频率从每秒一次提到五次。我们要看的,不是结果,是过程。”

    nbsp小吴记下,又问:“那……改进方向呢?”

    nbsp刘好仃没马上回答。他走到样品架前,拿起一枚深冷后的护角,指尖顺着导斜面滑下去。那点不平还在,像一道没愈合的缝。

    nbsp“先别急着改。”他说,“我们得知道,这0.28秒,是从哪一秒里偷走的。”

    nbsp他把样件放回架子,转身时看见老陈在门口站着,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的冲击测试报告。

    nbsp“最后一组样件,72小时深冷后,冲击全过。”老陈说,“T8涂层扛住了。”

    nbsp“好。”刘好仃点头,“材料没问题,是结构配不上它。”

    nbsp老陈笑了下:“那你打算怎么配?”

    nbsp刘好仃没笑,只是把回弹波形图重新投到墙上。他拿起激光笔,红点停在那道延迟的起始位置。

    nbsp“我们一直以为,快是靠材料回弹。”他说,“可现在看,快是靠——”

    喜欢。

第1249集:验证结果分析研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