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8集:成果测试验证工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护角滑入一半,顿了一下,像是被什么轻轻咬住。刘好仃的手指还卡在卡槽边缘,冷气顺着指尖往胳膊里钻。他没动,盯着那枚只进了一半的护角,像在等它自己往下沉。

    nbsp三分钟后,他把样件拔出来,放进右侧口袋,换了一枚新的,再推。这次顺利了,咔哒一声到底。他又试了两次,一次顺,一次卡。没说话,转身走出冷库,门关上的瞬间,金属门框震出一圈细霜。

    nbsp回到测试区,他从保温箱里取出十枚刚完成深冷定型的新款护角,按顺序编号,摆成一排。老陈凑过来:“第七轮又卡了?”

    nbsp“不是第七轮,是第七次开始,越来越卡。”刘好仃打开手机,调出刚才的录像,“你看这里——”他放大画面,指尖点在护角进入卡槽的瞬间,“每次卡的位置差不多,顶部导斜面刚脱离引导区,就有点‘挂住的感觉。”

    nbsp老陈皱眉:“一次卡,可能是手滑;两次卡,可能是角度歪了。十次里卡三次,你说是问题,我说是偶然。”

    nbsp“不是偶然。”刘好仃把录像倒回第七次操作,“你看我手腕的抖动幅度,前六次几乎不动,从第七次开始,手指开始僵。人一累,动作就变形,推力方向偏了两度。咱们的设计,不能只在手稳的时候好用。”

    nbsp他打开投影,把十轮测试的视频按帧拆解,标出三次明显停顿的时间点,又调出上一轮测试的数据曲线,叠在一起对比。“上次你说回弹快,现在看,低温下回弹是快,但快完那一瞬间,有个微小的延迟。就像跑步收脚,踩到冰面打了个滑。”

    nbsp老陈盯着屏幕:“手感你说了算,可测试标准得讲数据。你说‘延迟,得告诉我们延迟多久,力值差多少,不然没法判。”

    nbsp“那就测。”刘好仃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动态疲劳模拟测试”几个字,“找三个测试员,戴同款厚手套,连续装50次,每10次测一次插入力,录一次接触声波。我们不看手快慢,看力值曲线有没有漂移,听卡槽闭合声有没有‘虚接。”

    nbsp老陈愣了下:“五十次?谁受得了?”

    nbsp“受不了才要测。”刘好仃擦掉最后一个字,“工人一天装三百个,咱们测五十次,不多。”

    nbsp会议开得快,散得也快。测试组当场排班,三班轮换,每组配一名记录员。刘好仃把编号样件分成三组,每组十枚,贴上标签,交到测试员手里。第一组人戴上手套,站到模拟工位前,计数器归零。

    nbsp深冷柜那边也动了起来。老陈盯着唯一的柜子发愁:“72小时,只能做一轮,你又要拉伸,又要耐磨,还要冲击,哪够?”

    nbsp“够。”刘好仃拿出排程表,“我们不分轮次,分时段。”他把二十枚样件分成四组,每组五枚,“0小时取一组,做装配动态测试;24小时取一组,做拉伸;48小时那组做耐磨;72小时最后一组做冲击。同一温度周期,全项覆盖。”

    nbsp老陈眼睛一亮:“中间取样不影响其他?”

    nbsp“不影响。柜门开三分钟,温度波动在可控范围。我们提前校准恢复时间,记录环境数据就行。”

    nbsp“那要是中间出问题呢?比如取样时摔了?”

    nbsp“那就摔了算。”刘好仃把样件盒锁进柜子,“真实生产也会摔,测试里摔了,说明防护不够。咱们不测完美世界,测的是能扛住意外的产品。”

第1248集:成果测试验证工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