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7集:改进成果验证测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液压机的嗡鸣声还在车间回荡,活塞停在半空,金属护角静静躺在测试台上,边缘那道两毫米的凹痕像一道未愈的旧伤。刘好仃没移开视线,手指在控制面板上滑动,调出过去三天的冲击记录。数据平稳,但不够——他按下暂停键,转身从工具柜取出一块新电路板,焊点还带着余温。

    nbsp“单次扛得住,不代表它能活下来。”他把板子插进主控箱,“现在,咱们让它过日子。”

    nbsp小吴抱着笔记本快步进来,头发翘着一撮,显然是刚从图纸堆里抬头。“刘工,我把冲击曲线重算了,轻撞九次,第十次来个狠的,模拟冷链车每天进出库的节奏。”他指着屏幕,“程序写好了,就等您点头。”

    nbsp刘好仃点点头,手指在“启动”键上停了两秒,按了下去。机器重新低吼,活塞开始有节奏地起落吨第九次落下后,稍作停顿,随即猛地加压至液压油在管道里奔涌,像一辆深夜满载的货车,喘着粗气冲上陡坡。

    nbsp“这才像话。”小吴盯着传感器反馈,“以前咱们是考它‘能不能毕业,现在是看它‘能不能熬过上班路。”

    nbsp刘好仃没笑,但眼角松了松。“毕业一次就行,上班得天天来。”

    nbsp第一套原型撑到第五天,形变数据仍在安全区间。第二套刚进第七天,位移曲线突然出现异常——受撞后回弹慢了半拍,像跑步时脚底打滑,没能及时站稳。

    nbsp“迟滞了。”小吴放大波形图,“每次撞完,弹簧复位时间比前一次多到第七次,累计延迟超过缓冲机制等于半残。”

    nbsp刘好仃把数据调到大屏,放慢十倍速回看测试录像。金属铰链在连续压缩后微微发暗,像被看不见的火烤过。“发热导致预紧力下降。”他说,“弹簧累了。”

    nbsp“换材料?”小吴问。

    nbsp“先不急。”刘好仃拿起扳手,“咱们给它搭个伴。”他拆开铰链外壳,取出原装弹簧,换上两根更细的,背对背安装,“双人轮班,谁累了另一个顶上。”

    nbsp小李这时候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套快拆卡扣,脸上还挂着汗。“刚在车队试了第一轮。”他把手机递过去,视频里老张穿着厚棉工装,手套沾着油泥,伸手去扣护角卡榫。

    nbsp“一、二、三……”画外音是小李在计时,“卡住了?”

    nbsp视频里老张皱眉,手指一滑,卡扣弹开。“再来。”他抹了把手套,在裤子上蹭了蹭,重新对位。第二次成功扣上,但最后一拧时,指节发僵,没锁到底。

    nbsp“4分17秒,没完全锁死。”小李说,“手套太厚,斜面太滑,一用力就打滑。”

    nbsp刘好仃接过卡扣,指尖在导引角上划过。“角度太小,摩擦不够。”他转身从工具架取来角磨机,“调大五度,再刻几道纹。”

    nbsp小吴探头:“现在就改?”

    nbsp“问题摆在眼前,改得越快,记得越牢。”刘好仃戴上护目镜,砂轮轻触金属,火花像夏夜飞舞的萤火虫。三分钟后,他吹掉碎屑,递给小李,“再试。”

    nbsp第二次测试在厂区临时搭的模拟车架上进行。老张依旧戴着手套,这次手指一搭上卡扣,明显顺滑了许多。他单手操作,拧、推、卡,动作连贯,计时器停在2分48秒,最后一声“咔哒”清脆响亮。

    nbsp“成了?”小吴问。

  &nb

第1237集:改进成果验证测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