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1集:培养效果初步显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S2023047。”

    nbsp小李迅速调出文件,核对后点头。小张把中文回复再翻成英文,逐句对照。

    nbsp刘好仃一直没说话。直到小王把邮件草稿发到群组,他才走过来,扫了一眼,点点头:“发。”

    nbsp“现在?”小王确认。

    nbsp“现在。”刘好仃看了眼表,“差八分钟十二点。”

    nbsp邮件发出后,四人谁也没动。小王盯着“已发送”字样,手放在鼠标上,像怕它突然跳回来。

    nbsp刘好仃起身,把豆浆递给他们:“喝一口,活没死。”

    nbsp下午两点,回复来了。客户只写了两句话,刘好仃逐字读出来:“内容清晰,数据准确。谢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他把邮件打印出来,剪下那两行字,贴在“实战素材库”门口的墙上。下面没写任何说明,只标了日期。

    nbsp第二天上午,培训室坐满了人。刘好仃站在前面,宣布召开第一次成果汇报会。

    nbsp“不讲大话。”他说,“只说干了什么,看出什么。”

    nbsp他调出评分表、实战记录、客户反馈,一页页过。说到小李独立完成问答模板时,老周在后排悄悄竖了下大拇指。提到小张发现术语歧义时,夜班几个工人低声笑了。

    nbsp“最后,请小王代表实践小组,汇报一下这周的工作。”刘好仃把U盘递过去。

    nbsp小王接过,插上电脑,站起来。他刚开口说“各位同事”,声音就卡了一下。他顿了顿,清了清嗓子,继续说,但语速明显变快,像怕漏掉什么。

    nbsp说到一半,他突然停住,手心出汗,脑子一片空白。他记得下一句该讲数据核对流程,可怎么也想不起开头词。

    nbsp他低下头,看见自己工装口袋露出一角纸片。那是刘好仃早上塞给他的——一张旧标签,上面写着“耐候测试周期:30天”,旁边是红笔圈出的错误标记。

    nbsp他忽然笑了。

    nbsp他抬起头,重新开口,声音稳了:“上周,我写错了一个数据。今天,我想说说我们是怎么改掉它的。”

    nbsp他讲了双语对照流程,讲了夜班反馈机制,讲了客户那句“内容清晰,数据准确”。最后他说:“我们不是在学英语,是在学怎么把活干得更准、更快、更让人放心。”

    nbsp说完,他合上电脑,台下静了一秒,然后掌声响起来。

    nbsp刘好仃没鼓掌。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旧标签,举起来,面对所有人。

    nbsp“记住,”他说,“咱们的第一课,是把错处晒出来。今天的汇报,是把成长亮出来。”

    nbsp掌声更响了。

    nbsp小王站在原地,看着那张被举起的标签,忽然觉得它不像错误,倒像一枚徽章。

    nbsp会议结束后,刘好仃把评分表、客户反馈、汇报记录全存进U盘,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第一阶段成果”。他正要拔出U盘,小王敲门进来。

    nbsp“下周的‘十分钟课,”他说,“能不能换我来讲?主题是‘怎么写一封不出错的技术邮件。”

    nbsp刘好仃点头,把U盘递过去:“你定时间,我通知大家。”

    nbsp小王接过U盘,转身要走,又停下:“刘师傅,我……我想把厂徽加上去,行吗?”

    nbsp刘好仃笑了:“早该加了。”

    nbsp小王走后,刘好仃打开抽屉,拿出一叠新打印的标签样稿。他翻到一页,上面写着“最大承重:200kg”,旁边画着一个简笔玻璃箱,底下压着三块重物。右下角,厂徽比之前大了些,线条也顺了。

    nbsp他拿起笔,在样稿背面写:“第4天,小王申请主讲新课程,主题明确,信心到位。”

    nbsp他合上样稿,放进“实践日志”本子里。

    nbsp窗外,阳光斜照进车间,工具间的铁皮柜门微微反光。柜子上贴着一张A4纸,是刚发布的“十分钟课”排期表。最新一条写着:周三上午,主讲人:小王,主题:技术邮件三原则。

    nbsp纸边被风吹得轻轻抖动。

    nbsp刘好仃站起身,把那张客户回复的打印件重新钉了钉紧。

    喜欢。

第971集:培养效果初步显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