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0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品牌创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陈把邮件附件放大在屏幕上,冷却时间的参数标红了三分钟的差距。刘好仃没说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像在数节拍。他让技术组立刻调取那批产品的质检记录,同时派人去仓库抽样复查。

    nbsp“先别声张。”他说,“东西没出问题,咱们就不慌。”

    nbsp半小时后,质检报告传回来:外观无裂纹,透光率达标,抗压测试合格。问题不大,但隐患像鞋里的一粒沙,走两步就硌得慌。

    nbsp刘好仃把报告合上,抬头看窗外。运货的车刚走了一辆,车尾还沾着晨露,太阳一晒,水渍慢慢蒸发,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可他知道,有些事,表面看不出来。

    nbsp他拿起手机,拨通供应商的电话。对方语气诚恳,说是设备临时故障,已修复,保证下一批恢复正常。刘好仃没多争,只说了一句:“下次别等我们发现,你们先报。”

    nbsp挂了电话,他在笔记本上写了个“稳”字,圈起来,又画了个箭头指向空白处。空白没填,但他心里已经开始转方向了。

    nbsp社会责任项目做出来了,声量有了,行业开始关注,客户也在夸。可这些,说到底还是“别人看见了你的好”。现在的问题是——接下来呢?

    nbsp他想起昨天小陈说的那句:“有人问能不能开放课程。”

    nbsp还有那篇报道的标题:“从护角看责任”。

    nbsp这些不是终点,是敲门声。门开了条缝,外面是更大的场子,叫“品牌”。

    nbsp下午三点,会议室灯亮着。刘好仃进去时,桌上摆着三份打印好的趋势图,分别是绿色包装、废料回收、员工学堂的社会反馈曲线。小王已经到了,正用笔在图上划线;老李端着保温杯,吹了口气;小陈坐在角落,手机搁在桌边,屏幕暗着。

    nbsp“先说个事。”刘好仃坐下,开门见山,“那批护角,冷却时间短了三分钟,产品没问题,但流程有漏洞。技术组会和供应商重新核对工艺标准,下周前出一份联合质检协议。”

    nbsp几个人点头,没人说话。

    nbsp“这事提醒我一点。”他顿了顿,“咱们把该做的事做对了,现在得想想,怎么让‘对的事变成‘响的事。”

    nbsp小王抬头:“您是说,品牌?”

    nbsp“不止是牌子。”刘好仃说,“是别人一听到咱们的名字,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以前可能是‘玻璃厂,后来是‘环保‘培训,接下来呢?咱们得给它加点新味道。”

    nbsp老李搅了搅杯里的茶叶:“您意思是,搞品牌创新?”

    nbsp“对。”刘好仃点头,“社会责任不是装饰画,它是地基。现在地基建好了,房子得往上盖。咱们不能一辈子只靠‘我们很负责这一句话活着。”

    nbsp小陈眨眨眼:“可创新……从哪儿开始?咱们又不是设计公司,也没请品牌顾问。”

    nbsp“我不指望明天就搞出个slogan。”刘好仃笑了,“但得开始想。比如,为什么客户记住的是‘无破损,而不是‘用了可降解材料?为什么员工发朋友圈,写的是‘五十岁还能学,而不是‘公司开了课?”

    nbsp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四个字:品牌温度。

    nbsp“咱们的优势不在广告词,而在这些真事。可光有温度不够,还得有辨识度。别人做环保,咱们也做,怎么让人记住是咱们做的?”

    nbsp小王举手:“要不,咱们把员工学堂拍成短片?真人真事,不演。”

    nbsp老李摇头:“拍可以,但别搞成宣传片。现在谁爱看企业自夸?”

    nbsp小陈插话:“要不搞个‘玻璃背后的故事系列?从护角到包装,从废料到新材,讲过程,不讲成绩。”

    nbsp刘好仃听着,没打断。他把三个建议写在白板上,用圈标出来,然后画了个大问号。

    nbsp“都挺好,但还不够‘新。”他说,“咱们在做的,其实是把已经做的事再讲一遍。可品牌创新,得往前迈半步——让人没想到,但一想,又觉得‘对,就该是你们干的。”

    nbsp屋里安静下来。

    nbsp小王挠头:“可咱们天天在厂里,哪来的‘新?”

    nbsp刘好仃没答。他想起早上复查质检报告时,技术员随口提了一句:“其实那三分钟差,是因为换了新模具,冷却效率高了,按理说可以缩短时间,但标准没更新。”

    nbsp他当时没在意,现在却觉得,这不就是“新”吗?不是靠喊,是靠做出来的偏差里,长出的新芽。

    nbsp“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大动作。”他慢慢说,“有时候,是咱们自己没意识到,已经走在前面了。”

    nbsp老李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咱们得先看清自己?”

    nbsp“对。”刘好仃点头,“咱们做了这么多事,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也不是为了拿奖。可现在,得学会‘看见自己。别人看不见的细节,咱们得让它发光。”

    nbsp小陈突然说:“要不,咱们做个‘责任日志?每天记一件小事,比如谁修了漏水的水管,谁提醒包装改了角度,积少成多,慢慢就能看出咱们的‘性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刘好仃笑了:“这主意不坏。品牌说到底,就是一家公司的性格。”

    nbsp会议快结束时,他做了决定:“从下周起,每周五下午开‘品牌碰头会,不汇报进度,只聊想法。谁有感觉,哪怕一句话,也可以说。咱们不急着出方案,先养脑子。”
第960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品牌创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