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1集:危机事件模拟分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这下麻烦了。”小王皱眉,“就算我们澄清,人家也不信。谁会信一个没名气的小厂?”

    nbsp“所以得抢时间。”刘好仃说,“事实走得慢,情绪跑得快。我们得在火起来前,把证据准备好。”

    nbsp他让小王扮演社交媒体管理员,测试不同回应话术的传播效果。第一条:“经核实,涉事批次未交付,视频为摆拍。”——转发少,评论多质疑。第二条:“我们已启动内部调查,承诺对每一块出厂玻璃负责。”——转发多了,但有人骂“甩锅”。第三条:“这是我们的出货记录、运输日志、回收证明,欢迎随时查。”——沉默了几分钟,小王抬头:“这条,评论区开始有人转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因为有东西看。”刘好仃说,“人不怕问题,怕遮掩。”

    nbsp老李突然问:“可要是人家根本不认字呢?比如某国,他们看视频只听背景音乐,看脸,不看字?”

    nbsp小王一愣:“那怎么办?拍个视频回应?”

    nbsp“拍可以。”刘好仃说,“但得让懂的人说,用他们的语言,讲他们的规矩。”

    nbsp他让老李模拟海外仓人员,回忆当地质检流程和客户沟通习惯。老李想起去年有个客户,非要他们用当地方言录一段质检过程,说“看得懂脸,听不懂字,心也不定”。

    nbsp“所以,”刘好仃总结,“回应不是发声明,是让人安心。”

    nbsp第三轮,他们设了个最极端的场景:直播炸窗。

    nbsp小王在备忘录里打字,手一抖,语音输入自动跳出来一句:“要是有人炸窗直播怎么办?”

    nbsp他赶紧删掉,脸有点红:“我说着玩的。”

    nbsp刘好仃却没笑。他把这句话抄在白板最底下,用红圈圈住。

    nbsp“玩不玩不重要。”他说,“重要的是,有人真这么干,我们有没有预案。”

    nbsp他们开始分角色推演:谁第一时间发现?谁联系生产记录?谁对接海外?谁准备证据?谁说话?

    nbsp刘好仃定下一条铁则:任何回应,必须同时满足“事实准确”和“有温度”。不能冷冰冰甩数据,也不能光讲情怀没证据。

    nbsp“咱们是工人。”他说,“不是演员。但工人说的话,反而有人信。”

    nbsp推演一直持续到深夜。灯又闪了两下,刘好仃抬头看电闸,知道是暴雨压了线路。他顺手把那卷防爆膜压在记录本下,把白板固定住。

    nbsp小王伸个懒腰:“咱们演了这么多,真有人听吗?”

    nbsp刘好仃收笔入袋,说:“现在没人听,是因为还没到非听不可的时候。”

    nbsp老李合上工具箱侧板:“可咱们总不能每次都靠演吧?得有个章法。”

    nbsp“有。”刘好仃翻开记录本,在新一页写下:

    nbsp危机响应模型(初版)

    nbsp判定真实性nbsp→nbsp查源头、验证据

    nbsp评估传播烈度nbsp→nbsp看转发、判情绪、盯时间窗

    nbsp决定是否回应nbsp→nbsp事实清、材料齐、有通道

    nbsp选择回应方式nbsp→nbsp本地化、有证据、带温度

    nbsp他把本子合上,贴在白板旁边。

    nbsp“以后,每遇到一次风吹草动,我们就用这个筛一遍。”他说,“不是为了出风头,是为了不被人一嗓子喊倒。”

    nbsp小王看着白板上的模型,忽然问:“那要是模型也跟不上呢?比如,真有人直播炸窗,镜头对着我们厂名,全国人民都看着,怎么办?”

    nbsp刘好仃没立刻答。他低头整理工具包,把那枚沾过血的旧厂牌轻轻放进去,拉上拉链。

    nbsp“那就。”他说,“一块一块,把真相拼出来。”

    nbsp窗外雨势渐弱,云层裂开一道缝,一道斜光穿过玻璃,照在白板上“传播烈度48小时破十万”那行字上。

    nbsp小王正要把手机收起来,屏幕忽然震动。

    nbsp一条推送弹了出来。

    nbsp标题是:“突发!某工厂玻璃产品疑现重大质量问题,现场视频曝光。”

    nbsp他点开,画面还没加载完,只看见一个黑屏,角落闪过一行字:“直播即将开始。”

    喜欢。

第871集:危机事件模拟分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