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文化融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站在车间中央,手里还捏着那张刚打印出来的流程优化模拟图。阳光从高窗斜切进来,照在新贴的“新同学,请多指教”标签上,字迹亮得有点晃眼。他没急着走,反而多看了两眼——这台AI质检仪如今已经能自己“学习”花纹识别,连老张都承认,它“有点灵性”。
nbsp“小陈,”他转头喊了一声,“你那个批量识别原型,材料清单下午前给我。”
nbsp“得嘞!”小陈在传送带另一头挥手,顺手把保温杯往工具箱上一搁,动作利落得像在打拍子。
nbsp刘好仃笑了笑,正要迈步,眼角余光却扫到不远处的一幕:三个外国实习生围在切割机旁,正比划着手势跟本地技工交流。一人指着控制面板猛说英语,另一人用笔在本子上画流程图,本地师傅皱着眉,反复摇头。最后还是旁边一位懂日语的质检员过来救场,才勉强把意思对上。
nbsp他没上前,只是静静看了几秒。那画面像一锅煮到一半的汤——料都下了,火也开着,可味道还没搅匀。
nbsp他转身走向办公室,脚步没变,但脑子里的频道悄悄换了台。
nbsp半小时后,会议室的投影仪亮起,屏幕上不是数据曲线,也不是设备图纸,而是一张世界地图。几个红点分布在不同国家:德国、日本、巴西、印度……都是最近半年派来交流或驻厂的技术人员来源地。
nbsp“咱们厂现在,”刘好仃站在地图前,手里捏着一支白板笔,“有来自八个国家的同事常驻,加上远程协作的,横跨四个时区。”
nbsp他顿了顿,笔尖轻轻敲了敲地图上的深圳位置:“咱们的玻璃,卖到三十多个国家。可咱们的‘人,还没真正连成一片。”
nbsp没人说话。财务老陈低头翻着报表,小王盯着手机,老张则盯着地图上那个小小的巴西标记,眼神有点发愣。
nbsp“我知道大家刚松口气。”刘好仃把笔放下,“上一轮升级,咱们把机器喂明白了,流程跑顺了,连AI都学会‘预习功课。可现在,我得说句扫兴的——咱们的挑战,换了个模样。”
nbsp他走到窗边,拉开百叶帘。阳光涌进来,照见空气中浮动的微尘,也照见车间里不同肤色的身影:有人低头拧螺丝,有人蹲着调试传感器,有人站在工位前默默记笔记。
nbsp“你们发现没有?”他说,“德国同事交接班,必写三行日志,连螺丝拧了几圈都记;日本组的,开完会必鞠躬,哪怕隔着视频;巴西那几位,聊两句就要笑一场,哪怕讲的是故障代码。”
nbsp他转过身:“可咱们这边呢?习惯‘差不多就行,靠眼神和手势打配合。不是谁对谁错,是‘节奏不一样。”
nbsp小王终于抬头:“刘工,您是说……咱们得统一标准?”
nbsp“不是统一。”刘好仃摇头,“是融合。咱们的厂,现在像个地球村。机器能联网,人也得‘连心。”
nbsp老陈推了推眼镜:“听着挺好,可文化这东西,又不是程序,能一键升级?”
nbsp“当然不能。”刘好仃笑了,“可咱们连AI都能教会‘看花纹,难道还教不会彼此‘看脸色?”
nbsp会议室安静了一瞬,随即有人轻笑。
nbsp“我不是说让大家学外语、背习俗。”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互相看见。”
nbsp“看见什么?”老张问。
nbsp“看见对方为什么那样做。”刘好仃说,“比如德国人写日志,不是较真,是怕后人踩坑;日本人鞠躬,不是客套,是尊重你花的时间;巴西同事爱笑,不是不认真,是他们觉得‘工作也该有温度。”
nbsp他顿了顿:“咱们以前总说‘效率第一,可现在,光机器快没用。人心拧不成一股绳,再智能的线,也跑不出世界级的活。”
nbsp小王挠头:“可这事儿……从哪开始?”
nbsp刘好仃没答,反而问:“你们记得上个月,德国工程师提的那个传感器校准方案吗?咱们觉得太复杂,没采纳。结果两周后,日本组用类似思路,解决了质检延迟问题。”
nbsp“您是说……他们早就有答案?”
nbsp“是。”刘好仃点头,“可当时没人听。为什么?因为他说得太‘硬,咱们听着像指责。可日本人讲的时候,先说‘我们试过几种方法,这个可能有用——语气软,道理一样。”
nbsp他环视一圈:“不是方案不行,是‘包装不一样。咱们缺的,不是聪明人,是让聪明人互相听懂的‘翻译器。”
nbsp老陈慢慢合上报表:“所以您想干啥?开跨文化培训班?还是搞个‘国际日,每人带道家乡菜?”
nbsp“菜可以带,”刘好仃眨眨眼,“但重点不是吃,是‘讲。讲那道菜背后的故事——为什么非得放这味香料?为什么这道工序不能省?”
nbsp他走到白板前,写下新一行字:“让习惯,变成对话。”
nbsp“咱们的挑战
第840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文化融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