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4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合作拓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愿意尝鲜的人,做成一个项目,把它变成案例,变成名片,变成敲门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阿米尔点头:“逻辑成立。但问题还是——怎么找到那个‘愿意尝鲜的人?”

    nbsp刘好仃没立刻回答。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百叶窗。厂区内,早班工人正推着玻璃架走过,阳光穿过新出厂的镀膜玻璃,在地面投下彩虹般的光带。一辆快递车停在门口,司机跳下车,抱着个包裹往办公楼走来。

    nbsp“有时候,门铃响了,你才知道有人在敲门。”他忽然说。

    nbsp小陈一愣:“您是说……等?”

    nbsp“不光是等。”刘好仃转身,眼神亮得像擦过的玻璃面,“是把门开大点,让风进来,让光进来,让人看见里面有什么。”

    nbsp他走回桌前,拿起笔,在白板上“全球合作”旁边,写下三个词:

    nbsp被看见nbsp→nbsp被信任nbsp→nbsp被选择

    nbsp“咱们现在在‘被看见的阶段。下一步,得让人‘信我们。怎么信?靠数据,靠案例,靠每一次交付的细节。”他顿了顿,“所以,我决定——从现在起,咱们不仅要做好内容营销,更要为‘合作而准备。”

    nbsp尤哈问:“准备什么?”

    nbsp“准备故事,准备证据,准备一套能让外国人一眼就懂的‘合作说明书。”刘好仃说,“咱们得让人知道,跟我们合作,不是冒险,而是捡到宝。”

    nbsp小陈眼睛一亮:“比如……把咱们做黎曼猜想玻璃的全过程拍下来?从设计对接、参数确认,到蚀刻、质检、发货?”

    nbsp“对。”刘好仃点头,“不光拍,还要写成案例文档,配上英文翻译,做成咱们的‘国际合作包。”

    nbsp阿米尔立刻接话:“我可以整理技术参数对照表,加入国际标准认证的对比说明,增强专业可信度。”

    nbsp尤哈一拍桌子:“那我来负责‘人设部分!拍个短片,叫《中国老师傅和德国数学家》,讲咱们怎么跨洋沟通、解决难题——温情又专业,保准火!”

    nbsp刘好仃笑着点头,心里那幅图越来越清晰。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国际市场的门不是敲一敲就开的,得有人愿意等,有耐心磨,有底气扛住最初的冷眼和质疑。

    nbsp但他也清楚,他们已经不一样了。

    nbsp不再是那个只等着接单的玻璃厂,而是一个能讲技术、能讲故事、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的“可能性提供者”。

    nbsp他拿起保温杯,拧开盖子,喝了一口温水。杯壁上还贴着小陈前天贴的便利贴,写着:“用户原话:你们的玻璃,像会呼吸的皮肤。”

    nbsp他撕下那张纸,轻轻夹进笔记本里。

    nbsp然后在白板上,用粗笔写下今天的最后一句话:

    nbsp“从今天起,我们不只是做玻璃的人——我们是,让世界透·见的搭桥人。”

    nbsp他放下笔,看向三人:“接下来,咱们分三步走。第一,把黎曼猜想这个项目,当成咱们的第一个国际合作样板,全程记录;第二,整理现有国际咨询案例,分类建档;第三,开始设计‘国际合作包框架。”

    nbsp小陈举手:“那……我们要不要主动出击?比如参加国际建材展?”

    nbsp刘好仃笑了:“当然要。但参展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记住我们。”

    nbsp尤哈忽然举起手机:“刘师傅!刚收到一封邮件!是那个德国客户,他说他朋友在柏林开建筑设计事务所,专门做可持续建筑,想了解更多咱们的自清洁玻璃技术参数!”

    nbsp刘好仃走过去,接过手机,屏幕上的英文邮件简洁清晰,落款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邮箱域名,是正儿八经的德国设计公司。

    nbsp他没说话,只是把手机屏幕转向三人,让那封邮件静静躺在阳光里。

    nbsp小陈屏住呼吸:“这……这是不是……机会来了?”

    nbsp刘好仃看着那行德文公司名,轻轻说:

    nbsp“不是机会来了。”

    nbsp“是我们,终于站在了机会看得见我们的地方。”

    nbsp他伸手,点开回复按钮。

    nbsp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停顿一秒。

    nbsp窗外,快递员正把包裹交给前台,标签上印着“国际特快”,寄件地:慕尼黑。

    喜欢。

第804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合作拓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