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5章 白虎初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845nbsp章:白虎初立(渗透江南的秘密机构)(至元四十三年春?汴梁虎符堂)

    nbsp惊蛰刚过,汴梁城的夜还带着料峭寒意。萧虎在虎符堂的密室里铺开桑皮纸,笔尖蘸着朱砂,画出一只无睛白虎nbsp——nbsp这是新机构的徽记。“互市虽开,南人防范甚严,寻常商探难入其里。”nbsp他对周显道,指尖点在临安的位置,“需立一专司,以商为壳,以谍为核,探其虚实。”

    nbsp周显看着纸上的白虎,眉头微蹙:“明目张胆设谍司,恐引南宋警觉。”nbsp萧虎冷笑一声,将纸卷塞进铜管:“就叫‘白虎堂,对外宣称‘督查互市弊案,隶属虎踞行省商税司,谁也挑不出错。”nbsp他唤来亲兵,“速传李默入府,此事非他不可。”nbsp铜管外裹着黑绸,在烛火下像条蛰伏的蛇。

    nbsp李默抵达虎符堂时,靴底还沾着淮南的泥。这位前南宋茶商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袍,腰间系着半块茶饼nbsp——nbsp那是他当年在临安茶市的信物。“小人参见将军。”nbsp他躬身时,露出颈后一道浅疤,那是十年前因私贩茶叶被宋兵鞭打的痕迹。

    nbsp萧虎盯着他的疤:“听说你在临安茶市混了二十年,连史弥远的私茶都敢运?”nbsp李默抬头,眼神里没有卑怯:“商人为利,不分南北。史相的茶能赚,将军的事,若有利可图,小人也敢做。”nbsp这话正中萧虎下怀nbsp——nbsp他要的就是这种nbsp“唯利是图”nbsp的精明。

    nbsp“白虎堂缺个堂主,”nbsp萧虎推过那卷桑皮纸,“你若接了,淮南茶场的专卖权归你;办砸了,这疤就得再深三寸。”nbsp李默展开图纸,指尖抚过白虎轮廓:“请将军赐件信物,好号令手下。”nbsp萧虎解下腰间玉佩nbsp——nbsp那是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仅在边缘刻了道虎纹:“见玉如见我。”

    nbsp白虎堂的首批成员,是从三百名候选人中筛出的五十人。蒙古武士多来自西域探马营,熟习汉语,曾随商队南下;汉人则多为南宋降卒或失意文人,对江南地理官制了如指掌。李默在教场亲自考核,第一道题便是nbsp“用南音念《论语》”,错一个字便淘汰。

    nbsp蒙古百户阿剌罕不服:“我等为大汗效力,为何要学南蛮腔调?”nbsp李默扔给他一套南宋秀才袍:“穿成这样,能在临安茶馆混上三日不被识破,再说大话。”nbsp三日后,阿剌罕灰头土脸地回来nbsp——nbsp他因不懂nbsp“茶博士”nbsp的暗语,被当作北地奸细盘问,若非藏着虎纹佩,早已被扭送官府。

    nbsp最终入选者,皆需在白虎徽记前立誓:“事泄则自戕,不攀主使。”nbsp李默将他们编成五队,汉蒙各半,队名皆取茶名:“龙井”“碧螺”“毛峰”,既贴合身份,又便于联络。

    nbsp李默为白虎堂设计了三重暗号。最外层是nbsp“虎纹佩”——nbsp黄铜铸成,正面刻半只白虎,与堂主的玉佩拼合方能成对;中层是nbsp“茶语”,比如nbsp“要雨前”nbsp意为nbsp“需军防图”,“来斤老叶”nbsp代表nbsp“有紧急情报”;核心则是nbsp“密写术”,用明矾水在茶包装上写字,遇火方显。

    nbsp他在首堂训话时,将虎纹佩分发给众人:“这佩不是护身符,是催命符。”nbsp说着将一块佩扔进火盆,铜纹遇热变形,露出背面的nbsp“死”nbsp字,“若被擒,此物便是你的了断。”nbsp阿剌罕攥紧佩饰,铜边硌得掌心生疼,忽然懂了这机构的凶险。

    nbsp周显私下对萧虎道:“李默心思太密,恐难掌控。”nbsp萧虎却指着密报上的暗号:“越密,越不容易反。他的家眷在汴梁为质,量他不敢妄动。”

    nbsp白虎堂的第一份指令,是控制淮南最大的nbsp“云雾茶场”。李默带着nbsp“龙井队”nbsp南下,扮作北地茶商,以nbsp“合作开采”nbsp为名,向场主王敬之献上三样礼:西域良马(讨好其长子,在禁军当差)、北地皮毛(赠其小妾)、虎纹茶引(允其垄断北岸销路)。

    nbsp王敬之起初疑虑:“北人素不懂茶,怎突然热心合作?”nbsp李默陪他品鉴新茶,话里藏话:“茶场的税银,若经白虎堂过手,可少缴三成。”nbsp这话戳中要害nbsp——nbsp南宋茶税苛重,王敬之早有怨言。三日后,他在茶场西侧辟出三间房,供nbsp“龙井队”“驻场督查”,实则成了

第845章 白虎初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