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5章 白虎初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白虎堂的第一个据点。

    nbsp阿剌罕扮作茶农,每日挑水时观察茶场往来人员,将宋兵巡逻路线记在茶饼背面;汉人探员则混进采茶女中,打听场主与临安官员的往来。第一份密报传回汴梁时,萧虎正在军器坊看炮nbsp——nbsp报上写着nbsp“云雾茶场可藏甲士百人,直通扬州水路”。

    nbsp白虎堂在淮南茶市的公开身份,是nbsp“虎踞行省商税督查员”。李默带着人每日核查茶引,对缺斤短两的商户轻则罚款,重则吊销执照,很快树立起nbsp“铁面无私”nbsp的名声。南宋地方官虽有不满,却因nbsp“督查互市”nbsp名正言顺,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nbsp暗地里,“碧螺队”nbsp已渗透进扬州最大的茶栈,掌柜是李默的旧识,当年曾与他合伙走私。如今每批茶叶入栈,都要先经nbsp“碧螺队”nbsp过目,将南宋军需用茶的数量、去向一一记下。有次宋兵来查,李默正与掌柜核对密账,他从容掏出虎纹佩:“我等奉萧将军令,查禁私茶流入北境,莫非官爷要阻挠?”nbsp宋兵见状,竟真的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阿剌罕的蒙古队与李默的汉人队,素来互相提防。一次传递密信时,蒙古兵嫌汉人探员走得慢,争执间险些暴露。李默得知后,在队前立了条规矩:“汉人学蒙古骑射,蒙古人学汉人茶道,月终考核,不合格者罚没月钱。”

    nbsp阿剌罕被逼着学冲茶,手指被烫得起泡,却在某次宋兵突袭时,因能说流利汉语蒙混过关。汉人探员学骑射时摔断了腿,蒙古兵却背着他逃出险境。一来二去,原本的隔阂竟消了些,李默看在眼里,对萧虎密报:“汉蒙虽异,利之所在,亦可同谋。”nbsp萧虎在报上批了个nbsp“善”nbsp字,却仍命人暗中记录双方摩擦nbsp——nbsp制衡之术,从不能松懈。

    nbsp“毛峰队”nbsp的探员王砚,原是南宋秀才,因科举落第投了白虎堂。他通过旧友结识了临安府的一名书吏,每日在茶馆nbsp“偶遇”,闲聊间套取消息。得知理宗近来频繁召见徐清叟余党,王砚立刻用明矾水写在茶经上:“南廷主战派抬头,或有异动。”

    nbsp这封密报传到汴梁时,萧虎正在与帖木儿商议水师操练。“来得正好。”nbsp他对帖木儿道,“传令淮南蒙古兵,明日起在淮河沿岸增筑望楼,摆出备战姿态,看他们如何应对。”nbsp李默的情报,成了他拿捏南宋的第一枚棋子。

    nbsp清明前夕,“龙井队”nbsp在云雾茶场搜出南宋军器监的密信nbsp——nbsp王敬之竟私下为宋军提供茶油(可制火药)。李默本想拿办,却发现信上有赵葵的私印,顿时冷汗涔涔:“动了他,等于打草惊蛇。”nbsp只能暂压此事,密报萧虎定夺。

    nbsp萧虎的批复只有四字:“顺水推舟。”nbsp他要的不是扳倒一个茶场主,而是借王敬之这条线,摸清南宋军器监的脉络。李默依令,反而给王敬之送去十桶北地桐油,暗示nbsp“可代茶油制火药”,实则想追踪其流向。

    nbsp此事却被阿剌罕捅到了帖木儿那里nbsp——nbsp蒙古武将素来轻视这种nbsp“迂回伎俩”。帖木儿怒斥李默nbsp“通敌”,要将他押回汴梁问罪。李默攥着萧虎的玉佩:“没有将军手令,谁也动不了我。”nbsp双方僵持三日,最终萧虎传话说nbsp“按原计划行事”,才暂息风波,却也暴露了白虎堂内部的派系裂痕。

    nbsp至元四十三年暮春,李默向萧虎呈递了第一份《江南情势总览》。册中详细记录了南宋十七州的茶产量、水师布防、官员派系,甚至包括理宗的饮食喜好。最厚的一章,是淮南茶场的分布图,每个场主的姓名、与官府的勾连、可利用的弱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nbsp萧虎翻到最后一页,见李默画了只完整的白虎,眼窝处用朱砂点了点nbsp——nbsp这是说,机构已能nbsp“视物”。“不错。”nbsp他将册子锁进虎符堂的铁柜,“下一步,让白虎堂的‘爪,伸到长江里去。”

    nbsp李默退下时,听见萧虎对周显道:“茶能醉人,也能杀人。等这些南茶都成了咱们的眼线,临安城的门,就等于给蒙古兵敞开了。”nbsp窗外的柳絮飘进密室,落在那只白虎图上,像给无睛的猛兽,蒙了层朦胧的纱。

    喜欢。

第845章 白虎初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