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淮河会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807nbsp章:淮河会约(萧虎与赵葵的隔江对话)(至元四十二年秋?淮河望南台)
nbsp淮河两岸的芦苇在秋风中伏成金浪,北岸的望南台已被蒙古兵仔细勘察过三遍nbsp——nbsp台顶的青石被擦拭干净,边缘设着半人高的木栏(防失足坠江),西侧隐蔽处藏着三名神射手(萧虎的贴身护卫)。萧虎抵达时,正见千户阿勒泰指挥士兵将一面nbsp“虎首旗”nbsp插在台角,旗面的虎纹在风中舒展,与南岸宋营的nbsp“龙旗”nbsp遥遥相对。
nbsp“将军,南岸已列阵。”nbsp阿勒泰低声禀报,手指南岸的黑点nbsp——nbsp那是赵葵的亲兵,甲胄在阳光下闪成一片银亮。萧虎抚平锦袍前襟的褶皱(这件汉式锦袍用蜀锦织就,领缘绣着暗纹云纹,是周显特意请成都织工赶制的),忽然道:“把虎符取来,用紫檀木匣装着。”nbsp他知道,今日的对峙,符契比刀剑更有分量。
nbsp南岸的临时了望台上,赵葵的明光铠反射着刺目寒光nbsp——nbsp这副甲是淳佑年间的珍品,胸前的护心镜刻着nbsp“忠勇”nbsp二字,边缘的铜叶被摩挲得发亮。他望着北岸的萧虎,忽然对副将道:“去年襄阳之战,此人穿着蒙古铁甲冲在最前,今日换了锦袍,倒像个文官。”nbsp副将递过望远镜(从波斯商人处购得),镜中萧虎的身影清晰可见:腰间悬着玉佩(汉式),靴底却沾着北地的黄土。
nbsp“传令下去,弓弩手待命,若对方有异动,立即放箭。”nbsp赵葵的手指扣着甲叶上的搭扣,“萧虎是头笑面虎,当年在盱眙,他一边送粮,一边偷绘我军布防图。今日这会约,怕是没那么简单。”nbsp江风掀起他的披风,露出甲下的汗湿nbsp——nbsp自晨时接到萧虎的nbsp“隔江议事”nbsp信,他已三易阵型,将主力藏在芦苇荡后。
nbsp午时的日头正烈,淮河的水流声像闷雷滚过。萧虎走到台边,声音借着南风传过江:“赵制置使别来无恙?”nbsp他刻意用江淮方言,尾音带着些许北地的硬朗。南岸的赵葵冷笑一声,命亲兵用铁皮喇叭回话:“萧将军约我这‘南蛮见面,是想再讨些蜀锦?”
nbsp萧虎朗声笑起来,笑声惊起芦苇丛中的水鸟:“制置使说笑了。某今日来,是想谈笔买卖nbsp——nbsp你我各守疆土,换个太平。”nbsp他抬手示意,阿勒泰捧着紫檀木匣上前,打开时,青铜虎符在阳光下泛着青幽光泽,虎首张口露齿,内腹刻着蒙文nbsp“镇北”nbsp二字。“这虎符,是北境的信物。”nbsp萧虎高举符契,“某带它来,是表诚意。”
nbsp赵葵盯着那枚虎符,忽然对亲兵道:“取龙符来。”nbsp片刻后,一名亲卫捧着玉盒上前,打开时,羊脂玉龙符在掌中流转着温润的光,龙身盘绕,鳞爪分明,背面刻着nbsp“宋廷”nbsp二字(用的是徽宗瘦金体)。“萧将军认得这个?”nbsp赵葵将龙符举过头顶,“这是我朝的‘镇南符,当年岳飞将军用过的。”
nbsp江风忽然转向,萧虎的声音带着些模糊:“龙符虎符,皆是守土之证。某有三事相商,若制置使应允,这虎符可与龙符同存盱眙县衙,作个见证。”nbsp他伸出三根手指,逐一说道:“一、以淮河主航道为界,北岸归我,南岸归你,谁也不许越界牧马;二、每月初三在盱眙设互市,你的商队带盐、锦,我的商队带马、皮毛,税银各收各的;三、边民通婚,官府不得刁难,所生子女,可自选户籍。”
nbsp“互市可以,通婚也行。”nbsp赵葵的声音陡然转厉,“但萧将军敢保证,你家大汗不会南下?去年拔都在和林集结兵马,可不是为了牧马。”nbsp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北岸的虎首旗,“还有,盱眙的税银,需分三成给我军作‘防务费——nbsp不然,谁来保你商队的安全?”
nbsp萧虎早有准备,立即应道:“大汗那边,某可担保三年不南侵(实则是缓兵之计);税银分三成,依你。”nbsp他忽然话锋一转,“但某也有个条件:宋廷需开放扬州的瓷器坊,让我北地匠人学‘影青技法nbsp——nbsp某用十匹西域良马换这个。”nbsp这话戳中
第807章 淮河会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