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8章 虎王扬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798nbsp章:虎王扬名(至元四十二年秋?欧洲诸国信使往来)

    nbsp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遴选信使时,特意召见托马斯nbsp——nbsp这位曾出使拜占庭的修士不仅精通拉丁语与希腊语,更懂东方器物。“你带三件礼去虎首堡。”nbsp皇帝指着库房中的珍品:“象牙圣母像(高尺许,匠人耗时三年雕成,暗藏欧洲地形图于底座)、阿拉伯马两匹(日行八百里,蹄铁刻帝国徽记)、《查士丁尼法典》抄本(羊皮卷,边缘绣帝国疆域)。”

    nbsp托马斯不解:“为何赠法典?”nbsp皇帝冷笑:“若萧虎识得此物,便知我朝律法森严;若弃之,便是只懂武力的蛮夷。”nbsp临行前夜,枢机主教私下塞给他一枚银十字架:“遇危时出示,东正教会或会相助。”nbsp托马斯抚摸着圣母像底座的暗格,知道这趟差使,送礼是表,探虚实才是里。

    nbsp自维也纳至虎首堡,托马斯一行走了四十五日,途经十七处蒙古驿站。每到一站,他都假装整理行装,实则记录:“多瑙河驿站驻兵五十,皆佩短弩与弯刀,驿马膘肥体健,换马不超过一刻钟。”nbsp在黑海沿岸驿站,见汉人驿丞用nbsp“流水账”nbsp记录过客信息,精确到nbsp“某时某分,某国使者带马几匹”,不禁在日记中惊叹:“蒙古驿站之严,远超我朝邮驿。”

    nbsp过基辅时,他特意绕去军器坊外围,见工匠们正将钢坯锻成甲片,叮当声昼夜不息。一个卖水的老汉说:“这些甲胄要送往前线,萧将军说‘甲坚则兵勇。”nbsp托马斯默默记下甲片的尺寸nbsp——nbsp比欧洲骑士甲薄却更光亮,显是淬火工艺不同。抵达虎首堡前夜,他已在羊皮卷上画满驿站分布图、兵器草图与士兵装束,这些将是献给皇帝的第一份nbsp“厚礼”。

    nbsp托马斯入议事厅时,刻意放慢脚步观察:虎皮王座距厅门正好三十步(欧洲宫廷的nbsp“礼步”nbsp距离),两侧官员按nbsp“左蒙右汉”nbsp排列,腰间佩饰各有讲究nbsp——nbsp蒙古那颜的腰刀嵌绿松石,汉臣的玉带雕祥云纹。萧虎端坐椅上,左手轻叩扶手上的虎纹,目光如炬。

    nbsp按欧洲礼仪,托马斯鞠躬三次,呈上国书。通事刚译到nbsp“愿两国永结兄弟之好”,左列那颜便怒喝:“见我主当跪拜!”nbsp托马斯不动声色:“我乃神圣罗马帝国使者,只向上帝与皇帝下跪。”nbsp萧虎忽然用拉丁语问:“贵使见过罗马教廷的骑士团?”nbsp托马斯大惊nbsp——nbsp这虎王竟懂拉丁语。他答:“见过圣殿骑士,其勇冠欧洲。”nbsp萧虎笑:“虎首堡的骑士(指蒙古重甲骑兵),或可与之一比。”nbsp这场无声的较量,托马斯知道自己落了下风。

    nbsp检视礼物时,萧虎手指抚过象牙圣母像,忽然对周显道:“底座是空的。”nbsp托马斯心头一紧,只见萧虎轻轻旋开底座,露出里面的欧洲地形图nbsp——nbsp图上用红笔标着帝国驻军地点。“贵主倒是坦诚。”nbsp萧虎将地图递给文书官:“照此图,补全欧洲兵力分布。”

    nbsp见阿拉伯马时,他翻身上马,绕厅一周,赞:“脚力不错,可作驿马。”nbsp唯独拿起《查士丁尼法典》,翻了两页便放下:“律法当应时变,此书虽精,却不适用于北境。”nbsp托马斯正尴尬,萧虎命人取来回礼:“赠贵主两物nbsp——nbsp蒙古良驹十匹(比阿拉伯马更耐严寒)、汉地《农桑辑要》译本(附北境耕作图)。”nbsp托马斯懂了,这是说nbsp“蒙古骑兵强于欧洲,而治理需学汉地”。

    nbsp托马斯归国后,与同时抵达的波兰信使在神圣罗马帝国宫廷争论不休。托马斯在《东方见闻录》中称萧虎nbsp“勇而有谋,治下严明,虽为蒙古人,却具王者之风”;波兰信使则因本国遭兵祸,怒斥nbsp“虎王实为‘披着人皮的猛虎,三不屠令不过是诱敌之计”。

    nbsp争论传到法兰西王廷,国王路易九世命人综合两说,得出结论:“此虎王,威可惧,智可学,当暂避其锋,徐图交往。”nbsp而威尼斯元老院则更关心实际利益,在给商人的指令中写道:“‘东方虎王治地可

第798章 虎王扬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