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幻旅游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章 灯笼照见的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抄检大观园那夜,灯笼晃到蘅芜苑,凤姐对着宝钗笑:

    nbsp亲戚家的姑娘,哪能像自家人般随意查检?”

    nbsp隔壁探春怒摔胭脂盒,声音穿透墙壁:

    nbsp“抄检自家人,倒让外人看了笑话!可知这园子里藏污纳垢,未必不是引了外邪来!”

    nbsp次日清晨,宝钗向王夫人辞行:

    nbsp“母亲身子不适,需回去照料。”

    nbsp王夫人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发白,终究只叹息一声:

    nbsp“去罢,替我问候你母亲。”

    nbsp那顶青帷小轿抬着薛家姑娘出了角门。

    nbsp蘅芜苑的锁落下时,发出沉闷的咔嗒声。

    nbsp——原来锁住咽喉的,从来不是那把铜锁。

    nbsp

    nbsp戌时刚过,大观园的夜便被无数摇晃的灯笼搅碎了。那光惨白又灼烫,被风撕扯着,在浓墨般的夹道里乱窜,映得两旁花木枝桠的影子鬼魅般张牙舞爪,投射在惶惶不安的人脸上,更添了十分的仓皇。王熙凤由平儿扶着,裹在一件半旧不新的银红撒花缎面披风里,脸色在灯影下显出一种奇异的蜡黄。她身后跟着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等一众媳妇婆子,手里捧着灯烛,脚步杂沓,沉闷地敲在青石板上,像一场不祥的鼓点,一路碾过、潇湘馆……所过之处,翻箱倒柜,珠钗零落,书册委地,姑娘们或惊惧,或含怒,却终究无人敢高声。

    nbsp灯笼的光晕终于晃到了蘅芜苑。院门紧闭,几竿修竹在风里簌簌作响,愈显得此处幽静得近乎孤绝。凤姐的脚步在阶前顿了一顿,那蜡黄的脸上掠过一丝极快的、难以捉摸的神情,似有踌躇,又似某种了然于胸的决断。王善保家的觑着主子的脸色,上前便要拍门,却被凤姐一个眼风止住。

    nbsp“轻些。”凤姐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疲惫和一种更刻意的威严。

    nbsp门吱呀一声开了,莺儿探出头来,脸上带着未褪尽的睡意和明显的惊疑:“二奶奶?这是……”

    nbsp凤姐已不待她说完,抬脚便跨了进去。院内清冷异常,几无陈设,唯余药香与竹叶清气在夜风中冷冷交织。正屋的帘子半卷着,昏黄的烛光透出来。薛宝钗正歪在临窗的榻上,就着烛光翻看一卷书。她穿着家常的半旧藕荷色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乌发松松挽着,一支素银簪子斜插。骤然见这一大群人涌入,她并未像别处姑娘那般惊慌失措,只缓缓合上书卷,搁在身旁小几上,扶着莺儿的手,从容地站起身。烛光映着她沉静如水的面庞,那平静之下,却自有一股不容侵扰的疏离。

    nbsp“凤姐姐,”宝钗微微颔首,声音是一贯的平和,听不出波澜,“夤夜至此,可是有什么要紧事查检?”

    nbsp王熙凤脸上立刻堆叠起热情又略显浮夸的笑容,仿佛方才别处的雷霆手段从未发生。她向前紧走两步,亲热地拉住宝钗的手,那双手却冰凉。她另一只手里擎着的烛台,却像生了眼睛,不动声色地抬高了些,灼亮的光线斜斜扫过屋内——墙角整整齐齐码着几只上了铜锁的乌木大箱笼,炕柜、书格也都锁得严丝合缝,案几上更是光洁如新,不似潇湘馆的笔墨纸砚随意铺陈,更无那些花哨精巧的玩意儿。整个屋子素净得近乎空旷,透着一股拒人千里的谨慎。

    nbsp“嗐!我的好妹妹!”凤姐的笑声在寂静的屋里显得有些突兀,“能有什么大事?不过是怕那些眼皮子浅、手脚不干净的小人作耗,趁夜搅扰了姑娘们的清净。府里丢了点要紧东西,太太吩咐各处都瞧瞧,防患于未然罢了。”她嘴上说得轻描淡写,眼风却如同最精细的篦子,在那些上了锁的箱柜上反复刮过,那目光里探究的意味,远比烛火更灼人。

    nbsp王善保家的和周瑞家的得了暗示,蠢蠢欲动,眼神直往箱柜上溜。凤姐却像背后长了眼睛,倏地收回目光,脸上笑容更深,语气却带着不容置喙的亲昵与体恤:“快歇着吧!亲戚家的姑娘,金尊玉贵的,哪能像咱们自家人那般随意查检?没得扰了你的清静!不过走个过场,妹妹别往心里去。”她轻轻拍了拍宝钗的手背,那动作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安抚。

    nbsp亲戚。

    nbsp这两个字从凤姐殷红的唇中吐出来,裹着蜜糖般的笑意,却像两颗裹着糖衣的冰针,不偏不倚,狠狠钉进了薛宝钗的心里。那“自家人”与“亲戚”之间,划下的何止是亲疏的界限?分明是一道冰冷森严的鸿沟。这“抬举”之下,是赤裸裸的驱逐令:你是外人。抄检的是贾府自家人的丑,你这外人杵在这里,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合时宜,是扎在主子们心头的刺。留下,便是自取其辱,便是给人口实。

    nbsp宝钗的手在袖中微微一蜷,指尖陷入掌心,留下几个浅浅的月牙痕。面上却依旧沉静,只眼睫几不可察地垂了垂,复又抬起,唇边甚至牵起一丝极淡、极浅的弧度:“姐姐说的是。既是府里的规矩,自然该遵从的。劳烦姐姐跑这一趟了。”

    nbsp凤姐见她如此,心下反倒更添了几分莫名的烦闷,仿佛自己挥出的重拳打在了深不见底的棉花上。她干笑两声,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带着人转身离去。灯笼的光晕簇拥着她,在蘅芜苑的青石地上拖曳出晃动不安的影子,最终消失在院门外,留下更深的黑暗与寂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莺儿上前要关门,宝钗却轻轻摆了摆手。她依旧站在原地,目光投向那重又合拢的院门,仿佛要穿透厚重的门板,看清那光影摇曳的去处。夜风穿过竹丛,发出呜咽般的低鸣。

    nbsp就在这时,一阵压抑的喧哗声,裹挟着一个少女异常清亮、异常愤怒的嗓音,陡然从隔壁的秋爽斋方向炸开,穿透了沉沉的夜色,也穿透了蘅芜苑的院墙:

    nbsp“……好!好得很!你们要抄检,只管抄!先来抄我的!我便是那窝主!丫头们偷来的东西都交给我藏着呢!来呀,搜我的箱柜!打开!都打开!”

    nbsp是探春!

    nbsp那声音里燃烧着熊熊的怒火,带着一种不惜玉石俱焚的决绝。紧接着,便是“哐当”一声脆响,像是瓷器被狠狠掼在地上碎裂的声音,清脆得惊心动魄。紧接着,探春那淬了冰凌、含着无尽讥诮的声音再次拔高,如同利刃划破锦帛:

    nbsp“……你们抄检自家人,倒让外人看了笑话!可知这园子里藏污纳垢,未必不是引了外邪来!自己家里先杀个乌眼鸡似的,反叫外人瞧得清清楚楚!这体面,还要不要了?!”

    nbsp“外邪”!

    nbsp这两个字,比方才凤姐口中那绵里藏针的“亲戚”二字,更为尖利,更为刻毒!探春明面上是在怒斥抄检的荒唐,指桑骂槐,字字句句却都如同淬了毒的冷箭,越过人群,越过围墙,精准无比地射向蘅芜苑的方向。她骂的是“外邪”,那锐利的目光,那字字诛心的指向,无一不在昭示:正是这园子里长久盘踞的“外人”,才搅乱了贾府固有的秩序,引来了这场祸事,玷污了家族的门楣!薛家,薛宝钗,你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洁之源!

    nbsp夜风陡然变得凛冽,卷着探春掷地有声的控诉,毫无遮拦地灌入蘅芜苑。宝钗挺直的脊背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一直侍立在她身侧的莺儿,脸色瞬间煞白,嘴唇哆嗦着,惊惶地看向自家姑娘,眼中已蓄满了屈辱的泪水。

    nbsp宝钗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空气冰冷刺骨,直灌入肺腑。她抬起手,指尖冰凉,轻轻按在莺儿微微颤抖的手背上。动作是安抚的,那指尖的温度却比夜风更冷。她没有回头,只对着虚空,声音低得如同叹息,又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去,把灯熄了吧。”

    nbsp莺儿含泪应了一声,颤抖着吹熄了案几上的烛火。屋内瞬间陷入更深的黑暗,唯有窗外惨淡的月光,勾勒出宝钗伫立窗前的侧影,像一尊冰冷的玉雕。

    nbsp黑暗淹没了精致的雕花窗棂,也淹没了宝钗脸上最后一丝残存的温度。莺儿吹熄烛火时那一下带着哭腔的抽噎,如同细小的针尖,刺破了死寂。宝钗依旧立在原地,窗外的月色清冷,在她素净的绫袄上投下一片惨淡的白。探春那“外邪”的怒斥,凤姐那“亲戚”的软钉,如同两条冰冷的毒蛇,反复噬咬着她的神经。

    nbsp她慢慢转过身,目光在黑暗中扫过这间住了多年的屋子。那些锁得严实的箱笼,在昏暗中显出模糊而沉重的轮廓。当初母亲薛姨妈送她进园子,将一柄柄黄铜钥匙郑重交到她手中时,那殷切的眼神犹在眼前:“我的儿,贾府是国公府邸,体面尊贵,你住进去,沾些贵气,将来……”母亲的话语戛然而止,留下的空白里,填满了薛家江河日下、急需攀附的窘迫。那些锁,锁住的岂止是几件钗环衣物?锁住的是薛家寄人篱下的难堪,是她薛宝钗不得不时刻维持的谨慎周全,是唯恐行差踏错、授人以柄的千斤重担。

    nbsp她缓步走到一只最大的箱笼前,冰凉的指尖触碰到冰冷的铜锁。锁身光滑,映着窗外一点微光。曾几何时,她也以为这锁是屏障,是保护。可今夜,这锁成了明晃晃的靶子,成了“外人”身份的铁证!凤姐看着这些锁时那了然又轻慢的眼神,探春指斥“外邪”时那穿透墙壁的锋芒……都在宣告:无论你如何端庄,如何守礼,如何锁紧自己的所有,在贾府人

第258章 灯笼照见的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