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0章 谁说汉儿不如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京。

    郑森、张煌言、姚启圣、王夫之四人结伴出了校门,正准备前去大图书馆借书看。

    虽说南京大学也有图书馆,但藏书并不如“大崋国立大图书馆”藏书丰富。

    才走到校门附近的大街上,几人就瞧见一骑手从大街跑马道小跑而过,还背着一杆飘荡的长旗,赫然是露布!

    果然,那骑手边跑边大声高喊。

    “大捷!”

    “龙门川大捷!我大崋警备军以万余劣势兵力大胜三万清虏!”

    “毙敌一万一!俘虏近四千!”

    原本瞧见骑手背着露布跑来,虽有不少百姓被吸引了目光,却并未太过瞩目。

    实在是自大崋在半个月前发兵灭顺开始,传来的捷报太多了。

    可以说一个接一个。

    如今西北的崋军都攻到西安城下,拿下西安也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很多人刚看到露布,便以为又是陕西或山西的捷报。

    如今一听,竟然是战胜了清虏,而且还是属于大崋军队第三序列的警备军以劣势兵力战胜超过两倍的清虏。

    顿时很多人都惊了。

    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姚启圣便是如此。

    他猛拍了下郑森的肩膀,问:“明俨(郑森字),我没听错吧?万余警备军大胜三万清虏?!”

    郑森回过神来,道:“姚兄没听错。我也听到了。”

    姚启圣眨了眨眼睛,道:“可这怎么可能?以清虏之善战,如何三万人会败于万余警备军之手?”

    郑森还没想好如何回答,旁边的张煌言就开口了。

    “熙止,你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清虏怎么就不能败于警备军之手?难不成你还盼望着清虏获胜?”

    “我并非此意。”姚启圣连忙解释,“寻常百姓不清楚,可你我却是了解的。

    我大崋警备军多是由原来的明军、农民军整编而来,且其中真正的精锐多被填入常备军中。

    也是由此,我大崋警备军才在常备军之下,位居第三序列。

    其将士素质、武器装备等,都不如常备军,更不如亲卫军。

    此番却能大败超过两倍于己的清虏,张兄难道就不好奇吗?”

    张煌言道,“战事胜败又不只看将士素质和武器装备,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龙门川那地方我了解过,位于宣府边界的燕山山脉之中,地形狭长,不利于骑兵和大部队发挥,警备军作为守方,有地利可倚仗,为何不能胜过清虏?”

    姚启圣之前都不知道龙门川在哪儿,此时闻言便以为战事真如张煌言所讲,不禁点头道:“原来如此。”

    王夫之忽然道:“依我看,清虏虽然善战,却也不必过于高看。

    前明时,北疆将士缺衣少食,时常欠缺粮饷,武器装备也多残次,犹有少数精锐可与清虏靡战。

    今我大崋警备军不仅粮饷充足,且训练足够,武器装备也不差,若再能上下一心,大胜清虏便不希奇。”

    听了王夫之的话,郑森等三人都不禁陷入沉思中。

    是啊,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竟认为汉家将士一定打不过女真、蒙古等鞑虏呢?

    往前数,汉时有“一汉当五胡”之说。

    再到前明,先有朱洪武以南统北,驱除鞑虏;又有明太宗朱棣五征漠北,犁庭扫穴。

    即便是近些年代,也有前明的戚家军威震北疆、辽东。

    由此可知,汉家将士绝非生来就比鞑虏弱,只不过是在王朝末世受到重重削弱,才在鞑虏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如今大崋初立,风气清正,汉家儿郎从军后得到了应有的、乃至更好的待遇,自是能发挥出足够高的战斗水平。

    像郑森、王夫之这些对军国之事有所了解的读书人、士绅,对“龙门川大捷”感到惊讶的同时,自是有一番或浅或深的思考。

    便是寻常百姓,对此也同样感到惊讶。

    毕竟清虏在百姓的认知中,目前仍是大崋最强的敌人。

    而警备军战力在亲卫军、常备军之下,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

    如今警备军能战胜两倍于己的清虏,岂不是意味着,大崋已经有了灭亡清虏的军事实力?

    想到这一点的百姓都兴奋起来。

    甚至有人买来鞭炮放,敲锣打鼓的庆祝。

   

第480章 谁说汉儿不如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