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0章 谁说汉儿不如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随着“龙门川大捷”的从南京传向四面八方、诸省府,士绅、百姓对大崋朝廷的认同感也更强了。

    大崋虽然建立不足三年,可在许多百姓心中,它却已经取代了前明两三百年来建立的统治地位···

    南京紫禁城。

    天心殿内,刘升还在研究龙门川一战的战报。

    说实话,这一场大捷不仅出乎其他人意料,连刘升都略感意外。

    即便抛开警备军与清虏的战力不谈,兵马劣势却是事实。

    四月三日到四月四日夜里的一战,马进忠、白文选是以七千多兵力对阵三万清虏。

    虽然挡住了清虏,使其不得沿着河谷南下,可北京警备师第三旅也在这一战中折损了一两千人!

    战损比可以说超过了四分之一!

    这可不是据城而守,而是野战。

    警备军在这个战损比下仍未败退,反而坚持阻击清军,着实是出乎了刘升的预料。

    说明他以前大大低估了警备军的战斗潜力。

    等到了白天,北京警备师其他各部陆续来援,人数最多时,也不过刚超过一万五千人。

    清军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折损了不少兵马,却也还有两万多人,在兵力上仍处于优势。

    如果非要找清军的缺点,可能有二。

    一是,豪格此番入关,因长途行军,又打算在关内避开崋军主力,因此并没有携带太多枪炮。

    红夷大炮是一门都没带,只带了二十门普通口径的红夷炮。

    虎蹲炮倒是带了三百多门。

    火枪兵大概也只有一千余人的样子。

    乃至于他们仿造的手榴弹,都没有携带太多。

    因为这些都会拖慢行军速度。

    其二,随豪格入关的三万多清军中,真正的八旗正军只有一万人左右,剩下的都是扈从军,即八旗旗丁的包衣、阿哈、奴隶。

    这些人武器装备不如大崋警备军,训练程度及士气同样不如,又属于进攻的一方,战败倒也能理解了。

    以上,都是警备军将领进行战后总结时得出的,便写在了战报中。

    不过,除了上述这些因素,刘升觉得警备军之所以能打出龙门川这场大捷,关键还在于军心、士气。

    而军心、士气,则又与崋军足饷、足赏、抚恤到位等制度相关,也与军政员平日里的言传身教撇不开关系。

    可以说,如今的大崋警备军,也和亲卫军、常备军一样,和近代军队差距不大了。

    当然,警备军有具有地方性质,各地警备军素养、战力肯定存在差异,未必都能有北京警备师这般表现。

    说到底,北京警备师、南京警备师,都属于警备军序列中的精锐,实际战斗力不比常备军差太多。

    回过神来,刘升便对殿内待诏的秘书郎道:“传朕口谕,军务院诸部大臣到武英殿开会,商议龙门川一战的善后事宜。”

    “是。”

    一秘书郎应声快步离去。

    刘升则让其他秘书处人员及侍卫稍稍准备,便摆驾武英殿。

    这个会,在刘升看到龙门川大捷战报之初,便准备召开了。

    刘升先来到武英殿后殿,在宫女的伺候下小坐一会儿,顺带指挥秘书处人员完善会议所需要的资料。

    待军务院各部大臣都到了武英殿正殿,他才转进正殿,坐上龙椅。

    虽然只是小会,大崋又简化了主动礼仪,但君臣之间必要礼仪肯定是有的。

    待刘升落座,军务院众大臣便一起躬身行礼。

    “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入座。”

    “谢陛下!”

    待众臣落座,刘升便问:“龙门川大捷的战报诸位应该都看过了吧?”

    战报是由北京电讯组在一两个时辰前转发过来的。

    刘升看过后,便立即让秘书处抄给军务院,命诸部司主贰官员传看。

    如果谁还没看,那肯定是有事耽搁了。

    所以刘升问了一句,接着便道:“此战,北京警备师不仅有马进忠、李国英部大败兵力两倍于己之清虏的骄人战绩。

    更有一个半营死守龙门所、三义堡,几乎全员战死的光荣事迹。

    朕认为,对于这些在边疆驻防岗位上战死的将士,朝廷仅是按例抚恤、嘉奖,远远不够!”喜欢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请大家收藏:

第480章 谁说汉儿不如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