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零一章 愤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孙,外面已是有人在讨论此事了。”

    方孝孺站在朱英面前,提起了此事。

    他的表情,看起来可是比朱英更愤慨。

    朱英还笑呵呵地听着,他已是气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撸袖子与那些人来一场硬碰硬了。

    见状,朱英也是无奈。

    是他这个当储君的问题吗?

    方孝孺刚出现在他面前时,可不是这种一言不合就要撸袖子与人干一仗的模样啊!

    怎么跟着他做事之后,颇有一种随时打算放飞自我的架势?

    虽然朱英的确不喜欢那些假模假样的人,但放飞到武将的程度,这样武德充沛,他也有点慌啊。

    总觉得是他一个人带坏了一群人啊。

    因为不光是方孝孺如此,跟着朱英做事的读书人,一个个的,好像都挺能打的样子?

    不过,又一想,明初时期的部分读书人能打,这与他有什么关系?

    这些人能打,是因为或自己经历过战乱,或父辈经历过战乱。

    因此他们这些人从小就学过一些粗浅的武功,有的人甚至学的不是粗浅的武功,而是还挺高深的功夫。

    这部分读书人,还真不仅仅就是文能兴邦,是真的能够弃笔从戎,拿起刀剑就能上战场。

    兵书之类的书籍,也被他们读得透透的。

    如果给他们一个施展的机会,说不定他们的定为就不是文臣,而是儒将了。

    只不过,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能够以文臣的身份来打仗,这是一种荣耀。

    这是一件能体现出他们文武双全的大好的事,无论是谁做到了这一点,都会自带几分风流气质。

    这样的人生目标,才是他们这一部分文臣最想看到的目标。

    至于成为儒将?

    随着大明建立、天下逐渐稳定下来,就连武将家族但凡家里有聪明人的,都开始试探着由武转文了。

    由武转文,一般不会是嫡长房来做。

    就算是没能成功,也不至于对整个家族带来什么太大的影响。

    若是转型成功了,对这个家族来说,就代表着新的分支、新的希望。

    自古都有这么一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

    同样的,文臣与武将之间,也是区别很大。

    文臣有文臣的人脉,武将有武将的人脉。

    文臣与武将一般都是互相看不起。

    若武将还是出身勋贵,那这种鄙视,就更加了一层。

    彼此都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先跻身于另一个阵营里的人,只要能站稳脚跟,就可以让家族中的后代,也多一条路可走。

    虽然一般情况下,掌权者都是忌讳这种文武通吃的情况。

    但是,武将的权利与地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文臣所拥有的权利与地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

    虽然到了末代时期,这种情况又会发生极端的颠倒。

    但在走向强盛的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朝代的文臣,都是能掌握到越来越多的权利。

    这种重文轻武,在宋与明这两个朝代尤为明显。

    宋太祖赵匡胤是被“黄袍加身”,所以才成了宋朝的开国

第九百零一章 愤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