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公务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辽东教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未来的大本营。

    何夕有时间,就要去营口学堂讲课。

    当然了,他不会直接讲什么民主,革命。只是,很多东西也不需要刻意去讲。世界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学问也是如此。对于寻常人来说,从已知推导未知,或者前置的知识,是很困难的。

    或者根本没有这样想过。

    但是对于真正的聪明人。根本不需要讲透。

    比如,何夕以唯物主义历史观讲历史,即便,何夕有意淡化了一些尖锐的东西,但依然有人能看出何夕言论背后的东西。对天命的否定,对皇帝神圣性的质疑等等。

    不得不说,朱元璋到底是读书少。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没有真真正正,安安静静,潜下心来读几年书,以至于历史上,他推广理学,其实暗中被人摆了一道。而今他支持何夕,也没有看懂何夕有些用意背后。

    甚至何夕还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朱雄英去营口大学堂上课。

    何夕固然做出了一定掌握大明最高权力,但是他也需要一个皇帝,在何夕看来,朱雄英最合适。看上去,与之前的局面一样,不过是何夕扶持朱雄英登基上位,其实,完全不一样。

    因为主次不同。

    对于朱雄英,何夕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

    他总觉得,未来会与朱雄英翻脸。因为不管任何一个人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又怎么甘心当一个虚君。同时,朱雄英这个孩子,对他也很亲近。将来闹起来,何夕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想来想去,何夕决定让他去学习,上课。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衣钵传人,而不是一个皇帝。希望,他真能理解时代变了。独裁根本是行不通的。一个人治理天下的模式,不可持续下去了。

    对于这一件事情,朱雄英是很不满意的。但是拗不过何夕。不过,他到底是学过不少的。而且营口大学堂组建之初,人手短缺。故而朱雄英过去,固然是当学生,也在某些课上当老师。

    而整个营口大学堂的气氛,比起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学堂的气氛都轻松许多。而朱雄英也慢慢地适应这样的轻松的气氛了。

    只是朱雄英并没有看出何夕的用意,也并不知道他学习这套东西背后是什么、

    不过,正如何夕所言,有能看懂何夕背后的东西。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刘?。

    黄子澄等人到底年轻,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也没有深入过朝廷争斗的核心。故而很多事情没有想那么多。仅仅拿何夕的思想体系来用。但是刘?却不一样了。

    刘?是刘基的儿子,家学渊源。作为儿子陪在父亲身边,经历开国之初的风云变幻,更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父亲死于非命。这么多年,隐居在家中,内心之中难道没有什么想法?

    没有什么困惑难解之处?

    当然了,刘?对何夕的体系了解还是不深,无非窥探何夕这个体系背后是什么。但是,他从何夕的只言片语之中,已经听出来了很多东西。

    内心之中萌发出一个激烈的想法:“皇帝本来不应该存在的。”

    这让刘?忽然闭上眼睛,一颗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流下来。

    这或许是这个时代很多人文官士大夫们,共同的眼泪。

    这里,并不是说,朱元璋杀的人就不该杀。但是,朱元璋开国以来残酷的杀戮之中,不可能没有误杀。这种朝不保夕的处境,给这些人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也体现在很多年后,无数黑朱元璋的文章之中。

    刘?的痛苦,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限制皇权,其实也是大明士大夫一直以来的努力,而清朝与明朝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明朝后期体制,与皇权独裁已经差了很多。而清朝一朝,反而加强了独裁的趋势。

    阻碍太多的东西的发展。

    这就是清朝最大的恶。

第一百零五章辽东教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