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西南难道不能再大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剿灭叛乱的土司军?

    那时候,他手头可是没有兵部调令的。最开始扭转局势,是凭他沐家在云南的威望,授予了一批准备袭封土官的青壮一代冠带,允诺平叛后为他们奏请官爵。这样一来,才调集了一批心向大明的土司“民兵”,打赢了第一仗稳定了局势。

    随后朱厚?邢轮既盟?臀槲亩ㄒ黄鸾烁?丫??迳苎?梢源??婢?耍?址直?谢鞴テ屏俗畛跖崖业陌差?氖?婪老撸?獠呕骼A伺丫?髁Α

    整个平叛的过程里,沐绍勋率部斩首近三千级、招降两万余。所以,他懂得伍文定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几年里,先把云南诸土司和外滇的问题解决,将来是可以参与到交趾大事的。

    他当然看得出来海师设在广东是为了交趾。

    可是沐绍勋并不曾有资格听到军务会议上的密议,不知道皇帝说的那句“可封王”。他以史为鉴,只从史册和沐家一代代的变化里觉得,谨慎一点没错。

    不光勋臣,藩王都要降等袭替了。他当时咬咬牙擅自出击,也是为了儿子将来仍然是国公。

    “原来如此。”沐绍勋仍旧说道,“钦使到了昆明,陛下若有旨意自会宣示。督台,还是先看看陛下如何吩咐吧。”

    伍文定拿他没办法,最后只能说道:“若路上再无变故,当是下个月初五到昆明。国公,安宁伯虽是在广东出生长成,毕竟根是在云南,在安宁州。伯安亦有书信予我,朝廷对西南必定是有方略的。国公实应多多思量,不必谨慎至此!”

    沐绍勋凛然道:“沐家世受皇恩,若陛下有命,沐家自当效死!”

    伍文定本是想劝沐绍勋趁皇帝派了钦使来的机会,好好向陛下奏明西南的一些事情。于公,他希望剿抚得当,让云南再度安定下来。于私……他并没有太多私心了。年已六十一,伍文定并不指望还高升一步,只希望与王守仁一样,一北一南在这西南边陲也有些功业,有些身后名。

    听着沐绍勋滴水不漏的话,他只能遗憾告辞。

    沐绍勋心神不定,他始终想不透陛下为什么要派那么年幼的皇长子远赴云南。若说给些恩荣,让皇长子一路送出京城也足够隆重了吧?

    更何况,镇守太监那边先传过来的话是:皇长子要在黔国公府盘桓一段日子。

    一段是多久?陛下要皇长子在这里盘桓什么啊?

    回到了后宅,他六岁的女儿也愁眉苦脸地过来了:“爹,娘又哭了……”

    沐绍勋知道是为什么,又是长叹一口气:“哭什么啊,朝辅这不是才四岁吗,还有两年……”

    二十七的沐绍勋有过两个儿子,都早夭了。如今这第三子长到了四岁,但按照黔国公府一贯的做法,还是要送去京里的。当然了,如今的新规矩,说是去禁宫中的中圆殿上学,陛下还会亲自教。

    万般心事在心头,沐绍勋只能先去劝劝夫人。

    旁人只知道黔国公世代镇守云南的恩荣,又怎知黔国公府世代的不安与苦闷?

    云南正因为皇长子的到来而轰动,官员就不说了,不管是已经半土半流的那些内滇土司还是正在争夺地盘的外滇几家,都派了人来到昆明。

    这也算大明天子的恩威第一次以皇长子到来的形势普照云南,官民都在谈论皇长子以及御书房伴读学士是怎样的人。

    至于灵璧伯?不熟悉……

    长途跋涉了四月余,皇长子终于一路送着杨一清的灵柩到了云南府治所在的昆明县,离安宁州只有一站了。

    这一站却不必再继续跟着走,等杨家在安宁州再准备数日,才会是正式的葬礼。

    朱载?≡谔郎茏凇⒀畈?⑸虬氐热说呐惆橄吕吹搅饲?????槲亩ê驮颇险蚴靥?嗉爸罟僮匀灰煌?嚼础

    沐绍勋携一家在门外迎候,朱载?〉匚环欠玻?娇叛劬?闷娴乜醋潘?且患遥?箍吹搅四歉龇鄣裼褡烈话愕拿妹谩

    迎到了黔国公府之内后,沈柏就拜见了黔国公夫人,请她与一同来此的内臣、侍女带着朱载?∪チ撕笳?

    随后,他又等着诸人寒暄客套完,这才清了清嗓子说道:“黔国公、云南总督伍文定、御书房伴读学士杨博、云南镇守太监岳旺接旨,请其他人等先各回有司办差。”

    云南左布政使邵锡等人闻言眼神一动,随后先默默地站了起来口称“臣遵旨”,一一离开了正堂。

    果然不只是来送杨一清归葬。

    如果旨意只给这四个人,为什么不寻个机会一一请到僻静之处,要让其他官员先知道有旨意再退避?

    那种没资格参与的感觉是不好受的,陛下应该会考虑到这一点才是。

    只留下了四个人,沈柏这才请出了一直密封在盒子里的圣旨,见到底下有个封面上没写字的小册子之后愣了愣。

    但他还是先只把圣旨拿出来,打开后扫了几眼,随后开口:“第一件事,岳旺去皇明记云南转运行办差,以后云南不设镇守太监了。你现在就去,朕交待过英国公。”

    跪在地上的岳旺心头剧震,但立刻磕头说道:“奴婢领旨。”

    沐绍勋也跪在地上,听到岳旺起身离开的动静,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但以后云南不设镇守太监了,这实在是……

    于是听旨的又只剩三人。

    “第二件事,军务会议谋划西南方略已有数年,安宁伯遗愿,朕已将方略撰册送至。此为绝密,你们三人这几日先一同参详,册子由黔国公保管,万勿示之第四人。”

    念旨意的沈柏冒出冷汗,怪不得有封条。当然了,就算没有,张佐和黄锦都叮嘱过他,他也不敢先擅自查看密旨。

    “臣遵旨!”

    伍文定说完,不由得侧头看了看沐绍勋:现在你不那么担心了吧?这明显是要让黔国公一以贯之的架势,所以才让你保存。

    但沐绍勋只觉得压力很大。

    “第三件事,杨博带着载?≡诩尉甘?荒昊崾院笤倩鼐??热卫ッ髦?兀?庖荒甓嗬锇牙ッ飨匦⊙А⒃颇细?醒Ш驮颇洗笱Ыㄆ鹄矗?负媒淌Α!

    “……臣遵旨。”杨博心里嘀咕:这事离京前说不就行了?难道是与那经略西南的方略有关?

    “第四件事,世臣,让载?≡谀慵易∩弦欢问比铡D阌幸簧肀臼拢?驳弊约易颖惨谎??藿桃唤獭H眯∫槐埠煤么σ淮Γ?赝酚氤?ㄒ煌?鼐┏牵?飞弦灿邪椤!

    “……臣领旨,必定照看好殿下。”

    沈柏收起了圣旨:“就是这些了,黔国公,二位大人,起身吧。”

    说罢从盒子里拿起那个册子郑重地递给沐绍勋:“咱家先去殿下那边了,三位一同参详。”

    烫手,赶紧遛。

    沐绍勋两只眼睛看着他们,最后只能说道:“那就……去书房吧。”

    路上,伍文定倒是说道:“听闻惟约曾搁笔从戎,黄崖山、井坪之战都亲历前线,更是高中探花。御书房伴驾日久,想必陛下另有嘱咐?一会可不能藏拙啊。”

    “……督台谬赞了。下官也是刚刚才知道陛下要我任昆明知县,当真没什么专门嘱咐……”

    “无妨无妨,陛下自有深意。”

    沐绍勋也不由得多看了杨博两眼。

    到了书房,屏退了下人,沐绍勋这才将那册子摊在了桌子上,三个人站成一排凝神看去。

    他们沉默着一页页看下去,心里想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册子不厚,一共也只说了几件事,因为只是高屋建瓴的战略。

    沐绍勋看完了之后并不确定什么,因此疑惑地看着他们两人。

    “惟约,陛下当真没有什么嘱咐?”伍文定先开了口。

    “……当真没有。”杨博很认真地回答,“下官末学后进,还请督台不吝指教。”

    “兴文教,开市,那自然都是长久之计。只是如今外滇纷乱不休,这商道可不好通达了。”他把目光转向了沐绍勋,眼神很亮,“黔国公以为呢?”

    沐绍勋没有言语。

    伍文定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密旨四件事,黔国公还没悟出来吗?”

    “……请督台指教。”

    “陛下让殿下在贵府暂居之深意,黔国公莫要说还不明白。”伍文定说得意味深长,“皇长子到云南,要与世子一路同伴,那自是陛下对皇长子与黔国公府长远的安排。前几日不是来了消息吗?靖宁侯请立太子。”

    沐绍勋心头早就在起伏不定,但现在他却并不敢确定什么,只是装作不懂地说道:“如今诸王都居京城,我……不明白。”

    “哎……”伍文定也懒得绕来绕去了,“文教、开市,都是为了王化!这商道首先是要想法子通到哀牢,还不是为了交趾?这自然不是一代人能轻易做到的,但莫氏篡位、诸土司争地。内滇百余年已有如今成效,这云南改土归流百年大计,陛下自是盼黔国公还有开疆拓土雄心!若有藩国再宣我天朝王化于夷土,皇长子如何不能做藩国之主?黔国公世镇西南,这西南难道不能再大点?”

    (本章完)

第363章、西南难道不能再大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