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5章、皇帝小题大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让锦衣卫遣人彻查是什么概念,塔娜是不明白的,但御书房内的其他臣子无不胆战心惊。

    “陛下!万万不可!”杨慎第一个开口,面对怒不可遏的皇帝仍旧表情坚定,“有天风不假,遭灾了也不假!虽然苏州一府所报灾情尤为严重,也不能说便是另有隐情!事情如何,自有应天巡抚、督粮郎中、监察御史可去查证!锦衣卫南下,没有隐情也查出大患了!”

    朱厚?卸偈倍⒆×怂?

    皇帝的眼神很冷冽,张孚敬不禁看向了杨慎:还是像在广州府时那样猛啊……

    杨慎并不退避,继续说道:“臣知道,陛下是担忧南直隶及三省诸府州今年概由北京户部征收粮赋,底下人会有些什么小动作。即便如此,国务殿既设,粮赋事便是臣分内职责,臣自会办好!区区一府奏报,陛下何以如此大动干戈,连费总辅、张国务和臣都一同召来询问此事,还要遣锦衣卫彻查,竟已认定这就是一桩大案了?”

    费宏同样侧目:杨廷和,你这儿子……脾气跟你好不同啊。再想想当年之事,真亲生的吗?

    现在杨慎是直接刚皇帝了,怪他小题大做。

    更重要的是,隐隐指责皇帝不该这样轻易插手已经放权下来的一些民政。

    杨慎说完这些话之后,御书房内就寂静无比。朱厚?凶约旱暮粑??吹狗⒊隽俗畲蟮纳?簟

    “照你这么说,苏州府可能就是真的遭了那么重的灾?”过一会之后,朱厚?芯蛊骄擦艘恍????匚柿艘痪洹

    “如今已是嘉靖八年,谁人有胆如此猖狂?”杨慎毫不犹豫地抬了抬眉,“即便不全因为天灾,这人祸,查下去只怕也查不出什么,反而查到当初清整水利一事上。”

    “……清整水利?”朱厚?杏械阋馔狻

    杨慎点头:“苏州府奏报虽然只提了一句,但以陛下之圣明,应当留意到了才是。臣知道陛下因为年初安嫔及皇子一事常怀忧郁,陛下重情,臣深感敬佩。然则国事千头万绪,万不可因此草率处置!”

    陆炳在一旁呆呆地看着杨慎:好勇!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陛下确实对于安嫔难产去世一事一直耿耿于怀。宫中都知道这些,所以鲜有人敢提这一点。现在杨慎不仅当面提了,还是在皇帝本身就暴怒的情况下提的,甚至怪他不该失去理智、草率处置国事。

    朱厚?幸层读艘幌拢?缓蠓吹垢?骄擦耍???挥铩

    杨慎提醒完,他也想起来苏州府奏报中确实提了一句:前两月间的台风和带来的风浪,摧毁了一些海堤、河堤,这才冲毁了不少良田。如今统计结果出来,苏州府今年粮赋只能征到定额的七成,还要赈灾。

    若说凭什么其他府州没这么严重,那么就是苏州府在之前清整水利的过程里工程有问题,毕竟今年的台风并非是从苏州府那里登陆的。

    而清整水利如果有问题,当时派到南直隶的巡水御史,那可是最初一批受信重的新法干将,如今已经位列工部正四品总司。

    朱厚?凶芩忝靼琢搜钌鞯囊馑迹?涯抗饪聪蛄苏沛诰春头押辍

    看到皇帝的目光又冰冷了一些,费宏苦笑一声:“陛下,用修言之有理。实情如何,南直隶虽不是一省、没有设都察司,应天总督和淮扬总督也都撤了,但毕竟还有应天巡抚和巡按、监察。庄稼毁了三成,那他们是不敢作假的。无论如何,征粮、赈灾,这两件事要办。查下去嘛……”

    朱厚?心?蛔魃??挚醋耪沛诰础

    “……陛下,新法自嘉靖元年从广东试行至今,算一算也有八年了。八年时间,自已再无什么新党旧党之分……”

    朱厚?兄沼诳?诹耍骸昂尾话鸦八得靼椎悖坎痪褪怯?弥杏形遥?抑杏心懔寺穑俊

    所有事,最终都会回到人上。当初的新法干将,走上了稳定的升迁通道。这么长的时间里,新的朋友、新的亲家、新的师徒,彼此有利益纠葛,你知道我的底细,我知道你的黑料。杨慎说纵然有人祸,查来查去也非查到当初的新法干将头上。真查出了点什么,要不要继续查下去?

    费宏几人默不作声,朱厚?性蚣绦?盗耍骸澳忝侨?龅W又兀?闭鳌⒏木?啤⒗┙ň┏恰⒅卫硭?肌⑼乒阈卵В?ΥΧ家??浮P路ǖ搅苏庖徊剑?忝嵌枷胛纫坏恪5?羌热幻髦?赡芤灿腥嘶觯?忝且踩衔?灰舜蠖?筛辏俊

    “自该查证!若有人祸,自该查办!”杨慎看了看陆炳,“臣只是认为,锦衣卫专办此案,会令地方百官惊骇。”

    费宏赶紧补充:“且让都察院先查证一番再说。”

    陆炳不由得看向了皇帝,心情有点紧张。

    虽然只是一桩小事,但这件事反倒成为了一个缩影。

    哪怕乖巧如费宏,也不愿因为这一桩小事,皇帝就亲自插手撇开都察院让锦衣卫去查,这会动摇国务殿和总理国务大臣的威信。

    朱厚?斜丈狭怂?郏?肓艘徽蟛潘档溃骸澳蔷透?忝侨?鲈碌氖奔洹!

    “臣等领旨……”

    “赋税国之根基,以往那些只扣在一些所谓刁民头上的抗税逃税帽子,谁该戴着,朕一清二楚!按嘉靖六年重造的黄册,实该收粮多少,朕也一清二楚。卿等说需要时间,朕还是一清二楚。从正德十六年开始,京城到地方,首官到胥吏,宗亲勋臣乡贤士绅,变化有多大,朕和朝野全都一清二楚!”

    四个一清二楚说出来,张孚敬只感觉千斤重担在肩头。

    他知道皇帝要说什么话。

    “变化这么大,不变的还是官绅勾结,想法设法偷逃赋役,换汤不换药!”朱厚?猩?坏溃?半薨鸦八翟谇巴贰1哒蚪?烤枨?咧冢?獠攀ち吮甭玻?酶沟刂钍∧茏?戆材?1被嘉淳??缃裾?歉魉酒渲啊⒏骶∑湟宓氖焙颉H羧跃捎心敲炊嗳怂枷氩欢苏??幌砥淅??痪∑湟澹?蘧徒趟?窍卤沧釉趺醋鋈耍

    ……

    离开御书房的三人心情沉重。

    哪怕过去最天真的杨慎,如今也不再是愣头青。

    哪怕堪称新法最强先锋的张孚敬,如今也不容易跟上皇帝的脚步。

    一直走到了奉天门外,张孚敬才叹了一口气:“陛下深明人理大道,焉能不知这是苛求?圣人何其少,这是陛下所说矫枉必须过正之理了。大明太大,官绅太

第355章、皇帝小题大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