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宣府立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此同时,至少两镇总兵的亲兵营、总督巡抚的标兵营,是可以采用更高规格来练军队的。总量加起来也只是数千,骑兵、鸳鸯阵兵、炮兵和枪兵、刀牌手配置好,他们也能成为宣大不容小觑的一支机动增援力量。

    “宣大此后必定连年遇敌,且战且练。”朱厚?衅诖?乜醋磐跏厝省⑻扑持??澳忝嵌际浅び诒?ㄨ郝灾?耍?笸?潜呋褂杏岽箝嗍ν蕉?恕T儆形涠ê睢⒂芰植??耍?蘧徒??笸懈陡?忝橇恕!

    傅铎终于醒转,对他及时赶到战场咬住鞑子断后的兵力、调派宣府北路诸军沿边墙堵截的功劳,朱厚?幸丫??讼吕炊运?鸸Ψ獠?

    至于这一战的首功,大家公论只怕要落到王守仁头上,尽管他在最后落汗沟之战时不曾赶到战场。

    整个最后的战局形成,是王守仁促成的。他不仅稳住了蓟州,还让朱麒听话地走来走去,先去了三屯营,又赶回宣府夺回了龙门所,最后更是冒着被皇帝责罚的危险让朱麒“违令”从龙门所前往镇安堡驰援。

    如果没有朱麒带着那么多人及时赶到,面对博迪死后那么多敌骑的疯狂反扑或突围,明军无法在落汗沟歼敌那么多。

    王守仁在宸濠之乱后,朱厚?兄赜昧怂??嫜钜磺宀卧す?摺K?切陆ú??谕跏厝视诤?庵?沂笔睾昧私?鞅阋蚬Χ?讼吕础

    这一次,王守仁将升侯,李全礼的襄城伯也将升侯、只是仍旧降等袭替,而朱麒与郭勋一样下一代不降等。

    次日,宣府城西,这一次宣府、大同、京营诸多立功将士代表,包括落汗沟一战中伤势较轻的人一清早就等候在了那里。

    包正川带了两队鸳鸯阵兵,激动地站在那。他们的战绩已经传到宣府,陌刀长戟和方盾,让他们成为人群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队。

    落汗沟之战中伤势较轻的那些将卒,有些烧伤还裹着布,有些头发胡须都缺了一些。

    严春生自然也在其列,身后不知多少人都在指着他细声议论着。

    李全礼身边,是李瑾刚九岁的儿子李源,披麻戴孝。

    郭勋、朱麒同样站于台下。

    在皇帝御驾已经抵达的通传声后,这处平坦的地方安静了下来。在东面,不知多少宣府当地的百姓出了城门,远远眺望着这边。

    朱厚?械巧狭肆偈钡哪咎ǎ?砗螅?渌?司僮糯竺魅?狡旌途?臁⒕僮爬铊?慕?欤?奖?蚓僮拍歉霾衅频牟┑洗篝詈蛊臁

    “祭礼!鸣炮百响,慰我大明捐躯将卒英灵!”

    唐顺之主持着礼仪,在北面,一字排开了十组虎蹲炮。

    他们百余步开外,是另一个空旷的场地,上面鞑虏首级堆积如山。

    “轰!”

    炮响声传到宣府城西,老百姓们慌张了一下,自有人在那维持秩序喊道:“不必慌张,此礼曰鸣炮,轰击鞑子首级,告慰将卒英灵!”

    连续不断的十组炮响后,那边的人又用铁锹等收拢了一下被炸开的头颅,随后便是一把火点了。

    望着那边的熊熊烈火,郭勋当先大喊道:“陛下万岁!大明万胜!”

    声震于野,数声之后才静下来。

    “默哀!肃立噤声一刻,追思同袍!”

    于是接下来只有北面火堆里的声音,北风带来难闻的气息。

    这一战,宣大三处主要战场,明军战死者总计一万四千有余,歼敌则只是总计不到八千。

    安静的一刻钟里,只有腊月里的北风吹拂着山林,还有一旁洋河水流淌的声音。

    “敬旗!敬大明国旗、军旗、捐躯大将将旗!”

    木台之上,大明三辰旗和军旗居中,左右是各路战死的、在之前有资格拥有自己旗帜的将旗。

    李瑾之子李源红着眼睛,看着那面旗。

    这面旗是新制的,不只是一个李字,现在多了赤城二字。他爹用命,给他换来了一个赤城伯的爵位。等他长大,就能袭封。

    李全礼抬手捏了捏他的肩膀:“你父亲是个好汉子!到京城后,我会代他抚养好你兄弟二人。”

    李源还有个弟弟,只有六岁,他留在大同。

    李全礼并不了解李瑾,可他忘不了李瑾最后被抬到他面前,说出最后一句话的样子。

    不巧的是,李全礼的亲祖父,第四代襄城伯,也叫李瑾。

    “圣谕!众将卒见驾,共聆圣训!”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将士平身!”

    朱厚?凶叩搅舜竺鞴?熘?埃?奖?簿僮拍谴篝睿?炊?搅饲胺降哪咎ㄏ隆

    低头看着那大纛,朱厚?谐聊?艘换幔?婧筇Ц吡艘恍┭凵瘢?聪蛱ㄏ陆?洹

    “七十八年前,鞑子在宣府擒走了英宗。今年,你们杀敌近万,阵斩北元大汗!朕感谢你们奋勇杀敌,扬我大明国威!”

    一个简单的对比,引来的是山呼海啸一般的“大明万胜”和“陛下万岁”。

    “这一仗,边镇将士,捐躯无算,胜得朕心痛!只是鞑子常常犯我疆土,虏我子民,毁我屋田,劫我财货。他们贪得无厌,只认得刀枪!北虏不绝,大明边疆永无宁日!”

    “仗还会有。杀了他们的大汗,他们会有新的大汗。下了雪,雪再化了,明年,他们还会来。不把他们打服,打得胆寒,还会有更多的将卒、百姓,因为北虏犯境而死!”

    “今年,朕御驾宣府,谈不上亲征,朕连边墙都没出,叫什么亲征?”朱厚?卸倭硕伲?缓蟾?笊?睾暗溃?半尴M?忝敲靼祝?忝窃角诱剑?甭苍骄醯么竺魅砣蹩善郏?呋加啦荒芫?≈沼幸蝗眨?薇囟ǖ闭嬗?萸渍鳎??沧痈献撸?啦桓医咏?掖竺鞅呓?

    “陛下威武!”

    这终究是在宣府的皇帝训谕将卒,他毕竟是在这样一场数千里边墙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来到了边镇。而且,这一仗打赢了,尽管赢得惨烈。

    “朕不希望大明将士在御敌中战死,故而,朕希望你们从今天起,万勿懈怠操练。”

    “朕不希望边军忧虑粮饷、家小,故而,朕会想法设法保你们无忧。”

    “朕不希望边军怯战,故而,功必赏,罪必罚,死必恤!”

    “今年,北元大汗被阵斩于大明。再有下次,朕盼你们是斩虏酋于域外!”朱厚?猩斐鍪郑?叭」?矗

    郭勋只见陆炳递了弓箭给皇帝,然后皇帝在台上张弓搭建,瞄向了不远处宣府城西新筑的一个石台。现在,石台还不高,上面钉了一块板子。板子上,雕了大明边墙,边墙之外有一处,刻字元。

    朱厚?姓殴?壹??患?涞搅四歉鲈?稚稀

    郭勋这才记起来,皇帝第一回上朝就跑步,他一直是个尚武的皇帝——尽管这石台与木台不远,这手箭术称不上多好。

    但这不妨碍将卒顿时喝彩,心情激动地看着皇帝:这是要做什么?

    “立此碑,将刻此战捐躯将士姓名。留此箭,待蒙元不再有汗庭之日除之。”朱厚?邪压?桓?寺奖??按竺髁凶媪凶凇⒁淮???课茨芫〕??被迹?针抟簧??匾源宋?荆?4竺鞅本嘲材??傩瞻簿永忠担

    嘉靖六年腊月十二,皇帝于宣府射矢为誓。

    但大明与蒙古争端的新阶段,这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

第344章、宣府立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