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3章、武将大比,文官京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仅靠归附,还不够。

    再像去年一样劫掠几次,打疼了汉人之后,再派人去表面上请个贡,才好谈条件。

    十九岁的俺答规划着他土默特部的未来。

    虽然如今这板升城规模还很小,仍以被掳掠来的汉人奴隶放牧为主。

    但会多起来的。

    听说南面的大明皇帝正在搞什么新法。向来这样搞,必定会有大乱子,前年不就有了一次叛乱吗?

    只要南面兵荒马乱起来了,汉人都会有不少往北逃。

    俺答继续筹划着今年是不是再添一把火。

    现在大青山南侧的一处草场上,两个蒙古人正纵马赶着一个半大孩子。

    这孩子衣衫褴褛,赤足奔跑着,身后时不时传来马鞭击打在空中打来的刺耳脆响。

    这马鞭现在还没挥到他身上,但如果他慢下来了,后背的鞭痕和血迹就说明了一切。

    “跑得比绵羊还慢,怎么替大汗赶好牲畜?不许停!”

    脚踩到了一粒石子,那孩子稍微慢了一点,又一鞭甩到了他背上。

    疼痛之外,还有恐惧,更多的是恨意,还有心底的倔强。

    他自小受继母虐待,去年逃离了家乡,却不幸被南侵的蒙古兵掳掠至此。

    到了这里,更是如同奴隶一般。

    现在,虚岁才十一的他只能咬牙忍着,熬过这些蒙古人想要“驯服”他的这最初阶段。

    终有一日,他马芳要逃回大明,杀尽这些蒙古鞑子!

    幼小的孩子在心里立誓,回头时眼里却不见愤恨,反倒很羡慕他们能熟练骑着马纵越的模样。

    “想骑马?自己驯去,哈哈哈哈……”得意的笑声回荡在草原,他又举起了鞭子,“?谜庋?牧浇叛蚋幔?蚕胙狈?ヂ恚俊

    ……

    武举乡试恩科在大明各省陆续筹办着,但进入到到五月这个时间点,首先是大明五品以上、正三品以下的武将大比。

    陆续进京的这些武将,构成也很复杂。

    难道皇帝是疯了?突然抽空各地的中坚防卫力量?

    不,各省只决出前三赴京。

    除各边镇外,这次各都司、各行都司的内部选拔,也是各省军制改革的一个前奏。选拔的结果,影响后面的任命。选拔过程中,也有人代行职权。

    首先是旨意和军令,圣旨令这些中层将官都要大比,谁要抗旨?

    其次,从军令最晚于三月初抵达各地,两三个月的选拔过程里,实在是一个将某些人暂时与其卫所麾下底层将卒分离的好机会。

    最后,等选拔结果尘埃落地,前三县爵、其余乡爵的安抚在,这天恩不要仍要做个土军阀,是何居心?

    虽然仍有曲折,但正如制科,这武将大比也不纯粹只是大比,都是改制的工具。

    新规矩渐渐清晰:以前内地卫所,是吃空饷、得军屯之利、以兵为奴仆。现在,五品以上将官都是乡爵起步,朝廷另行开了一份饷银。若仍旧抗拒着卫所军屯改向募兵的,那就是空饷军屯之利远大于这一份乡爵俸禄了,五府和兵部要好好查一查。

    从嘉靖四年开始就陆续派往各省、每个地方都只接受各省都指挥使调派的三千京营选锋压着阵,随时准备弹压。

    而与此同时,各省总督和布政使司在挖着他们生乱的“根基”。

    已经在进入农忙时节,天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铁农具。

    “宝金局奉圣旨,现在连军器都先停下了。”

    广东总督吴廷举人在佛山,他面前是佛山铁器行会的诸多商人。

    “本督不需你们停了铸锅,但你们已经见识了这五月来皇明记采买铁农具的数目,心里该当有数了吧?这铁课,户部和税课总司已经给了条陈下来。拥护陛下办实事的,按今年造办发卖铁农具斤数,来年春核算时可以退多少税钱,你们心里都有笔账。”

    吴廷举这一趟来,是想说动佛山民间铸铁商人再增更多新窑,铸造铁农具。

    铁锅生意虽然没停,但是朝廷掌握着采买大权,从当年广东采买的几本账册被魏彬献上之后,贡锅的好生意就一去不复返了。

    尤其是礼部所需的礼器锅,现在也因为祀孔规矩为代表的礼仪简化,需求量大大缩减。

    此消彼长,吴廷举相信他们看得清形势,何况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订单量作为凭证。

    “督台大人放心,我们必定回去好好安排。只是再增新窑,既需要添更多人手,这铁石、柴炭,如今缺口甚大,也在日渐涨价。还望督台大人体恤草民们辛苦,这采买价格是不是……”

    “本督在广东多年,当本督不懂吗?”吴廷举淡淡地瞥了瞥他们,“如今诸省有多少商人都是从广东市舶司所需中行商牟利?只要你们需要,自有人运来发卖。只需数月,就不再缺了。这价格,都是与你们议过的公道价。此举为陛下惠民实事,你们若用心办好,且不说本督推举你们一人为省乡贤;年底叙功上去,陛下龙颜大悦,一个封赏诰命下来,那是些许银钱买得来的?”:???

    说罢更是语重心长:“大明可并非只有我广东佛山铁业兴盛。如此良机,你们若错过了,将来这桩朝廷采买的大生意,可就落到别处了。这铁农具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如今发卖官田,百姓田更多,劲更足,这铁农具只会越用越多,总会有钝至不可用的。反倒是铁锅,一口得用上多少年?”

    广东的新法基础已经很不错,吴廷举再接手张孚敬留下的底子,只是不能对他们说将来可能还有经略南洋之时的大量前线军需。

    但不管怎么样,让这广东铁业有更大、更好的基础和规模,就将是吴廷举的一大功劳。

    在浙江,严嵩则陷入过数日的情绪低落,毕竟传旨之人语气虽委婉,严嵩还是听出了皇帝的一点敲打之意。

    什么来日方长?一步慢步步慢,再过两年,他可就五十了。

    任何事要建功,总需要时日来培养。

    等朝廷议定是不是在浙江重开市舶司,他严嵩就要到浙江满三年了。

    三年之间,难道就凭一个无过便有功,便想能回到京城,再坐回国策殿当中?

    可是陛下虽然敲打了他,但留京的管家却又来信说,陛下还亲自降下口谕勉励了自己那儿子,恩宠丝毫未减的模样。

    严嵩低落了数日之后,就去信徐阶与杨廷和。

    既然不能尽快在浙江重设市舶司这件事上建功,那就参与到杨廷和南下所肩负的长远大局里吧。

    南京城里,已经到了这里三个月的杨廷和还真像是来这里养老的,并不见有什么大的动作。

    除了府上客似云来,平日里也主要只是去去南京国子监关心一下文教,又或者督办一下皇帝在新春贺词里的实事,然后关心现在正忙的农事和武举乡试恩科。

    和其余诸省不同,南直隶、北直隶,在“省”这个层级似乎并没有改革衙署的需要。两直隶诸府州,都是六部直管。

    南直隶高层的唯一不同举动,却是武定侯郭勋也在奉旨募兵,要建南京振武营。

    先练兵,懂的都懂。

    难道经过前几年孟春等人的一轮查办,经过今年北京衙署改制的一轮铨选调任了南京不少高官入京,南京还不够服帖吗?

    六月初,北京吏部的意思也传到了南京吏部。

    今年,该京察了。

    六月里,京城武将大比,两京文官京察。

    (本章完)

第303章、武将大比,文官京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