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元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公非辅,乃摄也〔二十〕教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纻丝的坐蟒袍上投下细碎的银鳞。

    “元辅,叶天官到了。”负责夜间伺候的小宦官掀开棉帘,寒风卷着雪粒子灌进来,吹得炭炉火星四溅。高务实搁下笔,见叶向高正跺着脚解下狐裘,腰间玉带扣上还凝着未化的冰晶。

    “进卿(叶向高字,高务实是他老师,因此称字不称号)来得正好,”高务实指了指堆在墙角的木箱,“工匠学堂新制的教具样板刚从京华送来,你看这——”他掀开箱盖,露出一套精致的木质算盘模型,“顺天府学的廪生试过,用这算盘教开方术,三日便能入门。”

    叶向高老老实实按照师生之礼拜见之后,凑近细看,见算盘底部还刻着“京华泰昌甲辰年制”的款识:“师相是想将这等教具分发各府?”

    “自然。”高务实又取出一轴画卷,展开竟是江南水田的等高线图,“应天府学的试验田,我让工匠学堂的学生用经纬仪测了地形,按算学中的‘梯田法规划,比传统水田增产一至两成。那些吵着‘奇技淫巧的士绅,看过实测数据后,已有人递帖子到我府中求购测绘图法。”

    叶向高抚着图上细密的等高线,忽然瞥见图角盖着“钦差巡抚应天”的红泥大印:“师相动作好快,想必已与地方官通气了?”

    “通气不如通利。”高务实轻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沓契约,“松江府的棉商顾某,去年改用京华的轧花机,比往年多赚了三千两,因此主动捐出百亩良田作为学田,条件是府学要开‘格物课,教匠人改良织机。”

    他说到此处,敲了敲契约上的朱砂批文,“我批了‘准其子弟优先入实用科,顾某于是在半个月前亲自送了二十架新织机到应天府学。”

    叶向高忍不住笑出声:“师相这是拿商利作诱饵,引士绅入彀?”

    “非诱饵,是共赢。”高务实又翻开一本牛皮封面的账册,“去年两淮盐商用算学重新核计盐引,并改良各环节用度,结果平白多出三万引的收入。他们尝到了甜头,已串联本地籍贯之官员联名上书,求在扬州府学设‘商算斋。”

    他呵呵一笑,指了指账册上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我让工匠学堂的算学教习紧赶慢赶地编了《盐业相关算法小计》,每售出一本,便捐十文给学宫买教具。”

    说到此处,高务实忽然压低声音:“最紧要的是师资。工匠学堂今年结业的学生里,有个叫孙承望的高阳学生,听说乃是新科榜眼孙承宗之旁族,此生竟能将《九章算术》与火器弹道结合,算出不同仰角的弹着点,颇有几分天赋。

    我打算让他去顺天府学任教,兼管当地武学的火器教习——那些南兵将门子弟,听说能学‘打炮算准头,比起背《论语》来,至少起劲十倍。”

    叶向高注意到案头还放着一摞卷宗,最上面的《顺天武学改革条陈》,落款处还盖着兵部大印:“师相连武学都要改?”

    “武学也是关键。”高务实抽出其中一页,上面画着新式火铳的分解图,“李如松上报说他麾下精锐,上个月因不懂弹道学,在雪地里演练‘步炮结合时误判射程,平白折了五骑。

    因此我让军事学院的格物课教‘火器诸元计算,那些带兵的将领,比谁都怕自己的家丁不如别人精,自然会催着子弟学好算学。”

    他忽然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紫禁城的琉璃瓦顶:“进卿,你可知为何先在江南和畿辅试点?江南的士绅重利,北地将门重权,只要这两处的学宫开了先河,其他地方的阻力便会减半。就像当年在辽东和天津卫试种番薯,一开始百姓以为是‘番邦毒物,后来看见卫所军户吃了能抗灾,如今各省各府都在求购薯种。”

    叶向高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文渊阁外正有一队净军举着火把经过,甲胄上的反光在雪地上划出一道道金线:“可大宗伯郭正域依然上了弹章,说新增科目是‘以术破道。”

    “所以要借圣人之言。”高务实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周礼》,翻到《地官?大司徒》篇,“‘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这不是农学?‘以土圭之法测土深,这不是算学?我让翰林院的老学究们注释新科目的时候,每章都引《周礼》、《考工记》的句子,他们总不好说周公制礼便是奇技淫巧吧?”

    那肯定不敢,毕竟孔圣人最崇周礼,否认周礼岂不是否认孔圣?这对儒生来说简直百死难赎了。

    他又拿起一本名为《农政全书》的初稿,书页间夹着一片稻叶:“新科状元徐光启说,他前两年就在上海试种占城稻,用格物之法改良灌溉,亩产比福建老家多出五斗。我打算等他庶吉士散馆之后,便立刻派他去应天府学开讲‘农田水利,那些说‘君子不器的士大夫,总不能说徐状元的稻穗不合圣人之道吧?”

    “师相好手段!”叶向高哈哈一笑,忽然注意到墙角立着个一人高的浑天仪模型,铜铸的星官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师相连天文算学都要教?”

第15章 公非辅,乃摄也〔二十〕教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