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唐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27章 五年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为朝廷培养更多的人才。

    这一点,我也希望纳入到各地官员的政绩考核当中。

    最后就是开拓边市,明确各种税赋的问题。我希望民部、兵部,以及鸿胪寺,随后五年可以跟我大唐接壤的各个藩属国商议,开通边市,交流货物,同时明确边市上的税收,以及各种货物的进出。

    这样不仅能增添我大唐的税赋,也能缓解一下边患,同时也能让我大唐了解清楚跟我大唐接壤的各个藩属。

    至于明确各种税赋,也是因为我大唐近些年来扩张过快,一些新收复的地方仍旧执行的是前隋的旧例,以及各种反王们制定的各种苛捐杂税。

    所以我们必须明确的将这些苛捐杂税摒弃,明确的告诉百姓们到底什么税需要交,什么税不需要交。什么才是交给我大唐的税赋,什么是心怀叵测之人,以及恶人们私自加的苛捐杂税。?

    然后将一些趁着战乱时期在百姓们身上敲骨吸髓,以及在我大唐已经一统了天下以后,还瞒着百姓们,在百姓们身上收取各种苛捐杂税的恶绅恶吏,一并清除。

    这些就是我希望我大唐在以后五年内能完成的国策。

    诸卿觉得可不可行,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又有什么要增减的?”

    李元吉并没有强行要求百官们一定要按照他定的这些策略执行,反而给了百官们商量的机会。

    但五年计划是必须执行的。

    哪怕是在这期间只完成一项,或者两项。

    无论古今,在执政方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人亡政熄。?

    所以要想好的政令能推行下去,就必须一步一步的去达成,用短期的目标去实现长期的目标。

    五年,不长也不短,很适合去推行一些短期的目标。

    只要养成了习惯,下一个五年,下下一个五年。

    在人亡之前,纵使不能完成所有的目标,或者心里的长期目标,也能让一些政令存留下来,让江山社稷往好的一面发展。

    李元吉现在,就是在给大唐养成这种习惯。

    只要大唐养成了这种习惯,并且从由他提出政策,百官们去施行政策,变成由百官们提出政策,再去完成政策。

    那么即便是坐在龙椅上的人什么也不做,大唐依然会变得更强大。?

    而且真的发展成了由百官们提出政策,并且去完成政策的时候,那么龙椅上坐的是谁,也就不重要了。

    到时候皇室内部如何变动,对朝野上下的局势影响都不会太大。

    百官们听完李元吉一席话,一个个是目瞪口呆。

    他们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也是第一次听到一个掌权者要他们五年之内达成那些目标。

    这些目标当中潜藏着多少利益,会让谁得利,又会让谁失利,对他们有没有好处,对他们背后的豪门大户有没有好处,他们都得好好的分析,好好的考虑才行。

    这不是他们一时半刻能决定的。

    所以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怎么,诸卿没有异议?”

    李元吉见百官们不说话,盯着百官们询问。

    萧?在迟疑了一会儿后,拱手道:“殿下,此事繁杂,臣等还需要好好的思量,好好的商议一番后,才能判断是否可行。”

    其他官员们听到这话,齐齐点头道:“对对对,萧公言之有理,臣等还需要时间好好商议。”

    李元吉也没有强人所难,点着头道:“那我就给诸卿三天时间,三天后诸卿给我答复。”

    百官们齐齐松了一口气,躬身应允道:“诺!”

    李元吉缓缓起身,收起了衣袖,淡淡的宣了一声,“退朝吧。”?

    说完以后,便率先离开了太极殿。

    百官们在李元吉离开以后,嘈杂的议论了起来。

    有议论其中的利弊的,有想从众牟利的,还有在分析里面有什么对他们背后的世家大户有害的。

    总而言之,百官们想在三天之内,将李元吉提出的这些问题全部吃透。

    “裴公、萧?、叔达,一起到中书省去坐坐如何?”

    李纲觉得自己大概是人老了,有点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了,所以邀请裴矩、萧?、陈叔达一起到中书省参详。

    裴矩、萧?、陈叔达三个人也吃不透李元吉的想法,也需要跟人参详,所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几个人结伴赶往了中书省。

    李神通瞧着眼热,也想找几个人参详一下,只是他一回头,史万宝、苏定方、罗士信、谢叔方、侯君集等人头也不回的走了。

    李神通奈何不了史万宝等人,只能冲自己的女婿下手。

    “叔方,你留下,陪我走走。”

    .

    〔请不要转码阅读(类似百度)会丢失内容〕

    .

第0727章 五年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