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805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一九章 新的局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格伦维尔与内阁和海军方面的人,就海军条约谈判的细节不断地确认和讨论。

    在官邸一直忙活到了晚上九点多,才不得不解散了会议。

    精疲力尽的格伦维尔,随便吃了点东西就直接睡觉了。

    第二天清晨,格伦维尔醒来之后,拖着仍然有些疲惫的身体去吃了早饭。

    早餐之后再次来到办公区,格伦维尔颇为颓废的坐在椅子上,拿起了今天的报纸。

    然后一个硕大的标题直接刺入了格伦维尔的眼睛。

    《马尔萨斯的理论得到了大明学者的认可》。

    格伦维尔顿时就觉得头大如斗。

    格伦维尔知道马尔萨斯,也大概知道马尔萨斯的那套理论。

    总体上说,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增长速度,肯定是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

    所以在相对确定的区域内,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社会灾难。

    饥荒或者战争,以消耗过量的人口,让社会重新趋于稳定。

    但是格伦维尔以前并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战争和饥荒之后趋于稳定?

    欧罗巴大陆就没有稳定过。

    神州那边,也许有两三百年一次的周期性的朝代更迭战争。

    欧罗巴这边就是随时都在发生持续性的战争。

    所以如果有人口曲线的话,神州那边应该会每过两三百年,就会出现一次大的跌幅。

    欧罗巴的人口曲线可能整体上趋于平稳。

    这不是因为欧罗巴的局势稳定,而是因为欧罗巴根本就没稳定过。

    人口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下。

    单纯看数据好像是稳定的而已。

    再加上,在世界大战之前,泰西各国和大明都是处于扩张状态。

    主要是殷洲和墨洲方面,都有大量的土地等待开发。

    生存空间是在持续不断地增长的。

    所以包括格伦维尔在内,很多泰西人都认为,马尔萨斯的理论没有什么意义。

    最起码当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格伦维尔没有没想到它现在竟然却得到了大明学者的认可。

    这就很离谱。

    格伦维尔耐着性子看了一下文章的内容。

    发现是跟随牛鉴的使团来到伦敦的大明学者,在拜访寄居伦敦的大明工匠和学者的时候,遇到了这个马尔萨斯。

    双方进行了一些学术上的讨论。

    大明的学者表达了对马尔萨斯理论的认可。

    文章中说,大明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表示了对世界未来局势的担忧。

    目前全世界的土地都已经被探索分配完毕了。

    所有国家都已经没有办法对外扩张了,所有国家的领土也就是生存空间都确定了。

    全世界也进入了空前大规模的和平发展状态。

    这种和平发展持续足够的时间之后,世界很可能会出现马尔萨斯预料的情况。

    大规模的战争可能会因为人口过剩,资源开始相对匮乏而再次爆发。

    相对而言,泰西方面的情况比大明更加恶劣。

    大明目前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土地,其中包括大部分最适合耕种的土地。

    泰西各国的总人口与大明相差不大,却只拥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除了露西亚之外都没有特别适合耕种的土地。

    所以泰西各国可能会比大明更早一步遭遇那些情况。

    最后,参加这次讨论的学者们一致认为,世界各国应该就有意识的控制人口增长,避免或者推迟这种情况的到来。

    格伦维尔看完之后头更大了。

    因为格伦维尔忽然觉得,马尔萨斯说的那些情况,真的可能会出现了。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世界瓜分完毕了。

    而且数量相差不大的泰西人相对大明人而言分到的土地少了一半。

    格伦维尔其实知道,新大陆的普通移民工人的生活,过的其实比欧洲的工人要好。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新大陆人少资源多。

    所以相对新大陆而言,现在的欧罗巴本土其实已经有些拥挤了。

    关键是,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整个欧罗巴的人口也出现了报复式的增长。

    虽然幅度不如实际上胜利的大明那么大,但却仍然颇为可观。

    这个情况持续下去,马尔萨斯预料的情况,可能在自己这一代人就会出现。

    格伦维尔的表情已经愁苦到了极点。

    “这个首相真的太难当了,绝对不能担任正式的首相了,下次的选举就不参加了吧。”

    “这帮所谓的学者讨论的事情,不在我的任期内爆发就行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把夏洛特殿下的事情办下来,然后是海军条约。”

    “希望这些学者……不要把事情搞大,希望内阁的贤能们,不要被这种报纸影响……”

    格伦维尔正这么念叨着,办公室门外响起了吵闹的人声。

    然后内阁的公务员和几个大臣拥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格伦维尔皱着眉头看向自己的内阁秘书大声问:

    “发生什么?这位是什么人?”

    内阁秘书一脸无奈的说:

    “这是马尔萨斯先生,他要向首相阁下呈递伦敦学者的请愿书,希望首相阁下能够承担起控制英国人口无限制增长,维持英国未来的长久和平稳定的责任……”

    格伦维尔一脸绝望的靠在了椅子上。

    …………

    法国王储夏尔回到巴黎之后,马上召集了自己内阁的主要成员开会。

    夏尔的秘书向大臣们说明了在这次在伦敦确定下来的事情。

    然后夏尔就直接说明了自己关于条约的想法:

    “以法兰西目前的情况,我们不需要更多更大的舰队,去与大明这种目标争锋。

    “而在欧洲各国之间的海军造舰竞赛,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以,我们在海军条约谈判上的目标应该是这样的。

    “在保持各国舰队规模均衡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压低海军舰艇总吨位和数量。

    “主力舰总吨位不应该超过十六万吨,单舰满载排水量不应该超过四万吨。

    “主力巡洋舰,包括装甲巡洋舰以及航空母舰,单舰吨位不应该超过一万六千吨。

    “次级巡洋舰,也就是传统护卫型火炮巡洋舰,单舰吨位不应该超过六千吨。

    “驱逐舰单舰吨位不应该超过两千吨。

    “大家对这个目标有没有想法和问题?有的话马上提出来讨论……”

    夏尔目前在法国是接近独裁君主的状态,可能在路易十四之后,法国都没有出现过这么强势的君主了。

    现在这种类型的会议,他的内阁大臣们这两年都已经习惯了。

    说是讨论会议,其实基本没有多少敞开讨论的余地,都是夏尔说明了自己的设想,让大臣们提供补充意见。

    这次夏尔说完之后,大臣们马上开始考虑和分析。

    很可能会负责这次谈判的塔列朗最先开口了:

    “殿下,我们是否要借助这次的海军条约,在谈判的时候尝试推动泰西各国的合作?

    “比如造舰技术和航空技术上的,以及经济贸易往来方面的合作方向…

第四一九章 新的局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