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805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一九章 播利瓦和孙马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人当时直接投降,都可以封为大明商国伯爵,迁到东部的城市安享晚年。

    但是播孙二人的心里预期比这高很多。

    他们都想要成为埃及、波斯那样的独立藩属国地位,本人想直接成为大明的国公。

    他们看不上下属藩国的伯爵爵位,所以就派人来讨价还价。

    但是大明不给他们讨价还价的机会,于是持续三年的剿匪战争开始了。

    大明的剿匪部队有两大部分,归化殷人仆从兵,新天府皇庄部队。

    两种部队都是现代农民兵,出身都是新天府各级农庄。

    他们的武器装备、战术能力、战斗意志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都是一流的。

    而播孙两人的部队在性质上仍然属于封建军队。

    历史上的南殷洲解放运动,主要领导者和参与者,都是当地的土生白人农场主。

    这些农场主的真正目的就是想要分家单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多搞点地。

    这个过程跟普通百姓是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这个过程没有触动当地的生产关系。

    独立之后,仍然是庄园主掌控生产资料,保持种植园为主的经济模式。

    只是这部分庄园地主跟原本的宗主国贵族们分家了。

    本质上是庄园主群体内部的利益纷争。

    现在这个世界的孙马丁等人的行为,跟原本历史上又有了区别。

    他们现在更加接近于神州模式的造反。

    目的更加的简单而纯粹,就是要自己当国王,自己当真正的高级贵族。

    他们虽然学习神州的制度,但却做的非常的不彻底。

    泰西各国原有朝廷都学不彻底,更不用说他们这些殖民地庄园主了。

    他们的目的就是自己当贵族,怎么可能把土地均分给农民?

    他们本能的继续使用传统的封建庄园制度,驱使当时的百姓作为农奴使用。

    这样的组织形式,如果排除了武器因素,就算是面对神州王朝初期的正规军,他们也是占不到什么优势的。

    面对现在的新天府皇庄部队,那就有点被打懵了的感觉了。

    在过去的两年多里面,大明的剿匪部队节节胜利。

    播孙二人为首的造反诸侯不断的失地。

    到安康三年的五月份,播孙二人之外的所有诸侯,都已经尽数被剿灭或者投降。

    播孙二人也已经围困在了巢穴所在的狭窄区域。

    孙马丁回到了孙马丁城。

    这片山脉、丛林、沼泽中的土地,只有东部的高原台地较容易通过。

    孙马丁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堑壕防线。

    播利瓦的部队收缩到了麦德林和周围两个台地的范围。

    同样修筑了大量的堑壕防线。

    新天府的官员说着“两贼”已经山穷水尽是不错,但是授首之日不远也不算是大话。

    但是最后这两仗却肯定也不怎么好打。

    特别是播利瓦,整个巢穴周围都是山脉,根本就没有正常的道路。

    重型武器很难运进去,就算是用仆从兵去冲,朱靖垣都有点不舍得。

    朱靖垣心中考虑着前方的情况,去找了当地的向西地图来。

    拿着尺子在地图上比划了几下。

    “这两人的巢穴,范围都只剩下一万平方公里左右了,两百公里外就有足够的平地。

    “反正两人现在已经跑不掉了,不如作靶子练练战略轰炸的组织吧。

    “孙马丁城距离大明控制的海港城市一千两百多公里,运输机能够抵达战场周围了,不够也可以找个合适地方中转加油。

    “播利瓦城(麦德林)距离海港更是只有两三百公里,用航母都能直接发动进攻了。”

    朱靖垣仔细考虑了各种情况,然后去写了两封电报命令。

    命令前线剿匪部队,不需要急于占领这两块地区了,暂时封住他们的出路就行。

    同时在双方巢穴周围寻找合适地区,建设简易的大规模的前线作战机场。

    用运输机向前线机场输送炸药,再用轰炸机攻击对方的重要设施。

    首先是军事生产设施,然后是生产和生活资料,最后是人口。

    “我不信你们能在这个时代修建足够的防空洞……”

    飞机的工作效率跟飞艇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的飞艇,只能算是恐吓性的威慑力量。

    飞艇本身制作困难,飞行速度也非常缓慢,难以持续密集的实施空中攻击。

    在这种背景下的正规国家朝廷都未必会修建专门的防空设施。

    更不用说播孙这种军阀反王级别的组织了……

    这种时候,用能够实施持续轰炸的飞机上战场,那应该可以算是真正的降维打击了。

    飞机的灵活性和出动效率跟飞艇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殷洲剿匪战场,本来就是朱靖垣规划的空地装甲协同打击战略的试验场。

    本来就有大量的飞机被调运到了新天府的各个战场。

    现在只要暂时停止进攻,将更多的飞机集中起来使用,就能形成战略轰炸效果了。

    “两位殷洲解放者,能成为史上最早的战略轰炸的体验者,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在这个准备轰炸的时间,也可以再进行一次劝降谈判,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

    参考奥希金斯和其他高级白鬼流寇头目的待遇,净身出户投降换活命机会。

    播利瓦和孙马丁两个头目,可以送去东夷国当普通人,手下的士兵和百姓送去修运河。

    运河工程需要工人,近乎无限的劳工。

    当地已经有八万大明移民了,全部动员起来当工头,再加上新天府被北殷洲各国的支援的工匠和工头,应该能管理一百万以上的劳工的。

    如果不在乎伤亡,可能真的能只需要五六年时间,就能把运河挖通。

    前线的剿匪部队收到朱靖垣的命令,是稍微有那么点迟疑的。

    大食亲王殿下的战法合适尝试,之前的战术已经被验证过非常有效了。

    现在这个战略轰炸,应该是为了避免伤亡,用燃油和弹药换对方军心崩溃。

    跟炮兵持续轰击的效果应该差不多,只是现在炮兵上不去,所以换成飞机来试试?

    但是在准备期间劝降的话,播孙二人真的投降了怎么办?

第三一九章 播利瓦和孙马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