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北魏末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安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至于童谣都是谁所编,又是哪些人在故意散播。

    首先排除高澄与听望司,他们从不干这种背地里的事情。

    高澄第二次整顿官场风气,宋游道这条恶犬确实比杜弼那位温润君子好使唤。

    而幕府新成员,参大将军军事王峻早早被打发去了玉璧,高澄让他追随窦泰、斛律金,参谋左右,袭扰关西,踩踏禾苗。

    小高王这人也算坏事干尽,但他也不怕自己在关西名声差,将来随便施点小恩小惠,他们不还是要给自己歌功颂德。

    至于王?,高澄也没留在身边,送去了潼关跟随可朱浑元叩关。

    而新任大将军府司马封子绘也早已经就职,渤海太守另有人递补,高澄按照惯例,将听望司暂时交由封子绘主持。

    他也成为继孙搴、陈元康、赵彦深、王士良、张亮之后第六名听望司主官。

    这一情报机构官员更迭,要说频繁,八年换了六任主事,但其余几人相加也不如赵彦深一人的任职时长。

    说到底前两任孙搴、陈元康都是因高欢索要,才离开高澄幕府,卸去这一职位。

    赵彦深任职期间,高澄幕府新组不久,一切没走上正轨,权势未稳、羽翼未丰之下,高澄能够信重的人不多。

    到如今,幕府人才济济,虽然听望司主事,无兵无权,难有威胁,但高澄还是有意在更换其主事之人,不使除他以外,任何人在这一情报机构留下太多印记。

    他对权力的分配向来谨慎。

    就比如宁愿让听望司再与宋游道沟通情报,但始终没有直接赋予听望司刑狱之权。

    如今高澄幕府配置不同以往,因张师齐递补升任长史,政务基本也由长史转递至主薄,由主薄邢邵处置。

    让张师齐这么优秀的史学家去操劳政务显然屈才了。

    比如在张师齐记载的史料中,大魏忠良高欢为了消耗西魏实力,决定毁坏田亩庄稼。

    另一位大忠臣高澄不忍见百姓辛苦被白白糟蹋,认为长痛不如短痛,请求高欢让他领军西征,一举荡平关西,却不被允许。

    张师齐这样描写道:

    ‘王不许,斥曰:竖子何知!

    ‘拂袖而走。

    ‘大将军澄长叹曰:西逆谋乱,关中百姓何辜!

    也算是将东魏毁坏西魏田亩行为的前因后果,如实告知后人。

    可不关小高王的事哦!

    都是贺六浑自作主张,高澄劝了,劝不动呀!

    时间进入三月,关西在东魏的袭扰下艰难度日,而关东各地却在因一件酝酿已久的事情而忙碌。

    哪怕是宋游道的官场整风,在这一时间也缓了下来。

    太昌七年(538年)三月,第一次科举,第一场县试即将拉开帷幕。

    事前预想得再完备,也要看科举制的实际运行,高澄更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一次县试的准备之中。

    之前夸下海口,连续三天1万2,今天算是第一次做到了,其实算是凌晨两点那章今天应该是1万4。

    嗯,欠了8000字慢慢还吧。

    明天开始应该就是每天80009000字了,今天凌晨可能没有了,打算把作息调整一下,明天下午开始更。

    (本章完)

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安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