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也许几十年,也许百年都不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标有点懵,一时间并未反应过来。

    朱标如此,朱?镜热俗匀灰彩且煌肺硭??簧趿私狻

    甚至就连门外的老朱,也是皱眉细细思索了起来:“此事,当真可以?”

    只有两个人的眼神,和他们不一样。

    那就是刘伯温和朱??

    因为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可以用数学来解释。

    恰巧刘伯温和朱??氖?В?急冉虾谩

    “自然是可以的,陛下,苏先生这里说的是……”

    刘伯温正要和朱元璋解释一下,书房内苏?的声音已然响起。

    “吴王,看来你有想法了,可以和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苏?朝着朱??Φ溃???乔宄旱哪抗庵?校?⒚挥幸苫蟆

    朱??鹕硭档溃骸捌涫蹈龆一槐嚷示褪且淮渭虻サ氖??婊唬?热缭?镜亩一槐嚷适?金换十钱纸币,需要缩减市面上纸币的数量时,只需要将提高十钱纸币兑换金的数量,比如一点一金换十钱纸币,如此一来,市面上的持有纸币的不少百姓都会将纸币兑换为金银了,这样一来,金银的数量和纸币数量看似没变,但只要朝廷缩减纸币的放出,市场上纸币数量自然会减少。”

    “反过来的道理也是差不多的,主要就是对应关系的变化。”

    说完朱??阕?讼吕矗?谒?此担?饩褪羌虻サ氖??侍狻

    国计民生的事情,他虽然早熟,但也没有想那么多。

    “有道理,五弟聪慧!”

    朱?居质堑谝桓隹?诘模?庵质焙颍?涝渡俨涣饲赝酢

    朱棣说道:“可若是如此的话,那与我所言的强制又有何区别呢?这样也不也是消耗朝廷的信誉吗?毕竟金银和纸币的兑换比率这东西,不能随意改变吧?”

    “要是真想变就变,那百姓又如何能够信任朝廷呢?”

    朱??点头道:“不错,如此一来,怕是朝廷的信誉会下降许多。”

    朱??×艘⊥返溃骸罢馕揖筒磺宄?耍?抑皇前凑账帐λ?宰龀龅慕峁?!

    朱?玖⒖痰溃骸岸园。≌馇?鹪谀睦铮克障壬?!

    朱标还在沉思,门外的老朱眉头皱的更紧了:“苏?这小子,肯定还有后话,怎么老磨磨唧唧的!”

    刘伯温笑道:“陛下,耐心听着便是,苏先生定有妙计。”

    “吴王所说的是核心的办法,但实际的操作,却是需要一些伪装,或者说是变化的。”

    苏?淡淡道:“通俗点说,金银和纸币的兑换比率调整就是改变市场纸币所有量,操作时,直接改变定然会引起百姓的不满或者是不信任。”

    “但如果是在其中增加一个媒介呢?用一种限量的金融产品,来充当金银和纸币兑换的中间物,用纸币购买了这些金融产品,然后再用金融产品兑换成金银。”

    “这其中释放的量,还有时间的限制,都可以用金融产品来约束,哪怕是百姓不信任,那也可以由朝廷来操作,毕竟,无论是纸币还是金银,最大的持有者,肯定都是朝廷!”

    苏?再度提出了一个概念,金融产品。

    虽然对于苏?市场提出这样的新词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但‘金融产品这个词,他们一时间还真不好通过字面意思理解。

    “苏先生,这金融产品是什么?”

    朱?疽苫蟮溃骸笆鞘裁炊?髀穑克障壬?辗⒚鞯模坑惺裁从茫俊

    “既然是产品,那应该是某种物品,金融一词有些晦涩,但与金有关,或许是某种金器。”

    朱??尝试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棣一脸不解,连说什么都不知道。

    朱??褡磐吩谥缴闲葱椿???孟袷且?鍪裁础

    朱标亦是努力的在脑海里搜寻苏?曾经和他讲过的所有课程,想要找到有关金融产品的线索。

    “伯温,你可听过什么金融产品?”

    朱元璋朝着一旁的刘伯温问道。

    刘伯温摇头道:“回陛下,老臣不知,今日若不是苏先生提及,怕是老臣以后也不可能听过。”

    朱元璋有些诧异道:“苏?这家伙,倒是总能搞出些从未听闻过的玩意。”

    刘伯温说道:“陛下,苏先生乃是天人,能生而知之,这种事,寻常罢了。”

    “天人天人,朕耳朵听的都起茧子了。”

    朱元璋摆摆手,似乎并不在意,但心里却又莫名的想起了奉天殿和苏?的对话。

    苏?真是天人?

    书房内,苏?看着埋头苦思的众人道:“别想的太复杂,金融产品只是一个称呼,它可以有实物也可以没有,就好像纸币的购买来自于朝廷的权威,金融产品也可以是个概念,那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的产物,你们现在只需要知道金融产品可以作为媒介调节经济,具体如何操作,又或者该怎么做,一切都为时尚早。”

    这课程讲到了现在的地步,苏?也觉得说的太多了。

    不,应该是涉及到了现代金融的一些理念了,虽然苏?讲的不算复杂,但和他之前真正学过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甚至说是错误的。

    只不过是考虑自己的学生们,没有什么基础,只能用一些浅显的例子来讲解。

    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远比他所讲述的要复杂的多。

    但没办法,就好像没法直接用大学的数学定理去给初中生讲数学题一样。

    有些东西,哪怕知道是错的,也只能就着错的说。

    大明现在的教育水平就这样,苏?也只能暂且先这么讲了。

    “苏师,大明的经济发展到什么的地步时,才能理解您今日所言呢?”

    朱标朝着苏?认真的询问道。

    苏?一下子愣住,简单思索了一下道:“这我也说不好,也许几十年内就有机会,也许百年的时间都不够,这未来大明的发展,谁知道呢。”

    若是按照苏?所了解的历史,大明灭亡了怕是都不行。

    不过现在的话,或许会有这么一丢丢的机会。

    自己这只‘蝴蝶轻轻的扇动了翅膀,到底会给大明这个庞然大物造成何种的影响,苏?压根就不知道。

    但这样的影响,定然已经开始,一切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了。

    (本章完)

第三百三十八章 也许几十年,也许百年都不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