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元璋的狗头军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我把先进剿匪经验带到明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朱元璋不知道的是。

    相比被匪患搞得有些焦头烂额的汤和、徐达。

    李淳风在更加偏险的滇地。

    之所以还能提前平定匪患,这么早就凯旋归来。

    就是因为李淳风采取了相对宽大的剿匪政策。

    而朱元璋。

    不仅因为古人的局限。

    更是一向严刑峻法的倡导者。

    所以。

    面对不能理解的朱元璋。

    李淳风当然必须好好解释。

    “大哥。”

    “你可别误会。”

    “我的这个宽大处理。”

    “可不是之前元庭招安我们的那一种无可奈何。”

    “对于那些匪首,和那些无恶不作的贼匪。”

    “当然要从严从重处理。”

    “但是。”

    “你要知道。”

    “土匪土匪,之所以难以对付,就是因为那个‘土字,而不是那个‘匪字。”

    “如果仅仅是悍匪,我们连元庭的正规军都灭了,还能灭不了这些悍匪?”

    “这些土匪之所以难以消灭。”

    “就是因为他们不仅熟悉当地的地形,十分的狡猾。”

    “而且。”

    “在远离京城的偏险地方,因为朝廷对地方基层的失控,以及地方百姓生活的困苦。”

    “这才是土匪能够匿藏,和匪源不断的根本原因。”

    “如果好好种地,那连饭都吃不饱,还要被这些土匪抢掠、打击报复。”

    “为了吃香喝辣,当然会有大量的百姓也跑上山当土匪。”

    “并且。”

    “土匪的多少。”

    “那不是由我们的刀兵和枪炮来决定的。”

    “而是由当地还有多少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还受人欺负来决定的。”

    “所以。”

    “除了重点围剿一些规模较大的贼匪集团外。”

    “要想彻底消灭土匪。”

    “还必须给安分守己的百姓分田地,驻剿结合,保护好当地百姓的安全。”

    “让他们吃饱穿暖。”

    “这样,源源不断的匪源,那才会越拉越少。”

    “也是这样,在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后。”

    “再发动群众,尤其是那些土匪的家人亲戚,让他们去劝降。”

    “这才能对那些没杀过人,没有犯下过奸淫的暴行,只是不想被欺负的贼匪进行劝返。”

    “并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只要他们在家人的劝说下主动下山自首。”

    “并在之后对贼匪的围山战中好好表现,充当我们围山的暗哨与向导。”

    “那才会给予他们宽大处理。”

    “大哥。”

    “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是因为实在剿不过来,所以要给他们封官进爵,向那些土匪妥协的。”

    “你可别误会了。”

    果然。

    听完李淳风对付贼匪的方法。

    朱元璋若有所思。

    尤其是那一句“土匪的多少,并不是由他们的刀兵和枪炮来决定的,而是由当地还有多少吃不饱、穿不暖、还受欺负的百姓来决定的”

    这一句话。

    更是让朱元璋深以为然。

    想当年。

    说真的。

    在元末乱世之中。

    若他朱元璋真能吃上一口饱饭,能有一块地种。

    那他朱元璋,都绝对不会加入红巾军!

    绝对不会干造反的事!

    并且。

    相比汤和、徐达。

    如今李淳风这萝卜大棒两手抓,直接消灭匪源,并且发动群众来帮忙围山的做法。

    的确高明多了。

    更重要的是。

    李淳风这套方法。

    是可以推广到尚未完全稳定的其他的偏险地方的!

    要知道。

    之前那福建、两广、川蜀的割据势力。

    之所以没完全被消灭。

    并不是因为真的有多强大。

    而就是像这滇地的土匪一样。

    明军去扫荡的时候。

    那就躲起来,躲进山里。

    等明军主力一走,那就又下山。

    又开始作威作福。

    秋后算账。

    打击报复之前帮助过明军和归顺大明的百姓。

    可如

第122章 我把先进剿匪经验带到明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