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集:成果完善优化工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震动台的指示灯由绿转红,第73次循环的波形图在屏幕上轻轻一抖。小李凑近看,发现荧光丝在那一帧微微颤了一下,像被风吹动的发丝。
nbsp刘好仃把录像暂停,手指点在屏幕上:“不是掉了,是动了。肉眼看不出,可它心里记着呢。”
nbsp他转身拉开抽屉,取出三张空白卡片,分别写上“荧光丝位移”“强光识别波动”“低温开裂下降”。钉在白板左侧,紧挨着刚更新的“三轮迭代优化表”。
nbsp“从今天起,问题不许过夜。谁牵头,谁闭环。”他说。
nbsp小李接过荧光丝那张,笔还没放稳,老周就皱着眉走进来:“C厂仓库的光照测试做了,大太阳底下,扫码延迟又上去了。”
nbsp“多少?”刘好仃问。
nbsp“十二个百分点。”
nbsp“不是九十三了?”小李抬头。
nbsp“那是恒温恒湿。”老周摇头,“太阳一晒,码面反光,枪认半天。”
nbsp刘好仃走到角落的样品柜,抽出一片带二维码的护角,迎着灯转了半圈。光斑扫过码区,像水波晃了一下。
nbsp“不是枪不行,是光太直。”他说,“得让它散开。”
nbsp小王这时推门进来,手里抱着雕刻头调试记录表:“设备组说,雕刻角度可以微调,但超过0.1毫米,码的深度就保不住。”
nbsp“那就调0.1。”刘好仃把护角翻过来,指边缘,“在这里刻个斜面,像屋檐挡雨那样,把直射光引走。”
nbsp“微棱镜结构?”小王一愣。
nbsp“叫啥都行,能挡光就行。”刘好仃笑了,“咱们又不是做光学仪器,是做护角。能让工人扫得顺,就是好码。”
nbsp小王低头记下,笔尖一顿:“可模具得重开,得几天。”
nbsp“不重开。”刘好仃摇头,“先拿现有模子试角度。你们调设备,我找机修班借点边角料,打五片样,明天中午前上测试台。”
nbsp小李插话:“那荧光丝呢?震动台排到后天了。”
nbsp“不等了。”刘好仃拿起手机,调出震动台使用表,“今天下午四点到六点,空档两小时。咱们把三项测试拆成小批次,轮流上。”
nbsp“数据怎么记?”小王问。
nbsp“统一格式。”刘好仃在白板上画出三栏,“环境参数、失败模式、改进标记。谁测的,怎么测的,出了啥问题,全写清楚。别回头对不上账。”
nbsp小李嘀咕:“又要盯参数,又要记数据,夜班兄弟怕是得连轴转。”
nbsp“没人让你一个人扛。”刘好仃看着他,“你带两人,轮班盯台。阿珍那边会把客户使用场景再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咱们没想到的工况。问题越早出,越好改。”
nbsp老周蹲下身,打开样品箱:“那低温开裂呢?八度环境下,一百次里有十一回没撕开。”
nbsp“不是撕不开,是裂得慢。”小吴从门口探头,“我刚才复测了三遍,温度一低,材料发硬,暗痕那点力道不够。”
nbsp“那就加点力。”刘好仃拿起一片护角,用指甲沿暗痕划了一下,“不是改结构,是调工艺。压合时温度、压力、时间,三个变量,咱们一个个试。”
nbsp“可生产线那边催得紧。”老周说,“新订单排满了,咱们在这儿打样,会不会耽误交货?”
nbsp“耽误不了。”刘好仃翻开生产排期表,“咱们用的是边角料,打的是小样,不占正式产能。真要改工艺,也得等测试完再报批。现在只是‘查病,不是‘动刀。”
nbsp小吴笑出声:“您这比喻,比车间喇叭还响亮。”
nbsp“响亮没用,得踏实。”刘好仃把三张卡片重新排了顺序,
第1225集:成果完善优化工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