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集: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nbsp刘好仃正准备关电脑,屏幕突然弹出提示:“本月故障重复发生率下降62%。”几乎同时,小周的消息来了:“刘师傅,B线冷却阀今天零报修。”
nbsp他回了个“好”,把这句话抄在台账上,写完才发现,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同类记录。
nbsp第二天清晨,厂部接到客户紧急通知:一批特殊镀膜玻璃需提前交付,工艺参数临时调整,三天内必须出首件合格品。
nbsp任务落下来时,没人开会,没人分配。小林自己拉了个临时群,把B线、C线几个熟手叫上,直接打开共享池,搜出五条相关条目:镀膜厚度控制要点、温度波动应对方案、老李的裂纹预判法、夹具校准V3版、冷却阀响应曲线。
nbsp他们把这几条打印出来,贴在操作台前。
nbsp调试从上午九点开始。第一次试镀,膜层出现轻微色差。小林对照条目003里的温度补偿建议,把二区加热功率下调5%。第二次试镀,边缘起雾。小陈想起老李说的“光角判断法”,怀疑是进料角度偏差,立刻调整传送带倾斜度。
nbsp第三次,膜层均匀,透光率达标。
nbsp刘好仃走进B线时,首件样品正躺在检测台上,编号001EM,标签上写着“特殊镀膜调试成功”。小林眼睛发亮:“十八小时,没烧一片。”
nbsp他没急着夸,而是打开手机,翻出调试全程的记录:哪一步用了哪条共享内容,谁提了关键建议,问题解决耗时多久。他把这些整理成一份简报,发到管理群,标题只写了一句:“这次,我们没等指令,自己搭了桥。”
nbsp晚上七点,创新指数跳到了电子屏自动刷新了一行字:“连续三天无同类故障复现。”
nbsp刘好仃坐在办公室,翻看今天的提交记录。除了小林团队的调试总结,还有三条新条目:阿珍写的“夜班交接易漏事项nbspchecklist”,小周补充的“冷却阀清洗避坑指南”,最底下,是老李第二次提交的内容:“传送带偏移前的三种异响特征”,附了三段录音文件。
nbsp他一条条点开,听到第二段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nbsp抬头一看,老李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个旧U盘。
nbsp“我录了几段现场声音,”他说,“不太标准,但……应该有用。”
nbsp刘好仃接过U盘,插进电脑。第一段是正常运转的嗡鸣,第二段是轴承轻微打滑的摩擦音,第三段,是一种低频的、断续的咔哒声。
nbsp“这是哪来的?”他问。
nbsp“C线昨天凌晨三点十七分,”老李低声说,“声音不大,但节奏不对。我录下来了,还没查出源头。”
nbsp刘好仃把那段咔哒声拖进音频软件,波形图上,一个微小的、规律的突起反复出现。他放大,再放大。
nbsp屏幕上的波峰,像心跳,又像某种机械在暗处轻轻敲击。
喜欢。
第1200集: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