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8集:解决策略精心谋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陈说完那句“还要加一句:别让别人再拧坏第三个密封圈”,刘好仃没接话,只是转身打开工具柜最下层的抽屉。里面堆着几摞打印纸、半盒回形针,还有三个用胶带缠过一圈又一圈的旧U盘。他翻出一张空白标签纸,撕下,贴在刚打印好的支架安装图右上角,工整写下:“B线传感器支架V2版——含方向标识与防错提示”。

    nbsp他把图钉进展板时,阳光正好移到“创新档案”盒的边沿,塑料壳微微反光,像在提醒什么。

    nbsp第二天一早,五个人围坐在维修角的小桌旁。桌上没摆茶水,只放着三张纸:一张是老李的专利草图批注停滞截图,一张是B线和C线冷却阀改进对比表,最后一张是夜班误装支架的照片,红圈标出反装的两个卡扣。

    nbsp刘好仃拿起第一张:“这图卡了五天,没人跟进。”

    nbsp他又指第二张:“两边改同一个问题,互不知道。”

    nbsp最后是第三张:“改对了,却用错了。”

    nbsp他放下纸,看着大家:“三个问题,有没有共同的根?”

    nbsp小林低头抠笔帽,阿珍翻台账,小周盯着照片发愣。老李搓了搓手,想说话,又停住。

    nbsp“不是人不行。”刘好仃说,“是我们把创新拆成了五段——有人发现问题,有人动手改进,有人写材料,有人审流程,有人推广。可这五段,连不起来。”

    nbsp他在桌上摊开一张白纸,画了三条竖线。

    nbsp“第一条,叫‘文化。”他写,“不是贴标语,是让大家愿意说、愿意听、愿意学。现在呢?改进做了,别人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信能用;用了,还不知道怎么用。”

    nbsp“第二条,‘资源。”他继续写,“小周改材料,老李垫钱买零件,小陈自己打图——咱们的创新,全是自费创业。”

    nbsp“第三条,‘协作。”他加重了笔,“想借台仪器,走三天流程;想问个参数,等一周回复。不是没人帮,是帮忙的路太窄。”

    nbsp小林抬起头:“可这些……咱们能动得了?”

    nbsp“不动,问题就在原地等你。”刘好仃翻开笔记本,翻到一页写着“共享池构想”的纸,“我想了个东西——以后所有一线改进,不管大小,必须配三样:一张图,一条风险提示,一个适用场景说明。统一存进‘一线创新共享池,谁都能查,谁都能用。”

    nbsp阿珍问:“那谁来管这个池子?”

    nbsp“不靠一个人管。”他说,“靠机制。比如,申报时少填一项,退回;推广时发现没更新说明,扣积分。让标准变成习惯。”

    nbsp小周皱眉:“可我们自己都忙,哪有空帮别人?”

    nbsp“我不是要你天天当救火队。”刘好仃拿出《能力提升观测表》,指着“技术支援响应时长”那一栏,“上个月平均24小时,说明有人愿意帮,只是没规则。我提议,成立‘创新支援响应小组,每月轮两个人,专门处理跨班次、跨线路的技术咨询。”

   &nb

第1198集:解决策略精心谋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