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6集:创新能力逐步提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晰呈现。

    nbsp“这不是修修补补了。”他说,“这是能写专利的东西。”

    nbsp老李愣住:“专利?我这拿笔画的草图,也能算?”

    nbsp“能。”刘好仃拍板,“咱们厂还没一线工人牵头报过实用新型。这次,就从你这儿开始。”

    nbsp下午,三人小组成立:老李负责现场验证,小林整理数据图表,技术员小周协助撰写材料。刘好仃把厂部盖章的申报支持函递过去:“不求马上批,先把事做起来。”

    nbsp小周看着草图,有点犹豫:“结构图得规范画,说明书也得按格式来……”

    nbsp“慢慢改。”刘好仃说,“第一稿不完美,第十稿也能投。”

    nbsp他们定下每周三晚上碰头,用两小时打磨材料。第一次会议结束时,小林抱着电脑说:“原来写专利,跟写操作指引差不多——把‘怎么做的说清楚就行。”

    nbsp“对。”刘好仃笑,“咱们不发明宇宙,就解决眼前这道缝。”

    nbsp几天后,B线入口多了一块新展板,标题是“A级创新成果展示角”。首期内容静静陈列:一张《玻璃传送带防偏移装置》的设计草图、小林的校准流程对比表、打分记录复印件。角落贴着个二维码,扫开是电子台账主页。

    nbsp新人进车间,第一眼就看见这些。

    nbsp有人驻足拍照,有人伸手摸了摸草图上的折痕。小陈看见了,小声对阿珍说:“以前觉得创新是天上星,现在发现,也能钉在墙上。”

    nbsp阿珍正往档案盒里放新申报表,闻言抬头:“那钩子,总算没白挂。”

    nbsp刘好仃走过展板,停下脚步。他没看文字,而是伸手按了按二维码旁边的塑料膜,确认没起泡、没翘边。

    nbsp第二天早班,老李的工位前来了几个人。他们指着展示角问:“这偏移图,真能预测故障?”

    nbsp“能。”老李点头,“下周试装第一个感应支架。”

    nbsp话音未落,小林从控制台跑来,手里挥着一张纸:“热力图预测准了!C线刚报的偏移位置,正好落在红色区域!”

    nbsp刘好仃接过纸,看了两眼,没笑,也没夸。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绿笔,在“创新成效跟踪台账”最上方写了一行字:

    nbsp“首次预测性维护达成。”

    nbsp然后转身,把那张预测命中记录钉在了展示角的最中央。

    nbsp午休铃响,阿珍去食堂前顺手整理档案盒。她抽出一份新表,是夜班员工提交的《照明灯罩防尘罩简易安装法》,署名栏写着“向老李学习”。

    nbsp她笑着把表放进盒中,盒子已经半满。

    nbsp刘好仃路过时,顺手摇了摇挂钩。塑料盒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碰撞声。

    nbsp他没说话,走向熔炉区。身后,小周正把专利材料初稿发到小组群,标题写着:“防偏移装置——第一版,请查收。”

    nbsp老李点开文件,放大草图,盯着看了很久。然后他拿起红笔,在图纸边缘添了一个小卡扣结构,低声说:

    nbsp“这里,得再加一道。”

    喜欢。

第1196集:创新能力逐步提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