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5集:发展趋势清晰呈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林把平板往桌上一放,手指还停在屏幕边缘,像是怕那行字会突然跳走。刘好仃站在他身后,目光从“非紧急事件缓存”几个字上滑过,没说话,转身拉开抽屉,拿出那本边角卷起的笔记本,翻到中间一页,轻轻拍了拍。

    nbsp“三年前的事,系统记得,人忘了。”他说,“现在咱们得把‘记得变成‘看见。”

    nbsp他让小林立刻导出缓存里的全部记录,按时间、产线、操作员编号重新排序。数据流出来后,像一条被堵住的河突然通了闸——过去两年被标为“误报”的操作,不仅没消失,反而整齐地躺在一个后台文件夹里,分类清晰,时间戳完整。

    nbsp“不是没人管,是系统说‘先放着。”小林语气有点发紧,“可这‘放着,就再没人来翻。”

    nbsp刘好仃点点头,把笔记本合上,放在电脑旁边。“那就从今天开始,有人翻。”他打开火种箱系统,点进“趋势信号标记表”,在“智能化改造加速”那条主记录下,新增一行备注:“数据链补全,误报行为存在系统性归档,佐证人机反馈机制失灵。”

    nbsp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九点四十三分,阳光已经爬上档案柜的顶层。他没坐下,而是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三大主记录的外围画了个圈。

    nbsp“咱们现在有骨头,有肉,缺一张皮。”他说,“得让人一眼就看出,这趋势是怎么长出来的。”

    nbsp阿珍这时抱着一摞打印纸进来,是老师傅听证会的补充记录。她刚坐下,刘好仃就指着其中一段:“张工说,‘以前报警灯闪一下,班长就得签字,现在闪十下都没人抬头。这种话,不能只当故事听。”

    nbsp“你想怎么用?”阿珍问。

    nbsp“变成时间线。”他说,“人记不清具体哪天,但记得‘换模具那阵‘环保检查前,这些就是锚点。咱们把口述里的节奏感,变成图表上的刻度。”

    nbsp小林一听就明白了,立刻调出基础绘图工具,新建三张图表。第一张,横轴是过去三年的时间,纵轴是“手动干预频次”,再叠加一条“冷修次数”曲线。两条线从2023年起开始同步爬升,像两条缠在一起的藤。

    nbsp“以前是机器出问题,人来修。”刘好仃指着图,“现在是人发现不对,提前动手,修的不是机器,是系统反应的迟钝。”

    nbsp第二张图,聚焦能耗标准。他在图上标出两次行业标准更新的年份,再把各厂的能耗数据断层点标上去,结果一目了然——每次标准一变,数据就断几个月,像被刀切过。

    nbsp“不是厂里不记,是记了也对不上。”他说,“标准跑得比数据快,监管就踩在棉花上。”

    nbsp第三张是热力图,横轴是五家合作厂,纵轴是七类共性问题。颜色越深,代表上报频次越高。图一出来,南粤和深圳厂在“模具更换”“报警误判”两格上几乎全黑,而其他厂却是空白。

    nbsp“问题在跑,信息没跟上。”阿珍说,“像打地鼠,这边按下去,那边冒出来。”

    nbsp“所以不是地鼠多了,是坑太分散。”刘好仃接过话,“咱们得让人看见,这些坑,其实连成一片。”

    nbsp他让小林把三张图导出,每张图下加一段百字内的“白话解释”。不用术语,不讲模型,就用工人听得懂的话。

    nbsp比如第一张图下面写着:“灯老闪,人不信,只好自己调参数——这不是乱来,是机器反应太慢,逼得人先动手。”

 

第1175集:发展趋势清晰呈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