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6集:新挑战:合作方分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八点二十分,站会刚散,刘好仃还没来得及把红笔插回口袋,手机就响了。来电显示“陈工”,他没接,先低头看了眼手表——八点二十一分。他按下接听键,一边往会议室走,一边把手机夹在肩上。

    nbsp“刘师傅,你们划线段是收尾了,可这‘动作密度算哪门子验收标准?”陈工的声音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合同里没这一条。”

    nbsp刘好仃拉开会议室门,顺手把门卡住,让穿堂风把昨夜残留的咖啡味吹出去。他坐下来,打开随身带的小本子,翻到贴着绿签的那页。

    nbsp“我们没说要改合同。”他说,“我们只是把每天干了什么,录下来了。”

    nbsp“录是录了,可这数据你们自己定的,谁认?”陈工顿了顿,“进度快,是因为之前拖了,补上不叫提速。”

    nbsp刘好仃没反驳。他掏出手机,点开相册,找到那段七天合成的小视频,按下播放。画面一帧帧跳,动作越来越多,间隔越来越短。他把手机贴在耳边,另一只手同步翻着本子上的记录。

    nbsp“陈工,您还记得第三天吗?沟渠清淤卡了四小时,没人回应。第七天,我们开了第一次站会,当天就通了。第十天,批文下来,流程走通。”他翻到那页画了三个红圈的纸,“这不是一天快的,是每天多走半步。”

    nbsp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nbsp“所以呢?”陈工语气缓了点,“你想怎么算?”

    nbsp“不急着算。”刘好仃合上本子,“石子铺设段,咱们设个观察期。您那边按合同量验收,我们这边继续记动作密度。双轨并行,数据摆出来,看哪个更反映实情。”

    nbsp“……你这是想拿数据说话。”

    nbsp“对。”刘好仃说,“但得是咱们一起认的数据。”

    nbsp挂了电话,他起身走到白板前。昨天写的“小步快跑”还在,红笔字迹清晰。他在右边贴了张黄纸,写下四个字:“共识缺口”。又用黄笔圈出“验收标准”,在下面画了一条横线。

    nbsp九点整,他召集老周、小李、小陈开了个十分钟短会。

    nbsp“合作方不认动作密度。”他说,“觉得我们是补工,不算增效。”

    nbsp小李立刻皱眉:“那他们想怎么样?我们明明提前一天干完的!”

    nbsp老周搓了搓手背上的灰:“人家按合同走,咱也不能赖账。”

    nbsp“不赖账。”刘好仃说,“但我们也不能白干。从今天起,石子段作为验证段,双轨记数据。他们看量,我们看动作。谁说得对,让事实说话。”

    nbsp小陈低头翻日志:“那日志还更不更新?”

    nbsp“更。”刘好仃说,“照常更,但标题改一下。”

    nbsp“改啥?”

    nbsp“写‘进度可见,标准待议。”

    nbsp中午十二点,三方协调会准时开始。陈工带了份合同复印件,摊在桌上。他指着其中一条:“第七条,验收以完成工程量为准,未列明其他考核指标。贵方单方面引入新标准,程序上说不过去。”

    nbsp小李坐不住了:“那你们怎么解释我们提前完工?难道我们加班加点,就为了证明自己本来该做到?”

    nbsp“小李。”刘好仃轻声叫他名字,没提高音量,但会议室一下安静了。

    nbsp他从文件夹里取出那半张绿签,平放在桌中央。背面那三项实测成果还在,字迹清晰。

    nbsp“陈工,”他说,“我不是来谈条款的。我是来问一句:如果咱们都不信对方的数据,那什么才算‘看得见的进度?”

    nbsp陈工愣了下。

    nbsp“您怕我们造假,我们怕你们无视。那不如换个法子——咱们各派一人,每天一起记关键动作。比如清沟几米、运料几车、签收几次。记下来,双方签字,当天归档。”

    nbsp他顿了顿:“不叫考核,叫‘联合观测。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只要一起记,就有共同起点。”

    nbsp会议室里没人说话。老周低头看着绿签,小陈在本子上画了个小框,写上“观测组?”,小李盯着陈工,等他开口。

    nbsp陈工没马上回应。他拿起绿签,翻过来又翻过去,最后放回桌上。

    nbsp“联合观测……谁牵头?”
第1116集:新挑战:合作方分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