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6集:责任领域详细探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五点四十七分,天光还没透亮,厂区东门的路灯依然亮着,其中一盏忽明忽灭,像在打瞌睡。刘好仃推着自行车进来,车筐里放着一个牛皮纸袋,边角被露水洇湿了一小块。他没去办公室,径直拐进行政后勤办公室隔壁的资料室,把纸袋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三张打印好的照片——垃圾堆、破路灯、积水路面,边缘还带着打印机刚出来的温热。

    nbsp他掏出手机,屏幕亮起,通话记录里“老周”的号码排在最上方,昨天那通电话的时长是三分二十一秒。他没再拨,而是把手机倒扣在桌角,坐下来,翻开笔记本,首页贴着那三张照片,下面压着一行新写的字:“看得见的,才算责任。”

    nbsp六点整,老周推门进来,手里端着搪瓷缸,看见刘好仃愣了一下,“这么早?”

    nbsp“等你。”刘好仃把维修记录表的电子版发过去,“就借你看一眼。”

    nbsp老周皱眉,“这都是零碎事,没归口,查起来费劲。”

    nbsp“我不用你立项,就看数据。”刘好仃打开电脑,调出B线停机记录,“咱们能算出主轴温度偏差难道算不出路灯坏了多少天?”

    nbsp老周没说话,坐下来,点了几个文件夹。两人一句一句核对,从2020年至今,厂区照明维修申请共提交43次,实际完成27次,平均响应时间临时工棚漏水报修14次,最长一次等了23天,期间工人用塑料布搭顶。员工因路滑摔伤的记录,内部系统只记了3起,但人事档案里有11次病假记录与雨天相关,均未标注原因。

    nbsp刘好仃把数据抄进笔记本,标上红圈。

    nbsp“你看,”他指着其中一行,“夜班七点交接,那会儿天最黑,照明最差。骑电动车的占七成八,可咱们的路灯覆盖率不到四成。这不是偶然摔跤,是系统在漏人。”

    nbsp老周嘬了口茶,没接话,但没关电脑。

    nbsp七点二十分,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刘好仃把投影仪接上,墙上出现一张图:左边是B线风险管理曲线,右边是三张照片拼成的“厂区实景”。设备科长进来,看了眼墙,嘀咕:“机器都快散架了,还看路灯?”

    nbsp“机器不会摔跤。”刘好仃点开下一页,列出维修延迟数据,“但人会。人摔了,情绪就差;情绪差了,操作就容易出错。我们防设备故障,也得防人的‘故障。”

    nbsp没人说话。生产、质检、仓库的代表陆续坐下,有人翻手机,有人打哈欠。

    nbsp刘好仃没急着讲,而是把B线的响应率曲线放上去,“过去三周,警报响应率百分之百。为什么?因为责任到人,流程到岗。那现在,能不能把这套逻辑,用到人身上?”

    nbsp设备科长抬头,“你是说,给路灯也装个报警器?”

    nbsp“差不多。”刘好仃笑了一下,“我们管设备有巡检表、有备件库、有三级响应。可人呢?通勤安全没人巡,临时住宿没人查,连一双防滑鞋都算‘额外开支。这不是没能力管,是没把它当‘责任领域。”

    nbsp他翻到下一页,标题是“责任六维模型”。

    nbsp“第一,员工福祉——不只是工资,还有路上安不安全,住得暖不暖;第二,环境保护——咱们的排水沟设计标准是25毫米降雨,昨天下了32毫米,水漫到门口,算谁的?第三,社区关系——周边居民天天走这条路,坑洼积水,他们骂的不是路

第1096集:责任领域详细探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