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集:合规运营实施开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六点,天边才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车间里那扇磨砂玻璃便开始透进丝丝缕缕的光亮。质检台前,原本空荡荡的地方已然立着两本崭新的台账。一本崭新得如同白纸,封皮上端端正正地贴着“合规运营·1号线”几个字,那字迹工工整整,笔锋转折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仿佛小学生交作业时一笔一划写下的成果;另一本则截然不同,每一页都被密密麻麻的字填满,红的蓝的章印交错其中,像一幅色彩斑斓却又严谨有序的画卷。在这本台账的边角处,还夹着几张现场照片的打印件,照片里记录着车间里各个工序的瞬间,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现场忙碌的氛围。
nbsp刘好仃静静地站在台边,他的身影被清晨微弱的光线拉得长长的。他目光专注地盯着这两本台账,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把手伸进笔筒,将里面的三支笔一支一支地拿出来,整齐地摆成一排,笔尖朝着右边,动作轻柔却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庄重,仿佛在列队的士兵前整理着仪容。
nbsp没过多会儿,老陈是第一个来接班的。他慢悠悠地晃到质检台前,随意地瞥了眼那两本台账,嘴里嘟囔着:“哟,又换本子啦?这回还搞得这么复杂,连拍照都要整上?”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屑,似乎对这种新要求有些抵触。
nbsp刘好仃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不紧不慢地从台边拿起那本已经填好的台账,轻轻递到老陈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不是换,是加。这本子里的内容,全是昨天的情况,你拿回去好好看看。哪个环节是谁做的、具体几点做的、合不合规,这里面全都有详细记录。要是中间漏了什么,回头想查都查不出来,那责任可就没法落实了。”
nbsp老陈皱着眉头,不太情愿地接过台账,随意翻了两页。一开始,他的眉头依旧紧紧皱着,但随着翻看的页数增加,他的表情渐渐缓和,眉头也稍微松了点,带着点疑惑问道:“搞得这么细致……真有人会仔细看这玩意儿吗?”
nbsp刘好仃微微仰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缓缓说道:“现在没人看,那是还没到时候。等将来出了问题,那可就都得靠这个来理清责任了。制度这东西,可不是用来糊弄人的,有了它,咱们才能心里踏实,晚上睡觉都安稳。”说着,他用力拍了下台面,那声音在安静的车间里显得格外响亮。
nbsp六点十五分,车间里渐渐热闹起来,五名班组长围在流水线尽头。刘好仃从口袋里掏出那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轻轻翻到“数字化台账试点”那一页,他伸出手指,指着自己昨晚一笔一划写下的字,声音沉稳而有力:“从今天开始,关键工序都得实行双人签字制度,全程都要留痕。谁负责操作,谁就得签字;谁签了字,谁就得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nbsp小吴站在人群边上,手里紧紧抱着一沓《操作留痕指引》,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眼神里透着一种期待已久的意味,仿佛在心里呐喊着:“终于轮到我大展身手了。”
nbsp刘好仃抬起头,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接着说道:“我每天都会巡查两趟,主要就是补漏、纠错、记录问题。要是发现问题,不会扣你们的分,但要是发现了问题却不改正,那可就真要扣分了。咱们不是搞什么运动式的表面功夫,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建立起规矩。”
nbsp老李这时候也走了过来,他看着墙上那张名单,半信半疑地问道:“这事儿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吗?”
nbsp刘好仃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语气肯定地说:“能。只要咱们把第一笔记录做对了,后面的每一笔自然也就不会跑偏。”
nbsp八点二十分,刘好仃匆匆赶到行政楼信息科。他坐在角落那张破旧的塑料椅上,手里紧紧捏着一张调试申请单。单子上写着“1号生产线合规数据通道接入”,可在审批栏那里,依旧是一片空白。
nbsp工作人员坐在对面,头也不抬,机械地说道:“系统排期已经排到后天了。你们这项目,也不算紧急情况。”
nbsp刘好仃微微皱起眉头,身体前倾,把申请单往前推了推,语气诚恳地说:“我这儿的生产任务可是十万火急啊。”说着,他迅速掏出手机,熟练地翻出昨晚拍的台账照片,递到工作人员面前,“每一笔记录都得及时准确地进入系统,纸质台账只是做个备份。现在数据和系统脱节,就好比走路的时候闭着一只眼睛,多危险啊。”
nbsp工作人员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又迅速低下头,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两下,不太情愿地说:“可接口的稳定性还需要进行测试……”
nbsp刘好仃连忙打断他的话,眼神中透着一丝急切:“那就先接通一条线试试。我保证会提供完整准确的测试日志,要是出了任何问题,我全权负责。但今天必须得接通。”
nbsp工作人员抬头又看了他一眼,似乎被他的坚决态度所打动,又低下头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了两下,最终妥协道:“行吧,给你们优先安排在上午十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十点零七分,1号线的中控屏右下角突然跳出一个崭新的图标——“合规数据上传中”。小吴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像是在守护着一件珍贵的宝贝,这一盯就是三分钟。当他看到第一条“涂层厚度检测”记录成功同步的时候,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咧着嘴冲刘好仃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nbsp刘好仃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表情依旧平静。他顺手把手机倒扣在操作台上,屏幕朝下,那动作仿佛把所有的事情都默默地压进了心里,不再去过多关注。
nbsp中午十一点四十分,车间里正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调度员小林风风火火地冲进“光角”,手里挥舞着一张单子,气喘吁吁地喊道:“客户加单啦!三十七片调光板,明天下午四点前必须交货!”
nbsp小吴听到这话,抬起头,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这批次还得走双签流程,时间根本不够啊。”
nbsp小林喘着粗气,连忙解释道:“他们说可以跳过涂层检测留痕这个环节,只要检测结果就行。这样能省下半个小时,说不定还能赶上交货时间。”
nbsp刘好仃正坐在一旁翻着台账,听到这话,手突然停在半空,整个身体都僵住了。他慢慢合上本子,缓缓站起身,从工装口袋里掏出那个小本子,再次翻到“数字化台账试点”那一页,手指用力指着上面的字,语气严肃地说:“这本子可不是写给上面领导看的摆设,它是留给我们自己未来生存的一条活路啊。”
nbsp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好仃身上,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示。
nbsp“检测环节一个都不能少,留痕步骤更不能跳过。”刘好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排产表前,眼神专注地扫视着表上的内容,“马上增派一名质检员,驻守在1号线,一边生产一边进行数据录入。所有数据都要实时上传到系统里,绝对不能积压单子。”
nbsp“那检测报告呢?”有人提出了疑问。
nbsp刘好仃迅速拿起电话,手指熟练地按下号码,语气平稳地说:“王工,客户加单的事我们接下了。检测环节依旧会严格进行,留痕也会一步不落地做好,不过检测报告我们会加急处理,明天中午前一定发到您邮箱,您看行不行?”
nbsp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后传来声音:“……行。你们这回,倒是越来越有模有样了。”
nbsp挂了电话,小吴凑过来,压低声音问道:“真的一点都不妥协吗?”
nbsp刘好仃眼神坚定地看着前方,斩钉截铁地说:“这不是妥协不妥协的问题,这是我们坚守的底线。要是为了省一步,看起来是快了那么一点,但其实路就已经走歪了。咱们现在走的是一条能走一辈子的正道,可不能走偏了。”
nbsp下午三点,车间里热浪滚滚,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老李在仓库门口拦住了正准备去其他地方检查的刘好仃,他皱着眉头,脸上满是无奈:“老刘,我得跟你说句实话——这套新流程,实在是太细致了。年轻人打字快,拍照也利索,我们这些老家伙可就惨了,光是签字都得想半天,生怕写错一个字。”
nbsp刘好仃站在原地,静静听他说完,没有立刻回应。沉默了片刻后,他转身快步回到办公室,不一会儿就拿出一本小册子,封面上醒目地写着《台账填写示例册》,扉页上还有一行红字:“57岁老刘学起”。
nbsp他轻轻翻开一页,指着上面某行内容,耐心地说:“这儿,日期格式很容易写错,我用红笔特别标出来了。还有这儿,检测值的单位一定不能漏掉,一旦漏了,整页的数据就都作废了。”
nbsp老李接过小册子,仔细地翻了翻,惊讶地发现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有的地方还画着箭头、小圈,就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细致入微。
nbsp“其实我一开始也不太熟悉这些。”刘好仃笑了笑,眼神里透着一丝腼腆,“但我想明白了,咱们不怕慢,只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走得长远。”
nbsp“那……能不能教教我们这些老家伙啊?”老李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nbsp刘好仃眼睛一亮,连忙说道:“早就想跟你们提这事儿了。下周开始,午间抽出十分钟时间,专门给大家上合规课。小吴负责讲电子录入的操作方法,我带大家演练双签流程。谁来都行,不想来的也不强迫,来了就跟着学,总会有收获的。”
nbsp老李点点头,紧紧握住刘好仃的手,语气诚恳地说:“行,那我第一个报名,给我留个名额。”
nbsp傍晚五点四十分,车间里灯火通明,机器的运转声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刘好仃站在1号线的首工位,静静地看着新来的质检员小方和操作工老周并排站在检测仪前。两人全神贯注地核对完数据后,拿起笔,在台账上并排签下自己的名字。小方写字速度很快,刷刷几下就签好了;老周则写得慢一些,一笔一划,虽然速度不快,但写得格外工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签完字,小方顺手把台账放进透明文件夹里,又仔细地贴上条形码。接着,他用扫码枪轻轻一扫,“嘀”的一声清脆响起,屏幕上立刻跳出“上传成功”的字样。
nbsp刘好仃依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等了几秒,确认数据已经同步无误后,才缓缓转身,朝着“光角”走去。
nbsp路过质检台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保温杯正摆在台面上,盖子拧得严严实实。杯身还带着一点点余温,仿佛刚被人用过。他停下脚步,伸出手,只是轻轻碰了一下杯壁,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然后便继续向前走去。
nbsp就在这时,车间广播里传来清晰的声音:“1号线,今日合规数据上传完成率,百分之百。”
nbsp小吴从电脑前抬起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冲刘好仃扬了扬手里的笔,那动作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们的成功。
nbsp刘好仃微微点头,正准备离开,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老李的声音:“老刘!”
nbsp他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只见老李站在三米外,手里高高举着那本《示例册》,大声问道:“明天午间课,几点开始啊?”
nbsp刘好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大声回答道:“中午十二点十分,别迟到!”说完,他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车间的出口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仿佛在预示着他所坚持的道路,必将通向光明的未来。
nbsp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十分,车间里原本有些嘈杂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刘好仃站在临时布置的“讲台”前,面前摆着一张简陋的桌子,上面放着小册子和一支笔。小吴在一旁调试着电子设备,准备演示电子录入的操作流程。
nbsp老李第一个走进了教室,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老员工,大家都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布置。
nbsp刘好仃清了清嗓子,微笑着说道:“大家别紧张,今天就是一起学习学习,互相交流交流。咱们先从电子录入开始,小吴,你来给大家讲讲。”
nbsp小吴有些紧张地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解电子录入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他一边说,一边在电脑上操作演示,台下的老员工们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nbsp讲解完电子录入后,刘好仃拿起小册子,走到众人中间,开始演练双签流程。他耐心地示范着每一个动作,解释着每个步骤的意义。
nbsp“大家看,这双人签字,不仅仅是个形式,它代表着责任的传递和确认。谁签字,谁就得对自己负责的部分心里有数。”刘好仃认真地说道。
nbsp老李听得格外认真,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要是两个人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nbsp刘好仃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及时向上级汇报,大家一起商量解决。但不管怎样,绝对不能跳过这个流程。”
nbsp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午间课进行得十分顺利。结束的时候,老李走到刘好仃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地说:“老刘,你这次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啊。虽然一开始大家不太理解,但现在看来,这规矩立得好。”
nbsp刘好仃笑着说:“只要能让咱们车间越来越规范,能让大家工作得更安心,我这些努力就值了。”
nbsp接下来的日子里,车间里的变化越来越明显。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台账记录得清清楚楚,数据同步也十分及时。大家的工作效率虽然没有因为新流程而明显提高,但工作的质量却有了质的飞跃。
nbsp有一次,上级领导来车间检查工作。他们仔细查看了台账和系统数据,对车间里的合规运营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nbsp“你们这个数字化台账试点做得非常不错,值得在全公司推广。”领导满意地说道。
nbsp刘好仃谦虚地笑了笑,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
nbsp随着时间的推移,车间里的年轻员工逐渐掌握了更多的技能,老员工们也慢慢适应了新的工作流程。大家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nbsp有一天,小吴兴奋地跑到刘好仃面前,说:“刘哥,现在外面的公司都开始向我们学习合规运营的经验了,咱们车间成了榜样了!”
nbsp刘好仃笑了笑,说:“这只是个开始,咱们还得继续努力,把这条路走得更远。”
nbsp傍晚,夕阳的余晖再次洒在车间里。刘好仃站在质检台前,看着眼前整齐摆放的台账和正在运行的设备,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所坚持的底线和规矩,已经在这片车间里生根发芽,并将带领大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这一路走来,虽然有困难,有质疑,但每一次的坚持都让他更加坚信,只要心怀信念,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nbsp又是一个清晨,六点的钟声刚刚敲响,车间里的磨砂玻璃又透进了熟悉的天光。刘好仃依旧早早地来到质检台前,这一次,他看着眼前那两本台账,嘴角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本本记录数据的本子,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见证,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而他,也将继续带着这份信念,守护着车间的合规运营,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nb
第1075集:合规运营实施开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