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7集:文化活动开展实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坐在那有些陈旧的办公室里,周围堆满了各种文件和图纸,桌上摆放着一盏昏黄的台灯,灯光洒在他面前的那支红笔上。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红笔,红笔的笔身在光线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那笔帽在他修长的指尖灵活地翻转着,宛如一只轻盈的红蝴蝶在翩翩起舞。每一次转动都带着一种别样的节奏感,仿佛是他内心思绪的外在体现,像一首无声的乐章,奏响着他内心的纠结与思索。

    nbsp此刻,他的心思却并不在这小小的红笔上,而是在思考着车间里那些未被言说的心事。车间里的工人们,就像一部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默默地承受着压力和疲惫。他们的脸上或许挂着笑容,但那笑容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刘好仃心里清楚。他想起了小陈,那个平日里总是默默干活、不善言辞的小伙子。小陈总是最早到车间,最晚离开,每一个任务都完成得一丝不苟,但他的眼神里却时常流露出一丝迷茫和无奈。刘好仃知道,小陈心里一定藏着许多话,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说出来。还有老张,在车间工作了几十年,见证了车间的兴衰荣辱,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那是岁月和辛勤劳作的印记。他一直为车间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也不如从前,可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默默承受着身体的痛苦。这些工人们的故事,就像一团团乱麻,在刘好仃的脑海里交织着,让他无法安心。

    nbsp终于,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那眼神,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带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他把红笔帽缓缓地、轻轻地拧了回去,就在笔尖与笔帽接触的瞬间,一声清脆的“咔嗒”声在寂静的车间办公室里炸开。那声音如同一声清脆的鸟鸣,在宁静的林间突然响起,打破了这份寂静,又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在办公室里缓缓扩散开来。这声音不仅在办公室里回荡,更在刘好仃的心里激起了波澜,他知道,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nbsp他微微抬起头,目光穿过办公室那扇有些模糊的玻璃窗。窗外的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依旧此起彼伏,像是一首永不停歇的交响乐。那声音,既代表着车间的生机与活力,也象征着工人们忙碌而又艰辛的生活。但此刻他的注意力却完全被窗外那个即将消失的身影吸引住了。是小陈,那个平日里总是默默干活、不善言辞的小伙子。他正朝着门口走去,脚步显得有些拖沓,仿佛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他的身影在昏暗的车间灯光下显得格外单薄,就像一片在风雨中飘摇的树叶。

    nbsp小陈的背影显得有些落寞,那原本挺拔的脊梁此刻似乎也微微弯曲着,像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他的双手插在口袋里,动作显得有些僵硬,仿佛每一根手指都被冻结了一般。他低着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迷茫和无奈,就像一只迷失在森林里的小鹿,找不到回家的路。他时而抬头看看前方,时而又低下头,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又像是在逃避着什么。就这样,他慢慢地消失在了走廊的拐角处,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渐渐融入了那片略显昏暗的走廊之中,仿佛被黑暗吞噬了一般。

    nbsp刘好仃看着小陈消失的方向,眼神中透着一丝复杂的情绪。那情绪里,有对小陈遭遇的同情,他深知车间里的这些工人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难处。他们在车间里默默付出,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小陈的迷茫和无奈,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车间里许多工人的现状。也有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他希望能为这些工人们做点什么,让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能够有所改善。他想象着有一天,车间里不再充满压抑和疲惫,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暖的氛围。工人们能够在这里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力量。

    nbsp他知道,当那张写满职工心声的纸贴上去之后,有些东西就像一块久未擦拭的玻璃,终于有人伸出了手,在这层厚重的尘埃上轻轻抹了一下。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动作,但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意味着或许会有改变的契机。而这改变,就像即将破土而出的新芽,带着无限的可能,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车间,那里阳光明媚,工人们笑容满面,工作变得轻松而又愉快。

    nbsp他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骨骼发出轻微的“咯咯”声,仿佛在抗议他长时间的久坐。然后,他迈着有些沉重的步伐走出办公室,朝着车间走去。此刻已是下班时分,工人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他们的脸上带着一天的疲惫,却又有着对即将到来的休息时光的期待。

    nbsp他们有的结伴而行,大声地交谈着一天的趣事,笑声在车间里回荡。那笑声,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虽然微弱,但却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小王和小李勾肩搭背地走着,小王兴奋地说着自己在操作机器时遇到的一个小插曲,小李则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他们谈论着晚上要一起去看电影,享受这难得的休闲时光。有的则独自一人,步伐匆匆,似乎想要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享受那份宁静和安逸。老张独自走在人群中,他的脚步沉稳而又缓慢,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疲惫和无奈。他心里想着家里的老伴和孩子,不知道他们今晚吃什么,身体好不好。车间里渐渐安静下来,只留下几盏昏黄的灯在角落里散发着微弱的光。那灯光,就像老人慈祥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这个车间里发生的一切,见证着这些工人们的辛勤和汗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刘好仃在车间里慢慢踱步,脚步声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他的目光在车间的各个角落扫视着,心中思索着接下来该如何推动这件事。他知道,要想让职工们真正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耐心和毅力,还需要智慧和策略。他必须在不引起大家反感的情况下,逐渐建立起信任,让大家相信他真的在为他们着想。

    nbsp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陈那落寞的背影,以及其他工人们那疲惫却又无奈的神情。小陈在工作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一点差错。有一次,他因为操作失误,导致一批产品出现了瑕疵,被班组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他低着头,默默地承受着班组长的话语,眼神中充满了自责和愧疚。还有那些老工人,他们在车间里工作了多年,身体因为长期的劳累而变得虚弱,但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生活而努力拼搏。刘好仃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这些工人们创造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让他们不再把自己的委屈和烦恼憋在心里。

    nbsp第二天一早,当第一缕阳光透过车间的高窗洒在地上时,阳光在车间里的机器和工具上跳跃着,形成一片片光斑,宛如一群金色的精灵在嬉戏。车间的几处休息角多了几张纸,这些纸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被人发现。它们并不是常规的通知,也不是考核表,而是被复印了十遍的同一句话:“我希望以后,谁说话,都能被当回事。”

    nbsp这句话用醒目的字体印在纸上,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脏,充满了渴望和期待。它们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仿佛在向每一个人发出邀请。每张纸下面都夹着一叠便签和一支圆珠笔,仿佛在邀请每一个人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心声。边上还画了个歪歪的小笑脸,那熟悉的笔迹一看就知道是小吴的。小吴这人,性格活泼,总爱在文件角落涂点什么,无论是工作记录还是学习资料,都能看到他画的奇奇怪怪的小图案。那图案有的像是可爱的小动物,有着圆滚滚的身体和灵动的眼睛,仿佛在向人们眨眼睛;有的则像是神秘的符号,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奥秘,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这些小图案就像小吴的性格一样,给整个车间带来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nbsp这些纸张的出现并没有立刻引起轰动。第一个路过休息角的是老张,他是一个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工人,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那是他为工厂付出青春和汗水的见证。他只是多看了两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那眼神仿佛在问:“这是什么东西?”他停下脚步,站在休息角前,仔细地打量着那些纸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似乎不太理解这些纸条的用途。他伸手拿起一张便签,手指轻轻地抚摸着纸条的边缘,感受着它的质地。但并没有停下脚步,依旧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车间走去。他或许在想,这些年轻人的花样总是层出不穷,不知道这次又要搞什么名堂。他觉得还是踏踏实实地工作,把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完成好才是最重要的。

    nbsp过了一会儿,年轻的小王也走了过来,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他顺手抽了张便签,熟练地折成飞机,向空中一抛。飞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像一只轻盈的小鸟,飞过机器的缝隙,飞到一半又飘落下来。小王捡起飞机,犹豫了一下,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似乎在思考着要不要在上面写点什么。他想起自己曾经在工作中也遇到过很多委屈,有一次,他因为身体不舒服,稍微休息了一下,就被班组长指责工作态度不认真。他当时心里特别委屈,但又不敢反驳。此刻,他看着手中的便签,心中涌起一股冲动,想要把自己的委屈都写出来。但他又害怕写出来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担心班组长会因为这件事而给他穿小鞋。最后,他还是把飞机塞进了兜里,匆匆离开了,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他的背影带着一丝失落和无奈,仿佛错过了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

    nbsp刘好仃在车间里观察着这一切,他没有立刻去催促大家写下心声。他心里明白,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就如同熬一锅浓汤,得小火慢炖,急不得。他看着那些纸条,心中有些焦急,但又告诉自己要耐心等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仿佛在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变的力量。”他知道,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地渗透,让工人们逐渐适应并接受这种新的沟通方式。

    nbsp在交接班的时候,他默默地拎了两壶热茶,那两壶热茶还冒着热气,散发着淡淡的茶香,仿佛是生活里的一丝温暖。他把热茶放在北侧休息角的旧桌子上,那地方原本堆着报废的模具,昨天晚上他和小吴趁着休息时间,一起把这些模具搬走。那些模具又大又重,他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腾出一块空地。搬模具的时候,小吴累得气喘吁吁,不停地抱怨着,但刘好仃却一直鼓励他坚持下去。搬完模具后,他们还摆了六把椅子,围成半个圈。这个小小的角落,就像一个秘密基地,等待着有心人的到来。刘好仃看着这个角落,心中充满了期待,仿佛看到了职工们在这里畅所欲言的场景,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和想法,就像一家人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今晚七点半,”他对着来接班的小李轻声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不点名,不记录,来了就喝茶,想走就走。我们聊点和玻璃没关系的事。”小李只是“嗯”了一声,便拎着工具包匆匆走了。他的背影显得有些匆忙,似乎没有把刘好仃的话放在心上,又或许他觉得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聚会,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他心里想着晚上还有一场重要的篮球比赛,想早点回去看直播。刘好仃看着小李离去的背影,心中并没有太在意。他知道,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来。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看到效果的。

    nbsp十分钟后,当他在车间巡视时,不经意间看见小李在换衣间门口站着,手里捏着张便签,眉头紧锁,眼睛紧紧盯着便签上的内容。他的嘴唇微微动着,似乎在轻声念着上面的字。一会儿写几个字,一会儿又皱着眉头划掉,划了又写,反反复复,似乎在纠结着什么。刘好仃心中一动,他知道,那张便签上的内容可能触动了小李的内心。他或许想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遭遇,那些一直憋在心里的话,此刻在便签上若隐若现。刘好仃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心中充满了欣慰。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知道自己的努力开始有了成效。

    nbsp茶话会定在夜班交接后半小时,特意选了不占工时、不调排班的时间。刘好仃特意选了工具间改造的那个休息角,这个角落地方小,灯也暗,昏暗的光线反而让人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仿佛在这里说的话不会被轻易传出去。墙上还留着以前贴工具清单的钉子,他用胶带把一张A4纸固定上去,标题是:“玻璃心声·第一回”。那几个字写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开始。他在写这几个字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憧憬,仿佛看到了这个活动未来的发展,它将成为工人们心灵的港湾,让大家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温暖。

    nbsp当晚,到场的只有五个人,加上刘好仃,一共六个人。六杯热气腾腾的茶摆在桌子上,袅袅升起的热气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有些朦胧,就像他们此刻复杂的心情。一开始,没人说话,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小吴坐在最边上,手指不自觉地绕着杯柄转圈,眼睛时不时地瞟向大家,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他的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手也微微颤抖着,似乎在为自己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而感到兴奋,又害怕自己说错话。他不停地调整着自己的坐姿,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自然一些。老李迟到了八分钟,他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门,一言不发,径直走到钉子前,把安全帽挂在上面,然后默默地坐下,低着头喝茶,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就像一尊石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眼神空洞而又迷茫,似乎在回忆着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nbsp刘好仃看着大家沉默的样子,没有开口主持。他从兜里掏出一个老旧的录音笔,这个录音笔是他珍藏多年的宝贝,外壳已经有些磨损,但依旧能正常使用。他轻轻按下播放键,小陈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响了起来,声音有点抖,但字字清楚:“我希望以后,谁说话,都能被当回事。”那声音在房间里回荡着,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锤子,敲打着大家的心。大家仿佛看到了小陈在说出这句话时的那种无奈和期待,心中都不禁泛起一丝涟漪。小陈的声音带着一种朴实的真诚,让人听了心里一阵触动。

    nbsp录音只有短短的十五秒,但放完后,屋里更静了。风扇的嗡鸣声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唯一的声音在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那嗡鸣声,就像一只讨厌的苍蝇,在大家的耳边飞来飞去,让人的心情更加烦躁。刘好仃关掉录音笔,轻声说:“今天不谈制度,不谈绩效,就讲一件你记得的事。谁都可以,讲完就走也行。”说完,他顿了顿,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然后率先开了口:“1998年,那是一个台风天,窑炉温度极其不稳,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驯服。我师傅当时发高烧,整个人都烧得迷迷糊糊,只能躺医院里。我一个人守了十六个小时,那十六个小时,我感觉每一秒都过得无比漫长。没叫人,也没人知道。我怕玻璃裂了,一旦裂了,整炉玻璃就报废了,那可是厂里的一大笔损失。那晚雨下得特别大,雨滴打在厂房的屋顶上,发出“哗哗”的声响,就像无数颗子弹在射击。我坐在炉前,眼睛紧紧盯着各种仪表,记录着数据,手一直在抖,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害怕,害怕自己的一个小失误就毁了一切。”

    nbsp他又喝了口茶,眼神有些迷离,仿佛回到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感慨,仿佛那段回忆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中,每一次回想起来都像是经历了一次煎熬。“最后那炉玻璃,合格率98.7%。这个结果在当时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可厂里没提一句,值班日志上,连我的名字都没写全,写的是‘刘姓员工。但我知道,它没裂,我守住了,那种成就感,只有我自己能体会。”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仿佛那段委屈又重新涌上了心头,让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泪光,但为了不在大家面前失态,他努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他的话音落下后,依旧没人接话。可有人悄悄抬起了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触动,似乎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小王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在风雨中坚守的刘好仃,也感受到了那份孤独和无奈。他想起自己在工作中也常常感到孤独,自己的努力有时候得不到认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病相怜的感觉。他紧紧地握住手中的茶杯,仿佛那茶杯能给他带来一些力量。

    nbsp小吴忽然把茶杯重重地放下,“啪”一声,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响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无奈,脸涨得通红。“我讲。去年我儿子发烧,烧到了39度,整个人都烧得通红,半夜我赶紧送他去医院。当时我心里特别着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我没请假,让我老婆一个人在医院照顾孩子。为啥?前一周刚因迟到扣了绩效,要是再请假,月奖估计全没了。结果第二天班组长看见我眼圈黑,还问我是不是晚上打游戏。我冷笑着说了声‘是,我不敢说是送孩子,我怕他说我不敬业,更怕影响到我的工作。”他的声音越来越大,仿佛要把心中的委屈都发泄出来,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nbsp他说完,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然后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他的手还在微微颤抖着,显然情绪还没有平复下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甘,不甘心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不甘心因为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而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既想要做一个好父亲,又想要保住自己的工作。

    nbsp老李的手指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和挣扎,仿佛有什么话被堵在了喉咙里。他或许也有着自己的故事,但又不

第1057集:文化活动开展实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