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集:规划方向探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手机屏幕亮起的那一刻,刘好仃正坐在堆满图纸和文件的办公桌前,右手熟练地把笔帽拧回钢笔。那支钢笔是他多年前生日时,工厂老师傅送的礼物,笔身是深沉的墨蓝色,上面还刻着一些简单的花纹,不过因为岁月的流逝,笔身已经有些磨损,可它依然被擦拭得锃亮,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nbsp他没看手机通知内容,只是顺手在屏幕上点了个确认,目光仍稳稳地落在摊开的厂区图上。扩建区那个用红笔勾出的方框还在,边缘被笔尖反复压出浅浅的折痕,那折痕仿佛一条条细密的皱纹,无声诉说着他对工厂未来的诸多考量。每一道折痕里,都藏着他对这片区域的规划,对产能提升的期待,以及对未来可能遇到困难的预估。
nbsp小李站在桌边,手指在手机上快速滑动,嘴里念叨着一条刚刷到的行业新闻:“听说隔壁厂接了新能源车的订单,一条线改完,月产能翻了两倍。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听说客户排着队等提货呢。”他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羡慕,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得更快了,仿佛想把每一条关于隔壁厂成功的细节都收入眼底。
nbsp老周坐在角落的椅子上,双腿微微岔开,后背靠在椅背上,手里低着头翻着一本泛黄的维修记录本。那本子记录着工厂成立以来无数次的设备维修情况,纸页都有些卷边,像是被岁月和汗水反复揉搓过。他眉头皱得像拧不开的阀门,眼神里满是忧虑,每翻一页,都要停顿好久,似乎在回忆每一次维修背后的艰难与风险。
nbsp小张则坐在另一侧,面前摊着自己刚整理完的客户反馈表,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节奏有点乱,像是在宣泄内心的焦虑。他时不时地拿起一张反馈表,又轻轻放下,眼神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间游离,仿佛在寻找着什么,却又总是失望地移开目光。
nbsp“咱们也得有个方向。”刘好仃把钢笔轻轻搁在图纸边缘,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那声音在略显压抑的办公室里回荡,像是一声振奋人心的号角。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工厂未来的蓝图。
nbsp然而,没人接话。空气里飘着一点沉默,不沉重,但压得人想动一动,仿佛每个人心里都藏着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小李低着头,看着手机,手指还在屏幕上轻轻滑动,眼神却有些迷茫;老周合上本子,双手抱在胸前,深深地叹了口气;小张则停止了敲击桌面的动作,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似乎在等待一个能解开他心中疑惑的答案。
nbsp“先别想能做成什么。”刘好仃微微前倾身体,伸手指着图上的空地,眼神里透着坚定,那光芒仿佛能穿透图纸,直达未来的彼岸,“咱们先问三个问题:怕什么?想要什么?能做什么?”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nbsp小李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急切:“怕什么我知道——怕跟不上。现在行业变化太快了,客户今天要这个标准,明天换一个,咱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上个月有个订单,就因为技术参数没及时调整,差点黄了。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客户失望的表情,怎么也睡不着。”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紧张的夜晚。
nbsp老周合上本子,叹了口气:“我怕的不是变,是乱。改来改去,设备撑不住,人也撑不住。去年那回停机,就因为赶工调了参数,结果整批玻璃起雾,客户差点要求赔偿。咱们工人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才解决问题,那场面,至今想起来都后怕。我看着工人们疲惫的身影,心里真不是滋味,这工厂就像我们的孩子,可不能让它出什么问题。”
nbsp小张终于开口,声音有些轻:“我怕的……是我们自己信不过自己。客户说‘你们做得好,我们都不敢抬头应一声。就像上次给那家大企业做定制玻璃,对方验收时夸了几句,我们一群人却只知道赔着笑,连多说几句都不敢。我们其实知道自己有实力,可就是缺少那份自信,总是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他的眼神里满是失落,仿佛在为自己的怯懦而懊恼。
nbsp刘好仃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三张空白便签纸,分别递过去:“那就把怕的写下来,贴墙上。不美化,不掩饰,就写最真实的想法。”他的眼神里充满了鼓励,仿佛在告诉大家,只有直面恐惧,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nbsp小李接过笔,写得最快:“怕——被淘汰。”字有点歪,像是急着把心里的话甩出来,写完还吹了吹纸上的墨迹,仿佛要把内心的担忧也吹散。他看着纸上那歪歪扭扭的字,心里一阵感慨,曾经的他也是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可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他渐渐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把他往淘汰的边缘推。
nbsp老周写得慢,一笔一划,仿佛每个字都承载着千斤重量:“怕——改不动了。”末尾那一点,压得特别重,仿佛在表达他内心深处深深的担忧。他想到工厂里那些陪伴了他多年的老设备,它们就像他的老朋友,可如今却有些力不从心了。每一次的改造和调整,都像是在给这些老朋友做一场艰难的手术,而手术的结果,谁也无法预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小张盯着纸看了好久,眼神里满是挣扎,才缓缓写下:“怕——没人再愿意等我们。”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写完最后一个字,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想到过去那些因为拖延而失去的订单,想到客户失望的眼神,心里一阵刺痛。他害怕工厂会因为速度太慢,而失去所有的机会,就像在赛道上,如果一直跑在后面,就永远也无法追上前面的人。
nbsp三张纸贴在看板上,排成一排。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照在“等我们”那两个字上,边缘有点发白,像是在为这个沉重的担忧添上一抹柔和的光晕。那光晕仿佛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告诉大家,即使在黑暗中,也总有一丝希望在闪耀。
nbsp“想要什么?”刘好仃问,眼神扫过每一个人,那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nbsp小李脱口而出:“想要客户主动找上门,而不是我们求着接单。我常常幻想,有一天客户排着队来咱们厂,说非咱们的玻璃不用。那时候,我们就可以挑选那些优质的订单,不用再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他的脸上洋溢着憧憬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美好的场景。
nbsp老周想了想,眼神里透着一丝疲惫却又带着一丝期待:“想要一条不用天天救火的生产线。设备稳定运行,工人能按时下班,产品合格率也能高一点。我不想再看到工人们没日没夜地加班,不想再看到因为设备故障而导致的损失。我希望工厂能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
nbsp小张轻声说:“想要有人说‘这厂靠谱的时候,我们能笑着点头。希望能得到行业的认可,让大家知道咱们工厂是有实力的。我不想再听到别人对我们工厂的质疑和否定,我想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努力和成果,看到我们的价值和潜力。”
nbsp刘好仃把这三句也记下来,贴在“怕”的对面。六张纸,三左三右,像在较劲,又像是在相互激励。那六张纸,仿佛是工厂未来发展的六把钥匙,只要找到正确的开启方式,就能打开通往成功的大门。
nbsp“那能做什么?”他转向最后一个问题,眼神里满是探索,那探索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nbsp小李翻出手机里的行业简报,眼睛盯着屏幕,快速浏览着:“新能源车玻璃需求涨得快,耐高温、抗刮擦,咱们的镀膜技术底子不差,改一改就能上。我看过市场调研报告,这块市场潜力巨大。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说不定能让工厂上一个新台阶。”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工厂在新市场的辉煌前景。
nbsp老周摇头,眉头紧锁:“改是能改,可咱们的炉温控制系统还是十年前的,稳定性不够。真接大单,出一次问题,赔得底儿掉。上个月小张他们在调试的时候,炉温波动了一下,差点就报废了一批玻璃。那时候,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是真出了问题,我们可怎么向客户交代啊。”
nbsp小张补充:“而且客户要的不只是质量,还有响应速度。上次他们要加急改尺寸,我们花了三天才调好模具,客户都等得不耐烦了。如果我们能提高响应速度,肯定能吸引更多客户。我想,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快速响应机制,让客户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nbsp刘好仃没急着下结论,而是翻开自己的工作日志本,找到一页画着曲线的纸。那是一张记录工厂过去五年产能和故障率的图表。他指着上面的折线说:“过去五年,咱们每提升一次产能,故障率就往上跳一截。不是技术不行,是节奏没踩准。就像开车,一味地猛踩油门,不控制好方向和速度,迟早要出事故。”他的手指在图表上轻轻滑动,仿佛在回忆每一次产能提升和故障发生的经过。
nbsp他顿了顿:“有时候,跑得快不如跑得稳。”
nbsp小李不服气,双手抱在胸前:“可不跑,就被甩下了。现在竞争对手都在拼命扩张,咱们要是不抓住机会,以后就没机会了。我看着那些竞争对手的发展,心里着急啊,他们就像一群凶猛的野兽,而我们却还在原地踏步。”
nbsp“所以得筛。”刘好仃拿出一张新纸,快速写下三行字:
nbsp第一,这事五年后还重要吗?
nbsp第二,我们有没有别人没有的积累?
nbsp第三,做砸了会不会伤筋动骨?
nbsp“拿这三条卡一卡。”他说,“先不急着干,先看看哪些事能碰。别一看到机会就往前冲,得先冷静分析。”他的眼神里透着一种沉稳和睿智,仿佛在告诉大家,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能盲目冲动,而要脚踏实地。
nbsp小李试着用这三问去套新能源车项目:“五年后肯定重要,市场摆在这儿。可咱们有没有独特积累?说不上。技术上能改进,但要说特别突出,还真没有。至于做砸了……万一客户退单,现金流就紧张,到时候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他的眉头紧锁,开始意识到这个项目并不是那么简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老周点头:“那这事,先放一放。不能盲目跟风,得谨慎点。我们要对工厂负责,对工人们负责,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让工厂陷入困境。”
nbsp他又提起智能化改造:“五年后肯定重要,咱们修了这么多年设备,问题在哪,心里有数。如果能实现智能化,效率肯定能提高不少。可投入太大,万一贷款没批下来,工资都发不出,工厂可能就垮了。”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担忧,每一次的决策都关系到工厂的生死存亡,他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nbsp小张突然说:“我刚刚翻旧邮件,发现有一封英文的,说是东南亚客户想长期合作,但提到了一个认证标准,咱们现在连名字都没听过。当时以为是垃圾邮件,就没在意。”他的声音有些紧张,仿佛害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nbsp刘好仃抬眼:“哪一封?”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好奇,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nbsp“系统自动归到垃圾箱了,说是非中文内容。”小张把手机递过去,“他们要我们提供环保认证,还附了清单。我看了看,要求还挺高的。”他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滑动,希望能从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到更多的线索。
nbsp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气氛变得有些微妙。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这封邮件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我们是否有能力去应对这个挑战?
nbsp“不是客户不找我们。”刘好仃轻声说,“是我们连门都没开对。我们一直盯着国内市场,却忽略了外面的机会。外面的世界很大,我们不能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的眼神里透着一股执着,仿佛要带领大家冲破困境,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nbsp老周皱眉:“语言都看不懂,怎么搞认证?听说这种国际认证特别复杂,光是文件就得准备一大堆,还要满足各种标准。我们工厂的人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难度可不小啊。”他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对于未知的领域,他总是充满了敬畏。
nbsp“看不懂可以学。”刘好仃把手机还回去,眼神里透着一股执着,“问题是,这算不算我们能碰的事?”他拿起笔,在纸上快速写下:国际认证试点。
nbsp第一问:五年后还重要吗?——重要,全球化是趋势,以后海外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能打开海外市场,工厂的发展空间将会无限扩大。
nbsp第二问:我们有没有积累?——有,最近三年零重大投诉,质量追溯也做起来了。咱们的工艺水平在行业内也有一定的口碑。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这个挑战。
nbsp第三问:做砸了会伤筋动骨吗?——不会,可以小步试,先搞懂流程,不急着花钱申请。先派人去学习学习,了解清楚情况再说。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尝试。
nbsp“这事。”他圈住这三个字,“可以往下挖。”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工厂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的那一刻。
nbsp小李眼睛亮了:“要不,咱们先定个目标?比如,三个月内,搞明白那个认证要什么材料?然后一步步来。”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兴奋,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行动了。
nbsp“不急着定目标。”刘好仃摇头,“先搞清楚要面对什么。认证要什么?谁审?多久一次?多少钱?这些都得摸一遍。就像做项目,前期调研很重要。我们要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
nbsp小张突然问:“可我们这么干,是不是有点……越界?毕竟这和咱们以前的工作不太一样,而且领导也没说要搞这个。”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犹豫,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受到领导的批评。
nbsp“越界?”刘好仃笑了,“咱们没批文,没预算,没头衔。可咱们有经验,有问题意识,有想往前走的心。这就够了。我们不能总是等着别人给我们指路,得自己摸索。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抓住机会。”他的笑容里充满了自信和鼓励,让大家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nbsp他站起身,走到看板前,把三张“怕”的便签往下挪了一格,又把三张“想要”的往上提了提。
nbsp“我们现在做的事,不是为了明天就变成大厂。”他说,“是为了不让五年后的自己,后悔今天没开始。要是现在不行动,以后肯定会后悔的。我们不能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改变工厂命运的机会。”
nbsp老周看着那几张纸,忽然说:“其实我还有一个怕。”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仿佛隐藏着一段不愿提及的往事。
nbsp“说。”刘好仃看着他,眼神里带着鼓励,仿佛在告诉他,说出来,我们一起去面对。
nbsp“怕我们吵完这通,明天又回到老样子——只管眼前,不看远处。咱们每次讨论完,热情劲儿一过,就又按部就班地干活了。我害怕这种短暂的激情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我们的努力都白费了。”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担忧,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种令人失望的场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刘好仃沉默了一会儿,从本子里撕下一页纸,写下一行字:“战略筹备,第2天。”然后贴在日志本封面内侧。
nbsp“那就从明天开始,每天花十分钟,聊一个问题。”他说,“不求快,但求不断。就像滴水
第997集:规划方向探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