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4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评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李蹲在设备前,万用表探针还搭在传感器接口上,抬头说:“曼谷接下来一周,高温高湿。”

    nbsp刘好仃站在门口,没接话,也没问参数、没提预案。他只是点点头,转身走了。

    nbsp回办公室的路上,他路过培训室,门开着,那台老机器还在喘,断断续续的嗡鸣像是谁在打盹时的呼噜。他看了一眼,没进去,继续往前走。

    nbsp推开办公室门,他从抽屉里取出硬皮本,翻到“船已离岸”那一页。墨迹还没干透,像刚落笔时的心跳。他在背面空白处写下一行字:

    nbsp“气候会变,市场会变,人会老——我们靠什么一直活着?”

    nbsp写完,他合上本子,盯着墙角的文件柜。柜门半开,露出一角泛黄的纸边,是九十年代出口玻璃的质检单复印件。他没去整理,也没关柜门,只把笔插回口袋,掏出手机,拨通了小王的号。

    nbsp“明天早上八点,会议室,不谈样品进度。”

    nbsp“那谈啥?”

    nbsp“谈以后。”

    nbsp第二天一早,投影仪亮起。屏幕上没有数据图表,也没有流程图。只有两张图。

    nbsp一张是南洋客户签收视频的截图,实验室背景里,穿着白大褂的人正拆箱。

    nbsp另一张是电商平台的销售页面,同款防指纹玻璃,价格压得比出厂价还低,评论区写着“手感像真货,就是包装简陋”。

    nbsp刘好仃站在屏幕旁边,手里捏着一支红笔,没指PPT,而是点了点空气:“一个被抄了,一个在试水。这不是赢了,是暴露了。”

    nbsp底下没人说话。

    nbsp“以前我们怕没人要。”他顿了顿,“现在怕的是——有人要了,我们接不住。”

    nbsp小王举手:“刘工,您的意思是……客户要是真下单,咱们产能跟不上?”

    nbsp“不止产能。”他摇头,“是万一曼谷那批样品扛不住高温,人家回头说我们数据造假,谁来担?”

    nbsp老陈皱眉:“可我们测试都是合规的。”

    nbsp“合规,不代表能扛住现实。”刘好仃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字:可持续。

    nbsp“这个词不是环保口号,也不是报告里凑字数的。它是问:我们这艘船,风平浪静时能跑,风暴来了,能不能不沉?”

    nbsp会议室静了几秒。

    nbsp小李小声嘀咕:“上次‘跨文化管理还没整明白,这又来个‘可持续……”

    nbsp声音不大,但够清楚。

    nbsp刘好仃听见了,没批评,反而笑了:“我知道你们怕新词。咱们厂不兴搞花架子。所以今天不说概念,说事。”

    nbsp他收起笔,拎起保温杯,拧开盖子喝了一口,“走,去车间。”

    nbsp一行人跟着他穿过走廊,直奔镀膜区。那台老设备还在运转,嗡嗡声稳定了些,但节奏仍有些发虚。

    nbsp刘好仃站定,指着机器:“这台,用了十二年,修了三十七次。去年大修那次,配件等了十一天,靠借隔壁厂的旧模块顶着。”

    nbsp他转头问老周:“为什么不换新的?”

    nbsp老周一愣:“换?预算不够,而且……新机型兼容不了老模具。”

    nbsp“所以呢?”

    nbsp“所以只能修。”

    nbsp“对。”刘好仃点头,“修,不是因为勤俭节约,是因为换不起。可也正因为它能修、有人修,咱们的线才没断。”

    nbsp他掏出笔记本,翻到一页密密麻麻的维修记录:“这些不是流水账,是我们活下来的证据。”

    nbsp“可持续的第一条,不是碳排放多少,也不是ESG评分几级,是——关键设备坏了,能不能在48小时内恢复生产。”

    nbsp小王忍不住问:“这算评估?”

    nbsp“这是起点。”

    nbsp回到会议室,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角:一边写“人”,一边写“设备”,一边写“流程”。

    nbsp“评估不是查账,是查命。”

    nbsp老陈犹豫着问:“那……会砍预算吗?”

    nbsp“不会。”

    nbsp“会裁员?”

    nbsp“也不会。”

    nbsp“那是查啥?”

    nbsp“查我们哪天要是突然被断电、断料、断人,还能不能活下来。”

    nbsp散会后,小王在纪要本角落写下“查命”两个字,顺手贴在了培训室门口的公告栏上。旁边是那张“首航试水”的标签,已经被老周揭下来,换成了他维修日志本的书签。

    nbsp第三天早会,刘好仃没开长会,只在公告栏前站了几分钟。

    nbsp“南洋首样”旁边,他添了一行小字:“第一批上天了,第二批靠什么?”

    nbsp底下没人问,但有人拿笔抄了下来。

    nbsp当天下午,镀膜车间的白板上多了一条留言:

    nbsp“如果镀膜液供应中断,能不能用旧配方顶三天?”

    nbsp下面没人署名,但字迹像小张。

    nbsp第四天,刘好仃在办公室整理文件,小李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打印纸。

    nbsp“刘工,我查了近三年的极端天气记录,东南亚雨季提前的概率在上升,未来三年,高温高湿环境可能更频繁。”

    nbsp“嗯。”

    nbsp“我还调了咱们所有出口订单的运输路线,发现七成走海运,平均在港滞留时间比预期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继续。”

    nbsp“我在想……咱们的包装标准,是不是该加一条‘耐潮等级?”

    nbsp刘好仃没立刻回应,而是打开抽屉,取出硬皮本,翻到最新一页。

   &nbs

第984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评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