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2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跨文化管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不是想三分钟。”刘好仃说,“是学会听对方没说出来的那部分。”

    nbsp他把U盘拔下来,放进工装口袋,像揣着一块还没成型的玻璃。

    nbsp下午,他坐在培训室翻协作记录,把那些“月亮表情”“考虑一下”“我们会查”的片段一条条摘出来,按三类归档。刚存进新文件夹,小王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打印好的课件。

    nbsp“下周的‘十分钟课,我改了主题。”他说,“不讲邮件了,想讲讲‘怎么等回复。”

    nbsp刘好仃抬头:“怎么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就讲咱们催得太紧,可能让人家觉得喘不过气。”小王把课件递过来,“我还加了个对比表:咱们的‘快点,在他们那儿可能是‘你很焦虑;咱们的‘立刻,在他们那儿可能是‘你不信任我。”

    nbsp刘好仃一页页翻过去,最后停在一页插图上:左边一个人举着喇叭喊“马上!”,右边一个人捂着耳朵往后退。

    nbsp他笑了:“这图谁画的?”

    nbsp“小李。”小王也笑,“他说画得有点夸张,但意思到了。”

    nbsp“意思到了就行。”刘好仃把U盘插回电脑,新建文件夹,打上名字:“跨文化观察”。

    nbsp他把小王的课件拖进去,又把上午整理的案例复制一份,放进去。文件夹图标是默认的蓝色文件夹,看着普普通通,可他知道,这东西以后会变重。

    nbsp傍晚,他站在车间工具间门口,看那张新贴的“十分钟课”排期表。最新一条写着:下周三,主讲人:小王,主题:怎么等回复。

    nbsp风一吹,纸角翘起来,他伸手按了按。

    nbsp老周路过,看了眼排期表,又看看他:“这课讲完,是不是还得讲‘怎么不开会也能办成事?”

    nbsp“说不定。”刘好仃说,“他们开会不拍板,不代表不做决定。可能一顿饭就定了,咱们还不知道。”

    nbsp“那咱们是不是也得学学去吃饭?”老周半开玩笑。

    nbsp刘好仃没笑,反而认真点了点头:“要是吃饭能换回来一个准信,那这顿饭,值得吃。”

    nbsp老周愣了下,嘀咕一句:“听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咱们以前太把‘流程当回事了,反而把人情给落下了。”

    nbsp刘好仃没接话,低头看自己工装口袋——U盘还在,但边缘磨得有点发白。他记得刚拿到它时,是用来存识读课视频的,现在里面塞满了“怎么说话”“怎么等待”“怎么理解别人不说话”。

    nbsp他忽然想起早年在厂里学吹玻璃,老师傅说过一句话:玻璃不是吹出来的,是气息带出来的。急了,它就炸;慢了,它就塌。得顺着它的脾气来。

    nbsp他转身往办公室走,路过公告栏时,脚步顿了一下。

    nbsp那里贴着客户那句“内容清晰,数据准确”,纸边已经有点卷,但字还清楚。

    nbsp他没停下,继续往前走。

    nbsp办公室灯亮着,他坐下来,打开电脑,把“跨文化观察”文件夹里的案例重新排序。刚分完类,手机震了一下。

    nbsp是小王发来的消息:“刘师傅,我刚改完课件,最后一张PPT写了句话,您看行不行?”

    nbsp他点开图片。

    nbspPPT上写着:“我们学会了说话,现在,要学会听沉默。”

    nbsp刘好仃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回了一个字:“行。”

    nbsp他把手机扣在桌上,抬头看窗外。天快黑了,车间的灯一排排亮起来,像一串串还没冷却的玻璃珠。

    nbsp他打开实践日志,翻到新一页,在“急”字旁边,写下一行小字:“沟通的节奏,不是由嘴巴决定的。”

    nbsp笔尖顿了顿,他又补了一句:“而是由耳朵开始的。”

    nbsp他合上本子,正要起身,小王又发来一条语音。

    nbsp他点开,听见那头说:“刘师傅,我刚想到,咱们的标签上,能不能加一句外文提示?不是术语,是语气——比如‘此参数为建议值,欢迎讨论。”

    nbsp刘好仃的手停在本子上。

    喜欢。

第972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跨文化管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