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8集:生产方案精心策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来?”

    nbsp“一起上,肯定乱。”小张说,“系统对接、人员培训、设备安装,全撞一块,非出事不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那就一个个来。”老周建议,“先上电动叉车,独立运行,不影响生产线。再搞智能温控,最后上余热发电,毕竟要动熔炉。”

    nbsp“不行。”刘好仃摇头,“电动叉车看着独立,其实用电负荷大,得先确认咱们的电网撑得住。余热发电虽然动炉子,但它不占生产时间,可以趁着年度检修一起做。”

    nbsp“那先搞温控?”小张问。

    nbsp“也不行。”刘好仃说,“温控系统要和现有数据平台对接,得先确保IT支持到位。而且它一上线就得全天跑,不能试半天停半天。”

    nbsp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时间轴:“咱们这么排——第一阶段,先上废气回收监测系统,简单,三天装完,不影响生产;第二阶段,趁着下个月订单淡季,换两辆电动叉车试点;第三阶段,年度检修时,同步改造熔炉,上余热发电;最后,等所有数据跑稳了,再推智能温控。”

    nbsp“慢是慢了点。”老陈说,“但稳。”

    nbsp“咱们不是短跑选手。”刘好仃笑,“是马拉松的。跑得慢不怕,怕的是中途抽筋。”

    nbsp老周忽然想起什么:“对了,2008年那会儿,余热项目的管道设计图我还留着。虽然当时没成,但那次失败后,厂里换过一批耐高温材料,现在管道承压能力比当年强不少。”

    nbsp“那正好。”刘好仃眼睛一亮,“旧图新用,省设计费。”

    nbsp小张在电脑上飞快敲着,把整个方案框架搭了出来:技术选择、实施顺序、预算分配、人员分工、风险预案。每敲完一项,就抬头问一句:“这样行吗?”

    nbsp“行。”刘好仃站在她身后看,“但别忘了加一条——每周开一次进度会,谁有问题当场提,别憋着。”

    nbsp“还得设个意见箱。”老陈说,“有些老师傅不爱开会说话,但心里有主意。”

    nbsp“可以。”刘好仃点头,“就放食堂门口,匿名投,咱们每周一收。”

    nbsp方案草稿打完,已是下午四点。阳光斜照进会议室,白板上的字迹被拉得老长。刘好仃把最后一行字写完,转身问大家:“还有什么要补的?”

    nbsp老周想了想:“万一改到一半,发现预算超了呢?”

    nbsp“那就砍。”刘好仃说,“砍非核心的。绿色生产不是一锤子买卖,是持续改进。今天做不到百分百,做到百分之三十也是进步。”

    nbsp小张忽然笑了:“要是真搞成了,咱们是不是该在厂门口立个牌子?写‘中国第一家绿色玻璃厂?”

    nbsp“别立牌子。”刘好仃摇头,“立块菜地。”

    nbsp“啊?”

    nbsp“咱们厂屋顶空着,铺光伏板发电,楼下空地种点青菜。”他说,“电省了,菜也新鲜。工人加班有口热汤,比啥招牌都实在。”

    nbsp大家都笑起来。老陈拍桌子:“那我报名当菜园组长!”

    nbsp“你先学会分清楚韭菜和葱。”小张损他。

    nbsp刘好仃没笑,但眼角的纹路舒展开了。他走到窗边,看向仓库门口那辆电动叉车。阳光照在车身上,反光刺眼。他眯起眼,忽然说:“上次数字化改造,咱们也是这么坐在这儿,一张纸一个字地抠。那时候谁敢想,半年后系统能自己报警、自动调温?”

    nbsp没人说话。

    nbsp“现在搞绿色生产,也一样。”他说,“难是难,但只要一步一步来,没干不成的事。”

    nbsp老周合上笔记本:“那我今晚就把余热发电的管道复核一遍。”

    nbsp小张保存文档:“我明天一早就把方案发给财务,看预算能不能分批批下来。”

    nbsp老陈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我去仓库看看那两辆旧叉车,拆点零件还能用。”

    nbsp刘好仃点点头,拿起笔,在日程本上圈出下周的日期,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方案定稿,全员通报。”

    nbsp小张走过来,站在他旁边,看着窗外那辆静静停着的电动叉车。

    nbsp“刘师傅。”她轻声问,“你说咱们这次,真能做成吗?”

    nbsp刘好仃没看她,只把笔帽咔哒一声按紧。

    nbsp他转身拿起马克笔,在白板最上方写下八个大字:

    nbsp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nbsp笔尖在“营”字最后一划上顿了顿,墨迹未干,窗外一阵风过,吹得白板上的便利贴轻轻颤动。

    喜欢。

第938集:生产方案精心策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