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绿色生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刘好仃没否认,指了指本子:“上回看到叉车自动调度,我就在想,机器都能自己选路线省油了,咱们的熔炉为啥不能自己调火候省气?数字化让我们跑得快,绿色生产得让我们跑得久。”
nbsp老陈点点头:“有道理。我儿子在大学学环境工程,前阵子还说,未来十年,不绿的企业,迟早被淘汰。”
nbsp“他看得明白。”刘好仃笑了,“咱们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为了活下去,活得体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会议快结束时,老周从包里掏出一本泛黄的书,封皮上印着《现代玻璃工业节能技术》,边角都磨毛了。他有点不好意思地递给刘好仃:“这是我早年培训发的,一直压箱底。刚才听您说余热利用,我突然想起来,这里面好像提过类似方案。”
nbsp刘好仃接过书,翻开几页,眼神亮了:“老周,你这可不是旧书,是宝贝。”
nbsp“真有用?”
nbsp“有用。”刘好仃合上书,轻轻拍了拍封面,“至少说明,咱们想的方向,前人走过。既然有人蹚过水,咱们就不算瞎摸。”
nbsp小张跃跃欲试:“那接下来是不是该组个小组,专门研究这些技术?”
nbsp“不急。”刘好仃把书放在桌上,又从本子里抽出一张新纸,写下几个字:绿色生产推进框架。然后贴在办公室墙上最显眼的位置。
nbsp“先挂这儿。”他说,“每天看一眼,提醒自己——咱们的路,不止一条。”
nbsp散会后,阳光斜照进走廊,刘好仃站在墙边,盯着那张纸看了会儿。小张走过来,问:“真能成吗?”
nbsp“不知道。”刘好仃说,“但我知道,要是现在不开始,以后连机会都没了。”
nbsp“那万一改砸了呢?”
nbsp“改砸了,咱们就修。”刘好仃转身往车间走,“人活着,哪有不犯错的?可要是怕错,连第一步都不敢迈,那才是真砸了。”
nbsp小张追上几步:“那……要不要先做个试点?比如先改一条线?”
nbsp“聪明。”刘好仃点头,“就从包装线开始。耗能低,影响小,改好了,全厂推广。”
nbsp“可包装线现在挺稳的,改它不怕节外生枝?”
nbsp“稳的时候改,才是最好的时候。”刘好仃停下脚步,指着车间里忙碌的传送带,“你看,现在系统跑顺了,人心也齐,这时候推新事,阻力最小。等哪天又忙得脚不沾地,谁还有心思想绿色?”
nbsp小张恍然大悟:“您这是趁热打铁啊。”
nbsp“不光是铁,还得是红的。”刘好仃笑了,“凉了,就打不动了。”
nbsp两人走到车间门口,老陈正蹲在叉车旁检查轮胎,抬头看见他们,招手:“刘师傅,小张,来得正好!我刚发现个事——咱们这叉车,是不是能换成电动的?油车一天烧多少气,电动的充一夜电,顶三天用,还零排放!”
nbsp刘好仃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
nbsp“我查过了,市面上有现成的,换起来不难。”老陈站起来,拍了拍手,“就是贵点,一辆顶两辆油车。”
nbsp“贵,但值得。”刘好仃看着那辆旧叉车,又抬头望向远处的装车口,“咱们的玻璃要走向全球,总不能让人家说,产品干净,厂子冒烟吧?”
nbsp老陈咧嘴一笑:“那我回去写个申请,把理由列清楚,您看行不?”
nbsp“行。”刘好仃点头,“明天晨会,你来讲。”
nbsp小张在旁边小声嘀咕:“老陈现在比系统还积极。”
nbsp刘好仃没接话,只是把“绿色生产推进框架”那张纸又往上贴了贴,确保每个人进门第一眼就能看见。
nbsp下午,刘好仃回到办公室,翻开老周给的那本书,一页页仔细看。翻到中间,一张手写便签掉了出来,上面写着:“余热发电可行性分析——2008年试点未果,主因:温差不足,设备成本高。”
nbsp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然后拿起笔,在旁边空白处写下:“2023年,温差技术已突破,成本下降60%。可重启。”
nbsp写完,他把便签夹回书里,合上,放在“绿色生产”那页本子上。
nbsp窗外,夕阳把厂区染成金色。叉车缓缓驶过,这次是老陈开着,车身上贴着一张临时标签:“电动化试点——第一站”。
喜欢。
第936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绿色生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