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集:营销策略推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她立刻叫来刘好仃和小陈。
nbsp“媒体主动找上门?”小陈瞪眼,“这比咱们发通稿强多了。”
nbsp“别急着答应。”刘好仃沉住气,“先问问他们想写什么角度。要是写‘中国工人教外国人走路,咱们不接;要是写‘不同语言的人怎么找到共同节奏,可以谈。”
nbsp小阮立刻回复,没过两小时,对方回信:“我们想写‘现代工厂里的古老智慧,重点是‘非语言协作。”
nbsp刘好仃看完,笑了:“这角度对了。他们没把咱们当救世主,而是当了个解题的人。”
nbsp“那我安排采访?”小阮问。
nbsp“不急。”刘好仃摇头,“先让他们看视频,看反馈,看数据。等他们自己说出‘这东西有用,咱们再开口。”
nbsp小陈挠头:“那咱们干等?”
nbsp“不是等。”刘好仃指了指电脑屏幕,“是让事实多走几步。咱们只管把路铺好,走的人多了,路自然就宽了。”
nbsp又过了三天,墨西哥那边传来新消息——班长组织了一次小范围试用,五对新搭档绑上同步带走了三圈,全程没人摔,交接失误率降了四成。老李转来一张照片:两个工人解下带子,互相拍了下肩膀,脸上都带着笑。
nbsp“成了?”阿强盯着照片看,“连笑都同步了。”
nbsp“不是成了。”刘好仃说,“是开始信了。”
nbsp新加坡那边也有了动静。工会终于回信,说“多元工友节”筹备组看了视频,觉得“有共鸣”,愿意把“同步带”作为互动环节的候选项目之一,要求提供更详细的流程说明和物料清单。
nbsp小阮当场打印了三份文件,一份自己留着,一份给小陈,一份递给刘好仃:“我们是不是该准备个‘欢迎仪式脚本?比如谁带头,怎么鼓掌,要不要发纪念带?”
nbsp刘好仃接过文件,翻开第一页,拿起笔,在“仪式流程”四个字下面画了条横线:“仪式不用太复杂。两个人站一块儿,带子一扣,走一圈,大伙儿鼓个掌——这就够了。人最怕的不是改变,是孤单。只要有人鼓掌,谁都会想试一试。”
nbsp小陈忽然抬头:“我刚查了,刚果那家厂的技术顾问岗位,还没招到人。”
nbsp办公室里静了半秒。
nbsp刘好仃没抬头,继续在文件上写字:“等新加坡的仪式办完,咱们再看。”
nbsp小阮把邮箱页面刷新了一遍,新消息图标突然跳出来。她点开,是一封来自行业媒体的邮件,标题写着:“专题报道已排期,能否提供‘同步带在墨西哥试用的第一手影像?”
nbsp她抬头看向刘好仃:“他们要视频。”
nbsp刘好仃停下笔,把文件合上,说:“把那段‘走齐了的镜头剪出来,单独发过去。别加字幕,别加音乐,就原片。”
nbsp“就干巴巴一段?”小陈问。
nbsp“对。”刘好仃点头,“让他们自己听,脚步声里有没有节奏。”
nbsp小阮点击发送,邮件状态显示“已送达”。她松了口气,正要关页面,又一条消息弹出来——是墨西哥车间的工人在内部论坛发的帖,标题是:“那根黑带子,我们试了。”
nbsp刘好仃走过去,盯着屏幕看。
nbsp帖子里说:“第一天觉得傻,走完三圈,发现手里的工具拿得更稳了。班长没逼我们,但下周换班,我自己去领了新带子。”
nbsp下面有人回复:“我们也想试试。”
nbsp小陈咧嘴笑了:“这回不是班长问‘能防摔吗,是工人自己问‘哪儿能领。”
nbsp刘好仃没笑,但眼角的纹路松开了。他转身回到座位,从抽屉里取出那根“原型1号”绳子,轻轻放在桌角,像摆一件值得尊重的老物件。
nbsp办公室的灯亮着,窗外天色渐暗。小阮正准备关电脑,邮箱又“叮”了一声。
nbsp她点开,是一封来自新加坡工会的正式确认函,写着:“‘欢迎新伙伴环节已通过,同步带训练将作为‘多元工友节开幕互动项目之一,请于下周提交最终执行方案。”
nbsp她抬头,正要说话。
nbsp刘好仃已经站起身,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一行字:
nbsp“他们开始问,带子在哪儿?”
喜欢。
第921集:营销策略推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