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集:用户需求深入洞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打印机吐出的会议通知还贴在公告栏上,一角被风吹得微微翘起。刘好仃没去按,转身走进会议室,把保温杯放在桌角,杯盖拧开一条缝,热气斜斜飘上去,糊了投影仪镜头一下。
nbsp他拿纸巾擦了镜头,顺手点开电脑。屏幕上,“问题图谱”四个字静静躺着,下面是一排未分类的文件夹。他双击打开第一个:海外售后工单汇总。文件加载出来,密密麻麻的条目像雨天的车窗,模糊又密集。
nbsp“人都到齐了?”他抬头。
nbsp小王点头,笔记本已经打开。老李坐在靠墙的位置,手里捏着一支笔,正翻看昨晚整理的笔记。外联组的小周最后一个进来,抱着一叠打印纸,发丝被风吹得有点乱。
nbsp“开始吧。”刘好仃说,“昨天电话里说的事,现在算正式立项。名字叫‘全球用户体验联动小组,任务就一个——搞清楚,用户到底在哪儿卡住的。”
nbsp小王抬眼:“我们不是做玻璃的吗?”
nbsp“玻璃是给人用的。”刘好仃调出越南那批新机的数据,“系统日志显示触控响应正常,但用户说迟钝。为什么?”
nbsp没人答。
nbsp他点开一段现场视频。画面里,一个中年男人站在厨房里,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点按,额头冒汗。环境温度显示三十八度,湿度百分之八十二。
nbsp“他不是不会用,是怕机器出问题。”刘好仃说,“天热,家里电压不稳,他一碰就担心烧主板。手抖,误触多,反而觉得机器不灵光。”
nbsp老李皱眉:“这算我们的责任?”
nbsp“不算责任,算现实。”刘好仃关掉视频,“我们能控制玻璃的透光率,但控制不了用户手心的汗。可如果我们知道他出汗,是不是能在设计时留点余地?”
nbsp小周翻了翻手里的资料:“南美那边也有类似反馈。有用户说开机界面太蓝,看着心慌。我们回问是不是显示异常,对方说‘颜色像葬礼用的布。”
nbsp办公室安静了一秒。
nbsp小王忍不住笑出声,又赶紧憋住。
nbsp“笑得出来,说明还没当真。”刘好仃打开另一份文件,“德国一个老年用户,操作视频看了三遍。每次到‘长按三秒启动这一步,手指按下去,又抬起来,反复七次,最后关机走人。”
nbsp他暂停画面,指着时间戳:“每次停留四到五秒,不敢长按。不是说明书没写,是他怕按坏了。”
nbsp老李摇头:“行业标准就是三秒,总不能改成‘轻轻碰一下就行吧?”
nbsp“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刘好仃调出一张统计图,“我们把所有‘操作失败的案例按节点拆开,发现‘启动这个动作的放弃率最高,尤其是六十五岁以上用户和非中文母语者。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心理门槛。”
nbsp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四个词:地理区域、使用环境、文化背景、操作习惯。
nbsp“从今天起,每条用户反馈,都往这四个格子里塞。塞不进去的,咱们再加格子。”
nbsp小周举手:“那‘颜色太蓝算哪个?”
nbsp“文化背景。”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分支,“南美忌讳蓝,北欧嫌冷,日本用户反馈‘开机像医院。这不是偶然,是色彩在不同地方说了不同的话。我们得建个‘色彩语义库,以后设计界面配色,先查词典。”
nbsp小王嘀咕:“这活儿细得像绣花。”
nbsp“机器是铁的,人是软的。”刘好仃说,“我们绣的是人和机器之间的那层纱。纱破了,再好的技术也进不去。”
nbsp老李翻开笔记本:“那‘按键三秒呢?真要改?”
nbsp“不改。”刘好仃摇头,“但得知道它卡住多少人。我们引入一个新指标——行为滞留点。看用户在哪个步骤停顿、犹豫、重复操作。停留超过三秒,就算‘心理障碍点。”
nbsp他点开一段新视频。德国老人再次出现,手指悬在图标上方,微微发抖。
nbsp“你看他手抖吗?”刘好仃放慢播放速度,“不是关节炎,是怕。怕按下去机器炸了,怕修不起,怕儿子回来骂。这叫‘交互恐惧。”
nbsp办公室没人说话。
nbsp刘好仃在笔记本上写下“交互恐惧阈值”,圈出“老年人”“非母语者”两个词,翻页时,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长线。
nbsp会议继续。
nbsp他们开始一条条过数据。售后工单、满意度调查、代理口述记录,格式五花八门,有的用表格,有的是手写扫描件,还有语音转文字的碎片记录。
第883集:用户需求深入洞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